1儿童家具设计国内外发展现状
1.1国内研究与发展现状
我国在设计领域的发展一直较西方国家落后,然而房地产的兴起带动着一批设计人才的崛起。我国传统住房中对于房屋质量和房屋结构的重视程度较大,有较高的舒适度就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对于设计的要求。对于儿童家具来说,国内部分研究人员将其趣味性分为稚趣和意趣两个层次,其强调儿童家具与儿童的理解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家具更多的新奇性、游戏性和幽默性。国内的趣味和益智家具的设计理念大都来自于关于玩具的教育作用的研究,利用模拟法、夸张法、仿生法等各种方法,将符合儿童心理的特殊功能、外形等加入到家具中。家具的作用不仅是满足家庭日常的基本需求,对于家具的艺术表现还有精心的准备。国内很多相关学者都对儿童家具进行了探究,现阶段的儿童家具设计成本较高,普通家庭在买房或者装修的过程中,大多数不会考虑这种家具。
1.2国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经济实力决定了西方国家对于生活质量的较高要求,尤其是家具设计。早在20世纪中期,国外的很多学者就提出了儿童家具的趣味性和益智性研究,毕乐卡斯丹露丝是较早研究模数制版式家具的设计者,她对儿童家具的创建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她对创新和美感的设计理念有很高的重视,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设计出统一适应的家具是基于成本和家具换代规律的综合体现。阿合提塔斯金宁在20世纪70年代的儿童家具设计中加入了休闲设计的理念,很好地考虑了儿童本身的特点,创立了一代生长家具系列。西方国家对于此类家具的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产业,设计理念和设计概念也较为成熟。
2趣味性和益智性儿童家具的设计方法
针对国内外的趣味性和益智性家具的发展特点,深入分析对儿童家具设计影响较深的各类因素,从中得出这些事物源于儿童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2.1民间文化工艺
中国的民间文化是中国传统习俗、观念的最好代表者,它忠实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有着良好的历史继承性。但不可忽视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中华民族本土的民间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而这种现象也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各种保护民间文化的活动也正在开展。儿童是民族的希望,对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他们是最好的接班人,然而处于幼年时期的儿童还没有形成保护民间文化的意识,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双重教育。中国的民间文化工艺多种多样,代表性的有剪纸、陶瓷、刺绣、折纸等,儿童在生活中能接触的就有剪纸、折纸等。
2.2儿童产品
儿童产品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有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服饰、玩具等。由于儿童的天性,玩具是他们的最爱,也是相比之下可以体现益智性和童趣的产品,因此可以把玩具的特点借鉴于儿童家具的设计中,将玩具的童趣和益智性在儿童家具中得以体现。比如儿童都很熟悉的玩具七巧板,通过7块板子的任意拼接,可以形成各种植物、动物的图案,对于儿童来说既不难还可以起到锻炼想象力、发散思维、提升颜色辨别力的目的。在家具设计中可以借鉴这种魔方、拼图、七巧板等系列的玩具,将这些玩具的设计理念和概念用于儿童家具的设计中,让儿童家具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能在装点儿童房间的同时锻炼儿童各方面的能力。
2.3童年游戏和故事
玩是儿童的天性,在玩中获得乐趣是其成长的必经阶段。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儿童的玩具也越来越多,缺乏与人的交流是很严重的问题。很多相互合作的游戏都在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儿童的生活也少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很多人小时候都会以简单的工具为媒介,创造性地规定一些内容合作完成游戏,比如跳皮筋、滑滑梯等。
2.4卡通动漫、电子游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包围着儿童。深受电脑、电视、广告、杂志的影响,现在的儿童都能很好地利用这些资源,在儿童家具设计中应慎重选用卡通形象和情节。儿童动漫家具见图2。电子娱乐产品层出不穷,各种网络游戏、电脑游戏充斥在儿童周围,从各种报道来看,网络游戏的玩家越来越低龄化,这些相对年幼的儿童自制力比较差,相比之下更容易沉迷于网络。由此看来,网络游戏等对儿童的成长是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的,要想营造一个有益于儿童成长的网络环境,需要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因此在儿童家具设计中,选择网络游戏元素时应该慎重选择一些有利于培养儿童性格的、不暴力的网络游戏元素。
3趣味性和益智性元素的应用方法
3.1功能思考法
功能思考法是基于食物本身的特点进行开发创新,对于有意义的儿童家具来说,就是要将用、学和玩紧密结合起来,家具作为一个家庭的必备用品,能够发挥其基本功能是前提。基于此将游戏的因素放入其中,使其充满趣味性,还可以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有教育意义的事物结合其中,使家具具有益智性。这就是儿童家具的创新性所在。太固定的家具设计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儿童的教育需求,必须要让儿童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家具时把儿童能够自己进行操作的部分设计得灵活易变,在玩弄家具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同时锻炼其动手能力。比如有的家具能够如积木似的任意组合,在进行家具摆放的过程中可以让儿童进行自主性的摆放,同时一段时间内还可以根据其兴趣进行调节。
3.2移植法
移植法,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事物的特点赋予到另一个上,也可以说是对可利用手段的综合利用。对于儿童家具设计来说,根据移植信息的方向可以分为纵向移植、横向移植、技术移植和综合移植。纵向移植就是将一类产品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在儿童家具设计中主要是指吸取同类设计因素,使儿童玩具更加完善;横向移植是指将其他类型工业产品的优点引进到家具设计中,吸取不同产业中的多元化因素,丰富儿童家具设计;技术移植是指设计和生产手段的高科技化在家具制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必须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解决,制造手段的多元化、相关软件的应用都可以更好地满足设计要求,这样儿童家具的色彩、形态都有了很大改变;综合移植就是指综合以上方法,在家具设计和生产中应用多种移植手段,争取使儿童家具更加完美。
3.3拟人法
儿童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于小动物等可爱的事物有特殊的好感,家具设计师要迎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将拟人的元素加入其中。如迪士尼公司的米老鼠和唐老鸭,赋予动物特殊的人物性格和幽默的语言,深受儿童的喜爱,在家具设计中也要关注这一点。在设计动画拟人的形象时要满足各个年龄层的需求和男孩女孩的区别,儿童家具设计可以考虑与当时的火爆动漫相结合,这样可以提升家具的知名度。对于设计形象来说,最好要有几个故事进行支撑,让儿童能够更快地对家具进行认可,并融入其中。童话故事的教育意义可以增加家具的益智性,符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展。拟人家具见图3。
3.4仿生法
抽象仿生的利用可以更好地拉近与儿童的距离,将自然界中的不同形态、色彩和功能进行模拟化处理并进行合理化体现,使其能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使儿童对家具有更大的兴趣。在家具中模拟人物、动物和植物的生理特点,结合仿生学的原理进行技术性的设计,带给儿童一种全新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3.5夸张法
儿童对于事物的理解首先要有兴趣,这就要求设计师设计出有吸引力的家具。利用夸张的手段是一种很好的途径,将日常见到的事物进行夸大式处理,让儿童自己去发现家具的乐趣,在尺寸和颜色上进行夸张的表现,比如很大很红的花朵、很大的手掌等。夸张并不意味着无限夸大,必须在一定的可接受范围内,同时也要注意夸张的方向,不能让人们感觉不舒服,还要注重设计的美感,一味的夸张是不可取的设计方法,也会让儿童失去探索的兴趣。
4结语
儿童家具对于儿童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儿童家具的趣味性和益智性设计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利用各种表现手法将趣味性和益智性融入到家具中,给儿童一个全新的体验机会。我国儿童家具起步较晚,必须多向西方国家学习,争取早日在我国全面推广集趣味性和益智性于一体的儿童家具。
家,一个非常重要的字,大家是国,小家是家,我们离不开家的守护,同时也感谢家带来的一切成长,请看下面这些精选的关于家的句子吧!
关于家句子精选
1、有办法把家庭治理好的人,一旦国家有难,必能成为有作用的人。
2、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集体。
3、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4、希望好像一个家庭,没有它,你会觉得生活乏味;有了它,你又觉得天天为它辛劳,是一种烦恼。
5、家园世界的乐园。
6、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7、无论何时何地家永远是向游子敞开大门的地方。
8、各家都有各家的隐秘。
9、家有千金之玉不知治,犹之贫也。
10、鸟自爱巢人爱家。
11、靠着忠诚,你能与伟大的心灵为伴,有如一个精神上的家庭。
12、家庭是第一个源泉,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信念的巨流是从这里开始奔流的。
13、家贫僮仆慢,官罢友朋疏。
14、保障家庭安全,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是社会文明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
15、住在美丽的他乡,总不如住在自己的家里。因为没有别的地方,比得上自己的家乡好。
16、在家,家和万事兴;出外,把每一个人都当成朋友。
17、在家者不知有官,方能守份;在官者不知有家,方能尽份。
18、父子和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
19、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
20、家里亲戚少也是一桩幸事。
21、家园,世界的乐园。
22、成家之道,日俭与勤。
23、让孩子感到家庭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这是以往有涵养的大人明智的做法。这种美妙的家庭情感,在我看来,和大人赠给孩子们的那些最精致的礼物一样珍贵。
24、一个人为寻求他所需要的东西,走遍了全世界,回到家里,找到了。
25、没有和平的家庭,就没有和平的社会。
26、舒适,是一个家庭的自我标榜。
27、家私不论尊卑。
28、没有进入一个家庭的内部,谁也说不准那个家庭的成员会有什么难处。
29、战回各自收弓箭,正西回面家乡远。
30、勇者处处是家乡。
31、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
32、积德之家,必无灾殃。
33、家庭是大自然创造的杰作之一。
34、治家最忌奢侈,然亦不可入于吝啬刻薄一路。
35、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36、天下最苦恼的事莫过于看不起自己的家。
37、一家有一家风骨。
38、家是姑娘的监狱,女人的教养院。
39、家应该是爱、欢乐和笑的殿堂。
40、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41、人当富贵时,家中常不失寒素风味,乃能载福。
42、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
43、家有不义之财,则伤本。
44、一个人的悲剧,往往是个性造成,一个家庭的悲剧,更往往是个性的产物。
45、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也蕴藏着甜蜜的爱。
46、帝宅王家大道边,神马龙龟涌圣泉。
47、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48、家赀愈巨,忧虑愈多。
49、每个人的家对他自己都像是城堡和要塞。
50、别人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
51、我宁愿用一小杯真善美来组织一个美满的家庭,也不愿用几大船家具组织一个索然无味的家庭。
52、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
53、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
54、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55、芙蓉秦地沼,卢橘汉家园。
56、在家庭中,孩子最微小的欢笑,就是使父母认识统一能得到巩固的伟大精神动力。
57、永远记住这点:世上最不平凡的美是家里的美。
58、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59、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60、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摘要:针对儿童家具市场普遍存在资源浪费现象,引入一物多用理念进行儿童家具设计创新研究。通过对一物多用的概念、引入意义、表现形式和设计模式分析,构建了完整的儿童家具设计流程,通过具体实例展开了创新设计实践。研究结果说明,运用一物多用理念指导儿童家具设计,能够实现儿童家具的节约设计。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型产品创新设计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儿童家具;一物多用;设计模式;设计实例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环保意识加强、房屋空间面积变小等因素,人们对家具的功用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里,家具如何满足使用者动态发展需求?如何提高空间环境的适应性?是当下家具设计的重要命题。每一件家具都有自己本身的功能,如衣柜用来挂衣服,凳子用来坐等,但每件家具同时也可以有美妙的“兼职”,假如沙发可变成床、地柜可变成床头柜、凳子可用来储物等,那么家具的使用寿命及对空间的适应性将大大加强,这样的家具将会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鉴于此,运用一物多用理念可以为儿童家具绿色设计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一物多用理念的应用历史十分悠久,是器物适应人类生活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物多用不是简单的“1+1=2”,而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当消费者对家具在功能、形态和意义上需求有所改变时,家具产品能在时间、地点上同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1]。一物多用中的“用”不仅仅是体现在功能方面的用,还包含了形态、寓意等多个方面,简单来说,一物多用就是设计的内容不同于原来家具本身,而是更倾向于在组合的过程中家具发生概念属性方面的变化以及人的使用体验和感受不同。例如李渔设计的暖椅,巧妙地将多种功能集于坐具中,暖椅在满足取暖需求外,还可以具备座椅、卧床、书桌、轿子、暖炉、薰笼等其他功能。
1一物多用理念的引入意义
将一物多用理念引入到儿童家具设计中,具有几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在对某一款儿童家具形态、功能进行不断组合、提炼、再组合、再提炼的过程中,可以生成与先前不同的功能,不但可以抓住儿童的使用需求,提高同类儿童家具的竞争力,还可以延长儿童家具的使用寿命。其次,一物多用理念可以将儿童的情感通过产品形态的组合、转化、复合、叠加等得以体现,使儿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获得愉悦、体验感受,符合儿童精神上的需求。最后,一物多用理念运用可以深层次挖掘儿童的行为习惯,让儿童的性格融入到家具中去,透过儿童家具了解儿童的性格,同时也可以让家具变得有性格[2]。
2家具中一物多用表现形式
一物多用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表现形式主要分两种,一是“一物多能”的单体家具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功能的转化(A+B=C)、功能的复合(A+B=AB)和功能的叠加(A+b=Ab)。另一种是“多物超能”的组合式家具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群化组合和模块组合类型。
2.1“一物多能”单体家具
1)功能的转化。功能的转化是指一件家具在原始功能的基础上,主要通过“A+B=C”的形式实现一物多用.2)功能的复合。功能的复合是指一件家具在原本功能的基础上,主要通过“A+B=AB”的形式实现一物多用。收纳功能在小户型空间当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如图2所示。3)功能叠加。功能叠加是指生成并存储的图形、属性特征等被调用并叠合在一个基本图形上的过程或方法
2.2“多物超能”组合式家具
1)用模块组合实现功能多变。模块组合是指用一系列的通用模块和专用模块,借助连接的方式,使得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不同的空间需要和使用功能组合成不同的家具表现形式[4]。2)用群化组合实现功能多变。群化组合是指用抽象或具象的基本单元形为基础,通过重复、对称、平行等形式法则的运用、组合与排列,塑造出具备秩序感和新意象的构成形象[5]。在儿童家具设计中,先以家具的一个基本形态为基础进行大小、高矮、宽窄、色彩、材质等方面的造型设计。然后把变了形的家具形态进行群化组合,通过群化组合方式实现功能的多样化。
3一物多用理念的家具设计模式
一件好的儿童家具设计不仅要满足功能上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儿童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因此,从情感化设计理论出发探索儿童家具的一物多用,更容易设计出功能与情感都能满足儿童需求的产品。情感化设计包括本能、行为和反思三个层面。本能层面主要来源于物的形象,是给予人的第一感觉,着重从造型、色彩、材料等基本因素入手。行为层面主要讲究的是效用,重要的是功能和人机。反思层面注重的是信息、文化及产品对于使用者的意义,让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从情感上对物产生习惯和依赖感。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诺曼在《情感化设计》一书中进行了论述,一物多用主要是从“行为”和“反思”两个维度展开设计应用。一维设计模式主要是以家具的“原始形态”为主,通过形态的变换、组合方式的变化.功能的变化(转化、复合、叠加)等设计具有多种功能的儿童家具。同时,在满足多种功能的前提下,还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尺度、活动操作能力和认知能力。二维设计模式是在一维模式的基础上提升到精神、情感和动态环境层面,通过色彩、材质、功能符号带给儿童视觉、触觉和使用过程中的'情趣化和满足感。
4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流程
儿童时期可以分为5个阶段,婴儿期(0—12个月)、幼儿期(1—3岁)、学龄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少年期(12—18岁),这几个阶段的儿童在生理、心理、行为上都显著不同[7]。所以,设计时首先要对不同阶段的儿童进行深度分析,总结归纳出不同成长阶段儿童对家具的需求,确定整体设计概念。其次,需要对提出的设计概念进行评估,若方案不通过,需要重新分析,若概念可行,则对儿童家具进行基于情感化设计理论的模式构建,从行为层、反思层角度展开。然后,在多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到精神、情感和动态环境层面,通过色彩、材质、功能符号带给儿童视觉、触觉和使用过程中的情趣化和体验感。最后,方案通过后,根据成品拓展儿童家具市场。图4是“一物多用设计法”的儿童家具的具体设计流程。
5儿童家具设计中一物多用理念应用实例
设计实践中,运用一物多用的设计流程进行儿童家具设计,通过功能和情感的巧妙融合,设计一套适合儿童各个阶段都可以使用的儿童桌椅。如图5所示,儿童桌椅是由两部分组成,能实现三种不同的功能。根据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需求,通过功能的复合、功能的叠加两种方法把儿童床、儿童凳、儿童桌结合起来。婴幼儿时期,将儿童椅进行拆分,通过功能的叠加,运用“A+b=Ab”形式将两把拆分开的椅子组合成儿童床,中间用连接件将其连接,无需任何工具。学前时期,将拆分开的婴儿床进行功能的复合形成凳子供儿童使用。学龄时期,将凳子拆分成两把椅子和一张桌子组合成儿童桌,供儿童学习使用,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和家长产生互动与交流。这个时期的儿童心智已逐渐发展成熟,记忆力和注意力也逐渐提高,不再是通过单一的功能来满足孩子。
6结语
一物多用理念是以人与物的关系为基础的设计手法,不是简单的对功能和形态的组合,是功能设计和情感设计相结合,是情感化设计因素支撑从形态—功能—情感的多义化过程。笔者归纳了“一物多用理念”在儿童家具中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设计模式及设计流程,以有效地指导设计实践,从而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通过设计实例验证了一物多用理念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可行性,对其他家具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汤浩,王静.基于一物多用理念的儿童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14(1):25-26.
[2]杨元高.衍生设计法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装饰,2013(9):2.
[3]张伟.叠加手法在家居设计中的多义化现象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5):6.
[4]刘宗明.产品可成长式设计探析[J].装饰,2012(6):105.
[5]杨玲.模块组合家具的设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4):3.
[6]童俐.儿童家具情感化设计原则之解析[J].装饰,2013(9):102-103.
[7]张建敏.“嫁接式手法”在儿童家具设计中的应用[J].林产工业,2016,4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