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中秋
琐事频添人意乱,秋花惨淡自忧烦。
时逢闹世团圆夜,却守天涯各两端。
暂借桂香消闷酒,沽来墨宝赋诗篇。
诗中句句凄凄景,景又萧萧片片残。
雁阵如虹
文 / 文逝水
天南地北流水雁一字擎天
清风揽日月
微雨沐华年
一脉山川远
独上江心船
若回头时已无岸情海无边
君之忧似这秋水流
吾之愁如那老黄酒
梦断天涯心已锁
寒霜犹打少白头
何年解春秋
一任漂泊怨红楼
一种相思泪
两地赋辞催
如花女人惜玉美
莫到老时醉迟悔
长恨歌里寻无路
谁人比翼飞
西江月--中秋
荡荡暮河漪雨,丝丝飘卷黄楼。
草魂逐紫又中秋,明月什么时候?
冷暖携风醉柳!阴晴凭任天谋。
聚圆别散放歌喉,海角天涯云友。
文 / 一统
如果不曾遇见
如果不曾遇见
我就在这流年里
闲数繁花落地
静看长河落日
守一方心灵的净土
默然寂静 悄悄欢喜
有什么不好
如果不曾遇见
我就在这红尘里
雨夜看蚂蚁搬家
伏天听蟋蟀唱歌
一不留神
找个爱我的 嫁了
有什么不好
如果不曾遇见
谁陪我在黄昏里把牧歌唱晚
如果不曾遇见
谁为我在遐思里把红妆新添
如果不曾遇见
谁为我在睡梦里把长发绾正
如果不曾遇见
谁为我搔短青丝三千
如果。。。
有如果多好!
文 /淡然
给远方的孩子捎句话
孩子孩子你好吗
老家的爸妈给你捎句话
冬天飘洒的那片雪花
已染白老爸老妈的青发
爸爸沧桑的额头又多了几道思念
妈妈花白的双鬓又添了几丝牵挂
孩子孩子你好吗
老家的爸妈给你捎句话
夏天落下的那丝雨滴
是老爸老妈思念的泪花
爸的那些大道理早就送回梦的老家
妈的那些穷唠叨也被扔进犄角旮旯
老爸的太极剑
舞红东方缤飞的彩霞
老妈的长鼓舞
羞红嫦娥惭愧的脸颊
用蓝天做布夕阳当笔
画一幅最新最美的'油画
端午节遐想
粽子绑架糯米的思想
艾草的清香压迫
可怕的腻味,各种想象的味道
雄黄酒,白娘子衣袂飘飘
有点凄美的爱情传说
书生气的屈原大夫
汨罗江的千年之殇
无法改变,政治的诡秘......
岁月遗珠,粽叶在阳光下芬芳
心灵,不变的价值
迷惘的生生不息
与其怀念,不如想法改变
异味的口感
不堪入目的现状 ........
七律长征诗词主要赞美了长征精神,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2)万水千山:这里的千、万都是泛指,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3)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4)腾细浪:是指翻滚起来的小浪花。
(5)磅礴:气势雄伟,这里指山势高大、险峻。
(6)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7)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8)大渡:指大渡河。
(9)三军:就是整个红军。
(10)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11)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12)逶迤(wēi yí):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13)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14)走泥丸:是指滚动的小泥球。
(15)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6)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17)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水,在红军得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一样。
译文
红军岂畏惧远征的艰辛,千山万水化区区小事不足道来。蜿蜒的五岭在红军眼里就像翻腾着细浪的细流,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它们如小泥丸一般。金沙江的水波拍打着温暖的悬崖,大渡河上横跨了寒冷的铁索桥。最是欢喜岷山的千里白雪,三军将士过了此处都笑逐颜开。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wei1 yi2):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
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
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
铁索:大渡河上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长征经此。
作者自注:“水拍”原作“浪拍”。“〔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发表时已改为“水拍”。
作者自注:〔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
作者自注:‘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这首词最早发表一九三七年三月北平出版的《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一九五七年一月二十五日《诗刊》的创刊号根据作者审定发表“XX《旧体诗词十八首》”。一九五七年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XX诗词讲解》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