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有闲暇,翻看着书架上的书,在一本破旧的书中,几行清晰的小字撞入眼帘:“父母对我们的爱像路一样长,儿女对父母的爱却像筷子一样短。”
短短的二十六个字,跨越时空,带着滚烫的热气,像是浓云中的闪电,到现在还让我们触电,仿佛看见一道强烈的.闪光!
以前总想着:“背古文观止很重要,柴米油盐的事父母一肩挑。”直到——春节前夕。
那是一个万家团圆的夜晚,一家人难得的一起坐在家里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酒过五味,菜过三巡。忽瞥见电视上的主持人说:“为你们的父母敬上一杯茶!”
“好嘞!”当时的我正看得投入,听到主持人的话后毫不犹豫地起了身。虽说我对茶的品种,产地,泡茶时用的水温以及茶具的使用等等,知道甚微。尽管如此,我仍向客厅走去,拿来了几盏精致小巧的茶杯,倒上了一壶热开水,撒上了几片不知名的茶叶,端到爸爸妈妈面前,对他们说:“老爸老妈,今年是20**年的最后一天,我敬你们一杯茶!”妈妈先是一愣,然后欣慰地说:“我们的儿子真是长大了呀,第一次主动为爸爸妈妈泡茶了呢!”说完,妈妈低眉顺目专注地喝茶。白瓷小杯中汤色青幽,她眼中微露出一丝满意。一旁坐着的老爸伸出手端起一杯,微眯着眼在鼻端一嗅,嘴角露出微笑,转过杯口,小口吞咽品尝······
而我却像被惊雷劈中了一般,第一次?!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词,强烈地引起了我的共鸣!是啊,从小到大,哪曾帮父母倒过一次茶?最多就是自己的茶自己倒吧!
一股无形的愧疚像一条小蛇,直窜我的心窝,在上面狠狠地咬了一口。看着父母如痴如醉的眼光,我禁不住拿起壶来,斟了一杯,一口饮尽。一股苦涩在舌尖停滞,咽下一口,嘴里才开始出现丝丝嫩香。
顿悟,感恩,就如那一抹淡淡地茶,苦尽甘来。感恩这件事,其实很小很小,其实很简单。只是碍于言表,不敢表达,才误以为它是苦涩的。但只要你勇敢地将它咽了下去,小小地感恩一次,就能让父母
那天的春晚,很精彩;那天的亲情,很温暖······
忽然想起一句犹太人谚语:
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
或许感恩对自己算不了什么,但对父母来说,这感恩却比什么都美好,都难忘,都足以使他们热泪盈眶!
1、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泡一杯玫瑰花茶,看花儿在杯中绽放。
2、品饮花茶,先看茶胚质地,好茶才有适口的茶味,窨入一定花量,配以精湛的加工技术,才有好的香气。
3、一杯茉莉花茶,吹开茶叶,细细品味,一股淡香中透着一丝苦涩,回味悠长。
4、我回过神来,又开始品味那花茶的淡香与苦涩,又开始品味人生的艰辛与快乐!
5、金银花茶虽然苦,但它有避暑的功能,看来任何东西都有优点和缺点,并不是完美的,金银花茶也不例外。
6、店主泡上一壶茉莉花茶,搁在我面前古朴的竹桌上。只要浅浅斟上一小茶盅,满屋便是茉莉花茶的幽香了。
7、看着这杯种茉莉花茶,我觉得美不胜收,此时,一股扑鼻的清香更使我陶醉。
8、待炉上水壶唱响,待壶中水汽沸腾,泡上一杯花茶。
9、在夏日的午后,沏一壶溢香的花茶,氤氲的水汽里弥散着如烟雾般迷蒙的记忆。
10、在花茶中,茶叶滋味为茶汤的味本,花香为茶汤滋味之精神。
11、泡一壶桂花茶,慢慢细品,看窗外院子里桂花树下,无风也无雨,居然落了一地桂花,闲闲的,静静的.。
12、一杯无糖茉莉花茶,含有淡淡的清香,浓浓的韵味,可以说它并不奢华,但足够吸引人。我爱喝茶,现在更是恋上这杯无糖茉莉花茶。
13、欧世楠花语代表孤独,但是花茶中加一点蜂蜜可谓苦乐参半。
14、木制的桌边放着一杯茉莉花茶,隔得老远也能闻得到那淡淡的茶香。
15、午休过后,饮一杯玫瑰花茶,真美好。这个世上,唯有快乐和幸福才是自己永远可以拥有的。
16、闲暇时,一杯花茶,一个淡淡的微笑,一个浅浅的拥抱,丝丝清风中,于金色的夕阳下,戴上耳机,倾听爱的声音。
17、便许你来世一树花茶,月老连莎。你可愿素手携花,陪我落拓年华,依稀老在月下,不羡烟霞。
18、菊花茶,苦到极致,漫过舌尖,直至心田。
19、闲下来乐意做个素心的人,煮水,洗盏,不慌不忙得为自己泡上一壶绿静叶嫩的花茶。
20、呷一口香茶,涩而甜的回味里,那些过往岁月遗留的馨香如杯里的花茶香瓣儿一样清晰,淡如花香的记忆,也可沏一壶文字的香茶,偶尔品茗。
出门在外,找几个钱不容易,你总不能让他们回老家时给人说,在成都连水都没得人给一口喝吧?
在湘西边远的山区,至今还保持着一种温暖的风俗――施茶,在一些风雨桥和路亭的角落里总会有一只装着清香茶水的陶缸,旁边放着几个干净瓷盅,任由行人免费自取饮用。我一直认为,这样充满温情且有些传奇色彩的事物只会存在于尚未被物欲污染的偏远地区那些老年人身上,直至2000年我第一次来成都打工,在府青路立交桥下碰到那个摆茶摊的老婆婆。
婆婆是土生土长的青龙场人,早年爷爷和爸爸在青龙场大榕树下开小饭馆,她说那时的饭馆酒楼和其他店铺,每天早晨开店必做两件事,一是担水洒扫街道,第二则是烧施茶,头晚的压灶水加上好的红白茶,用瓮坛满满装上一坛,旁边放几个竹筒,任由赶场的挑夫菜农们自取。我认识婆婆并饮用她的茶水,是在2000年夏天的一场大雨中。那天的大雨将我逼到了立交桥下,意外地与婆婆的茶摊相遇。
婆婆的头发花白,看起来至少有七十岁,满脸被岁月雕刻出的皱纹里嵌着的沧桑与头发的颜色形成巨大反差。我看见她时,她正用一个长柄勺从缸里往外舀着金黄色的茶水往几个躲雨的农民工和小贩手中的瓷盅或玻璃杯里倒。我最初以为老婆婆是卖大碗茶的,于是递过自己的空水壶和5毛钱,让她给我装一壶,一面还搭讪说:今天这雨下得真好,连茶也比平时好卖!
一个农民工说,看来你还没有喝过黄婆婆的茶吧?她是做好事,不收钱的`!
他的说法让我大感意外,虽然来省城不久,但站要站钱坐要坐钱撒泡尿也要花几两米钱的经验我倒还是体验过一些。路边桥头,免费请人试用的护肤品,无偿派发的壮阳药,买一送一的放血大优惠,让人更深刻地记住那句老话:便宜莫贪。我的疑惑被婆婆看成了对她茶水的怀疑,她说:你放心喝吧,我没病,这些茶碗茶杯每天都是煮过的,我每天早晨五点就起床了……
我赶紧伸手接了茶水,笑着说:不是这个意思,您误会了,我是说……这茶你免费会不会太吃亏了?看样子,你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太好,适当收点费也没什么不好!这地方,生意应该还可以吧?
老婆婆说:你看这些喝茶的人,大多数都是外地来打工的,如果花得起一元两元钱,他们就买矿泉水冰茶去了。你晓得一元两元钱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喏,那位,从荷花池背一箱货到火车北站,不过两元钱;那个小伙子,一元钱买四个馒头,在我这里灌一肚子就可以管大半天。出门在外,找几个钱不容易,你总不能让他们回老家时给人说,在成都连水都没得人给一口喝吧?至于我么?每个月有低保,而且小伙子们经常会给我拿些菜和茶叶来,我每天烧茶送出来,有事做,身体硬朗,心情舒畅,哪点不好喃?婆婆摇着蒲扇,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意。
此后几年,我路过府青路,总会去茶摊坐坐,喝一杯郁馥而清香的红白茶,感受一丝来自一颗善良心灵带过来的暖意。一晃又有多时无暇去立交桥下了,不知婆婆和她的茶摊,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