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的画
艺术是座圣殿,走近它,得找到一条通道。
中学时学画画,仅得皮毛,上大学后读到丰子恺的一本美术论著,始见艺术圣殿的微芒,趋光而行,渐行渐近,读到介绍画家米勒一节,才有了登堂入室的感觉。
米勒早年贫苦,他的学画全靠自觉和天分。他有一位独具洞见的祖母,启发他“为永远而画”。祖母是位忠贞的教徒,这样,画家的作品里就有了接近天堂、虔诚膜拜的圣灵感和仪式感。他的画极其纯粹,虽然笔下所绘多是农夫、劳作、土地,因为感情真挚,所以难得的干净,那种为爱所浸沤再经爱淘洗后的干净。
他画《诺曼底的挤牛奶女工》,一个女性,肩背瓦罐,走在回家的乡间小路上。天色将暮,画家迎光望去,看到了一个坚实的人物形象,于是他赋予她圣徒的荣誉感。生命可能卑微,却都是天地的爱子。
与此相比的,是一幅《持?的男人》。一个中年男人劳动半晌,疲累至极,他持攫休息,抬头一声叹:啊——。这仿佛是从土地里发出的声音,是沉埋许久的、流汗流血后仍要无休止的劳动下去却食仅果脯的一声叹。他们的生命与土地是相融一体的,而土地需要他们更甚于他们依赖土地。他的背后是焚烧草木的几缕轻烟,证明这是秋天,一边在收获,一边在播种,所以这声叹,在沉重之外,并不给人压抑感。相接近的另一幅《依锹而立的男人》。同是劳动半晌,却不觉累,反倒轻松俏皮。画中人尚在青春期,即便土沙蒙面,依然清纯,可爱,无限地扣动心弦。
画家画锯木、画拾薪、画荞麦收获,仿佛那不是在干活,而是有节奏音律的舞蹈。画中的男人、女人,能于枯燥乏味之中,自觉创作出歌诗和欢乐梦想,他们为生的劲头多么给人力量和鼓舞!《拾穗》是画家的代表作,称得上是画家一生创作的集大成者。祖母、母亲、女儿,三个弓背弯腰拾穗的女性,让麦穗变成了圣果,土地变成了圣殿,背景上的人与物变成唱诗班的儿童和礼乐器物。她们三个则接近于圣母子而有了光泽。整幅画是凝固的,安静的,趋于满足感的,祖母微转身躯所掩饰的苦,包容起一个暖和明亮的乡村世界。画作之所以传世,在于画家画出了生命的溢出,所拾之穗是丢弃之穗,拾起穗是在拾起自己,拾起劳苦的尊严。对,这是一幅以尊严对等天地的生命之作。
画家达利在看到《晚钟》时说,他就是画中那位有点懵懂无知的丈夫。傍晚,天空洒满落日的余晖,土地也镀上了一层金色。远处村庄里教堂的钟声传来,妻子端肃而立,做起祈祷。那钟声于是传出画外,让每个人起了宗教的心念,让自己污秽的身子获得洗礼。画中的丈夫大概有点无辜,所以他才那么的坦荡随意。
画家一生辛苦,晚年才得富裕。他作画无颜料和画布,常常在一幅之上再覆盖着画一幅。画幅一般偏小,因为大画所费太过昂贵。如此,作品也就精益求精,幅幅都堪称经典。画家患有眼疾,所以画作面目模糊,这也成了他绘画的风格,黑沉,厚密,鲜有亮色,但又沉稳,厚重,一笔生辉。这是画家独具的魅力。
米勒画了大量的素描作品,给人出示了一条通往画家心灵秘境的通道。沿此而行,能找到绘画的许多秘密。由此,米勒启发了另一位艺术大师,他就是梵高。
马蒂斯的画
直觉让我从众多绘画大师中第一个选择了马蒂斯。他笔下那个个勇敢生长地洋葱,画出了超越绘画概念的个性和姿态。在众多色彩中,他以土红作为自己绘画世界的主宰。女主人、水果、蓝色花卉、嵌满窗口的绿草地,以土红把它们包围。马蒂斯说:这就是和谐,红色的和谐。于是我们看到一幅画,像看到自己的家,你就是那个劳碌了一天的男主人,水果、蜜汁、舒适的椅子,专等你享用。
画家生在贵族家庭,生活优渥,所以他的画作没有丝毫苦意,也不刻意悲愁,连淡淡的伤感也寻不到。画家所绘出是春天的暖、秋日的收获、女性的'成熟和生命的欢歌。每看一次他的画,总能让疲劳的身心得以舒展,呵,日子可以过得如此甜美。
马蒂斯用笔丰富、多彩、细腻。画植物都是枝叶丰茂、多汁多肉,画居室则是繁密华丽,以满满的实物布局画面,让人有富足感而不觉虚无。
社会是分等级的,马蒂斯的作品流行在上流社会,但却不为当时的画派所容。他年轻时作画近似狂怪,粗略看去,形同野兽,人们始以“野兽派”的称谓命名他和一批青年画家的画作。据说徐悲鸿不喜欢马蒂斯的画风,以为一丝不苟的写实主义才是绘画的正路,所以他一提到马蒂斯,就直译为“马蹄死”。这不是在拒绝,只是主张有别。徐悲鸿从艺是为报国,振兴一个民族的美术事业;马蒂斯则有为艺术而艺术的探求意味。所以徐的绘画取材宏大、心情振奋,马的绘画多是室内一景,能给人慰藉、愉悦心灵。
马蒂斯的绘画柔和、优雅、安静,似有享乐的倾向,所画妇人又风情万种,让人有一刹那的堕落感。而一幅《舞》,则将这一切错觉般的意识荡涤一空。因为《舞》寓意颇丰,以简单的拉手舞蹈,画出了人类生命解放了一般的狂欢,并无限放大,塞满天地。
这是一幅有来由的画作,无此画,画家无以成大师。
唯一动一境才能平衡。所以画完《舞》,画家又画了一幅《音乐》。三五之人,有吹有奏,有立有坐,一种曼妙的音乐便风一样飘来。画面是那么静谧,如在季节的河流中。
马蒂斯一生勤奋,绘画不辍。晚年行走不便,便挥起剪刀作起剪纸和贴画。这些作品有的小如手帕,有的整幅贴墙,一样的灵动、如意、美满。给人以另一种绽放的风华。
上学时临摹过马蒂斯的速写,线条如舞如乐,每一下笔,那是生命的呼吸。这样,我就向前走近了一步,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大师,从而学到何为美、美为何物。
1) 、……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非克服不可。
2) 、一个人孤独了,思想集中,所发的感想都是真情实感。
3) 、对于你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
4) 青年人最容易给人一个“忘恩负义”的印象。其实他是眼睛望着前面,饥渴一般的吸收新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忘恩负义”;但懂得这心理的人很少,……
5) 、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远不得安宁!真的,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6) 、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的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7) 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
8) 、……一切只有你自己用坚定的意志和立场……处处都要靠你个人的毅力、信念与意志——实践的意志。
9)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仅是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10)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子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待!p)
11) 、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12) 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13) 、关于感情问题……无论如何要克制,以前途为重,以健康为重。
14) 、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是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15) 你的随和脾气多少得改掉一些……老在人堆里,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地整理、归纳。
16) 、耐着性子,消沉的时间,无论谁都不时要遇到,但很快会过去的。
17)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18)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心灵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p~)
19) 、比赛问题固然是重负,但无论如何要做一番思想准备。只要尽量以得失置之度外,就能心平气和,精神肉体完全放松,只有如此才能希望有好的成绩……倘若能常常想到“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名句,你一定会精神上放松得多。唯如此才能避免过度的劳顿与疲乏的感觉,最折磨人的不是和体力劳动,而是操心!
20) 下功夫叫自己心理上松动,保管叫你有好成绩。紧张对什么事都有弊无利。……存着“我尽我心”的观念,一紧张就马上叫自己宽驰,对付你的精神要像对付你的手与指一样,时时刻刻注意放松。
21) 平日你不能太忙。人家拉你出去,你时候要补足功课,这个对你精力是有妨碍的。还是以练琴的理由,多推辞几次吧。要不紧张,就不宜于太忙;宁可空下来自己静静想想……切勿一味重情,不好意思。工作时间不跟人出去,做成了习惯,也不会得罪人的。人生精力有限……
22) 、……艺术是你的终身事业,艺术本身已是激动感情的,练琴时万万不能再紧张过度。人寿有限,精力也有限,要从长里着眼,才好。你原是感情冲动的人,更要抑制一些。
23) 、……多抑制感情,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减少疲劳。[这是先生指导在练琴时应该注意的.、如何减少练琴疲劳]
24) 功夫用得不够;没吃足苦头绝不能有好成绩!
25) 、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人,就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忘了它的目的。
26) 、……不要再已经觉得疲倦的时候再force自己。多留一份元气,在长里看还是占便宜的。
27) 、成就的大小、高低,是不在我们掌握之内的,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赋,但只要坚强,就不怕失败,不怕挫折,不怕打击——不管是人事上的、生活上的、技术上的、学习上的——打击;从此以后你可以孤军奋斗了。
28) 、母性的伟大不在于理智,而在于那种直觉的感情…
29) 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
30) ……年轻人往往容易估高自己的力量。
31) ……今日之下,你已经过了这一道骄傲自满的关,但我始终是中国儒家的门徒,遇到极盛的事,必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格外郑重、危惧、戒备的感觉。
32) ……其实perfection根本不存在的,整个人生、食街、宇宙,都谈不上perfection。要就是存在于哲学家的理想和政治家的理想之中。我们一辈子的追求,多少世代的人的追求,无非是perfection,但永远是追求不到的,因为人的理想、幻想,永远无止境,所以perfection像水中月、镜中花,始终可望而不可及。但能在某一个阶段求得总体的“完整”或是比较的“完整”,已经很不差了。
33) 、一个人要做一件事情,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想改弦易辙,丢开老路,换走新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与新路放在两个盘里很精密地称过。
34) 磨难人最厉害的莫如unknown和uncertain!
35) 、一个人太容易满足固然不行,太不知足而引起许多不现实的幻想也不是健全的!
36) 、……以后对别人就得防一着,别再那样天真,老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以前……你总以为年轻人是纯洁的……年轻人不比中年人纯洁多少,一切都要慢慢地观察,“日久见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几句老话真有道理!
37) 、一个热情的人,尤其是青年,过火是免不了的;只要心地善良、正直、胸襟宽,能及时改正自己的判断,不固执己见,那就很好了。
38) 一个人只要真诚,总能打动人的;即使人家一是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得。
39) 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 )
40) 、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坚持真理原是一件艰巨的斗争,也是教育工作;需要好的方法、方式、手段,还有是耐性。万万不能动火,令人误会
41) 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
42) 、一个人越爬得高,越要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兢兢业业
43) 、一个人太顺利,很容易于不知不觉间忘形的……心中常常浮起一种得意的感觉,猛然发觉了,便立刻压下去。……可见一个人对自己的斗争也一刻也放松不得的。 、记者老是这个作风,把自己的话放在别人嘴里
44) 、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别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45) 、感情问题,务必要自己把握住,要坚定,要从大处远处着眼,要顾全局,不要单纯的逞一时之情,要极冷静,要顾到几个人的幸福,短视的软心往往会对人对己造成长时期的不必要的痛苦
46) 、……个人天地毕竟有限,人家对你的好评只能起鼓舞作用;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你进步,扩大视野:希望用冷静和虚心的态度加以思考
47) 、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ego),才有快活的可能,才觉得活得有意义 )
48) 、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过自己。 、……诙谐喜悦起来像个孩子,起来又像个浪漫派诗人。有时候很随和,很容易相处;有时候又非常固执,不肯融通。而在这点上,我要说句公道话,他倒并非时常错误的。其实他心地善良温厚,待人诚恳而富有同情心,胸襟开阔,天性谦和。
49) 、人需要不断地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方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50) 、生活中崇高的事物,一旦出自庸人之口,也可变得伧俗不堪的。
51) 、年轻人往往无忧无虑,对自己的意见过分自信,因而不能事先考虑到所有可能发生的不快 、……纯洁固然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无知却很容易沦为愚蠢,会招灾惹祸。
52) 、中国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平、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另一方面,佛教影响虽然很大,但天堂地狱之说只是佛教中的小乘)的说法,转为知识较底的大众而设的。真正的佛教教理并不相信真有天堂地狱;而是从理智上求觉悟,求超度;觉悟是悟人世的虚幻,超度是超脱痛苦与烦恼。尽管是出世思想,却不予人以热烈的鼓动,或急于逃避地狱的恐怖;主导是劝人求智慧。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
1、宽容
宽容如水。宽容,即原谅他人的过错,不耿耿于怀,不锱铢必较,和和气气,做个大方的人。宽容如水般的温柔,在遇到矛盾时,往往比过激的报复更有效。它似一泓清泉,款款抹去彼此一时的敌视,使人冷静、清醒。
宽容似火。因为更进一层的宽容,不仅意味着不计较个人得失,还能用自己的爱与真诚来温暖别人的心。心平如水的宽容,已是难得;雪中送炭的宽容,更可贵,更令人感动。宽容,能融化彼此心中的冰冻,更将那股爱的热力射进对方心中。在这充满竞争的时代,人们所需要的不正是这种宽容吗?选择宽容,也就是选择了关爱和温暖,同时也选择了人生的海阔天空。
宽容如诗。宽容是一首人生的诗。至高境界的宽容,不仅仅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件事的处理上,而且升华为一种待人处事的人生态度。宽容的含义也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关爱,而是对天地间所有生命的包容与博爱。
宽容是门学问。对于小过失,小错误,你可以快乐地宽容对方。但对于大过失,大错误,就要考虑清楚。宽容并非包庇,隐瞒,而是帮助。
当然,宽容更应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轻易原谅自己,那不是宽容,是懦弱。“宽以待人”,也要看对象,宽容不珍惜宽容的人,是滥情;宽容不值得宽容的人,是姑息;宽容不可饶恕的人,是放纵。所以,宽容本身也是一门学问。
因为宽容,纷繁的生活才变得纯净;因为宽容,单调的生活才显得鲜丽。宽容赋予了生命多么美丽的色彩!
天地如此宽广,但还有比他更宽广的东西——人心。让我们学会宽容吧!
2、温暖的阳光
母爱是一种无私的感情,母爱像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我们心田,虽然悄声无息,但它让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感受到了雨后的温暖。
母爱是伟大的,它不要任何报酬,尽管在它的温暖的阳光之后换来的是一阵无情狂风暴雨。
一岁时,母亲把刚切好的一块生日蛋糕捧到我手里时,我无情地把蛋糕仍得远远的。然后无缘无故地大哭起来。
五岁时,为母亲没给我买零食而与母亲发脾气。
八岁时,因为心情不好而故意找茬儿和母亲吵架。
九岁时,母亲叫我多穿一件衣服,天冷,我说母亲罗嗦。
现在,我几乎每天都会和母亲吵嘴,有一次,一吵就四天没和母亲说话。
看书正看到入迷时,被母亲一句话就从书的世界里给拉了回来。于是对母亲大发脾气,其实过后我也挺后悔的,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但母亲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照样用她一惯的语气对我说话,照样给我做饭。
有时候,在和母亲撒谎时,母亲的语气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和气,我知道母亲是那么的信任我,而我却利用母亲对我的信任来欺骗她,我心里感到酸酸的,感到非常难过,非常懊悔。
懊悔过了,又是一次和母亲的风雨大战。中午,母亲坐车跑了四五公里回来专门为我做饭。而在饭桌上小谈时,又因为某些事情而和母亲大吵,摔筷子,碗里剩下半碗饭,转身走进自己的房间,啪!把门砸得巨响。母亲只有孤零零的`吃完剩下的饭菜。母亲去上班时,仍用甜美的声音和我道别,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那时我气也消了,也甜甜地和母亲说"再见"。
母亲的爱最无私,虽然我给她的常常是狂风暴雨,但她给我的永远都是温暖的阳光。
3、敬畏文字
错别字在现在的生活中可是无处不在,在大街上随便走走,到处可见到一些餐馆,但有的餐馆是人来人往,一些人在冬天得出汗,但有的餐馆却不一样,进出的人则少之可怜,在夏天也不会因为工作而流汗。这全是因为他们的店名,有的把字弄错了几个,有没有一点美感。不只是餐馆是这样,还有很多行业也是这样,不信你看看。
有三个理发店,一个叫“胖子理发店”,一个叫“满意理发店”,另一个直接叫“理发”。自然是“满意理发店”人多,毕竟写了满意二字,理发后就要满意才行,这使现在追求时髦的人很感兴趣,这全要靠文化,文化低的肯定不会想出一个比文化高的人妙的店名,文化高的人自然不会打错字。
毕竟是文化高好啊!但是有的人认为现在有电脑,可以用来查出一个好名字,再用电脑打也来。
电脑上看到一则报道,在一个地方,有6个姓傅的教师但他们的教师名册和教师证上却打成了“付老师”;还有一个副食店,他用电脑打出店名,却打成了“付食店”。我查到的这两则报道,都是在讲电脑打出来的字也会有出错的时候。
我们每当发现自己的某个证件有错别字时,都应改正,以免在一些场合上与别人交涉时,被人嘲笑。
生活中的错别字虽然很多,但是我们一定要改正,否则再这样下去的话,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就会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断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