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星光,透过窗前树叶的间隙,透射在窗前的百合上。
点点露光,折射出七彩霞光,沐浴在阳光下的百合,恍若失落人间的天使,周身散发着阵阵幽香。
我趴在桌上,享受着晨时温暖的阳光,揉揉惺忪的睡眼,靠在椅子上,转动略有僵硬的脖子。不经意的看见,那第五朵百合,就像要破苞而出了!好奇地将花瓶移至眼前。
只听“叭——嗒——”一声,开了!调了一下眉梢,便不再多看。
左手支着头,右手侍弄着已开的百合,突又觉得无趣。便斜眼看了那正在开放的花,一瓣儿已被分离出来,撇撇嘴,放下别的花。静静地等待着花开的那一瞬间,一瓣、两瓣、三瓣、四瓣、五瓣。轻微的`颤动,好像沉睡的公主苏醒前不断颤动的睫毛,直到睁开那美丽的双眼,好奇地张望着这个未知的世界。
长长的绿芯,绿芯上是紫色中略带黄色的花蕊,花瓣还在轻轻的颤动着,好像一个害羞的女孩,想看却又不敢看的样子,在阳光的包围下,发出一阵阵快乐的喜讯,那阳光好像化身为天使,在花开的那一瞬间为她庆生!
我笑了!花开了!那一瞬间是美丽的,它将永恒的定格在我的心中。什么也未曾留下,只留下那盛开的第五朵百合花正在诉说着它的喜悦和那满屋的淡淡花香。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
怎样的美是永恒?金字塔让人赞叹了几千年,是不是永恒?彗星在地球边缘刹那间擦亮,是不是永恒?我认为:只要是美,无论是一瞬还是漫长,都是永恒。
经过时间检验的美是永恒的美。时间洗去了时代外加给它的光亮的外衣,露出最本真的面貌。当越过漫漫的时间长河,人们带着陌生的眼光来,却依然被其美丽而震撼。如古希腊的雕塑,千年来一代一代的人仰视,无不拜服于它的精湛技艺,神山上的女神的舞姿美得永恒;如李杜诗篇口口相传,到今天依然光芒万丈,这千年里诗人何止千万,却只有他们被如斯敬仰,古老而不腐朽的诗美得永恒。
一瞬的美也可以是永恒的美。真正的美在它诞生的一瞬间就注定了永恒,即使转瞬即逝,在人们心中,也能够成为不灭的美。不曾经过时间的检验,未必是因为它不够美,有的美是凝固的歌,任时光润色,有的美却如流动的诗篇,灿烂却绝不静止。昙花开放只有一瞬,但这绝无损它的美丽;亲人的关怀也许只有一句话那么长,但在人们心中可以珍藏成永恒;舞蹈家的惊艳舞姿只停顿一秒,对于欣赏的人而言已经足够。美的.绽放只需一瞬,即使下一秒就要消亡,但无碍它在那一瞬间成为永恒。
永恒的美如一座精美的花园,其中既有静止的亭台楼阁,又有四时变化的奇花异草,它们都是美的,相与组合,才有最赏心悦目的景观。
而现实中,一瞬与漫长的区别并不是那么分明。
古老的美在千百年前,在它诞生的一瞬,是否已成永恒?汉字传承至今,其永恒的魅力在仓颉造字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即使未曾在漫长时间里存留的的美,也有其永恒的价值,那些已然亡佚的古籍名篇,如若能够流传下来,又怎会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一瞬间的美若能被记录,便如同庞贝古城给人的震撼,它即是一瞬间,又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没有人能否认这样的美。美与时间无关,一瞬与漫长都是美的一种表达形式,不分伯仲,可以相互映衬,也可以相互转换,它们都是永恒的。
美即永恒,无论时间的长短。变幻的、静止的美,交响出一曲永恒的乐章。
第一篇:瞬间与永恒
流沙滑落,红叶凋零。清风即逝,流水不复。泛舟赤壁的苏东坡感慨于天地之一瞬,多愁善感的林姑娘惋惜于即散的宴席……我们真的无法否认人生之匆促。但是,不屈的人类依然点起了火把,试图在群星间寻找永恒。
我们无法忘记驻足在秋风黄花里的忧郁美神李清照。面对沦落的山河,破碎的家园,她踟蹰,她彷徨。然后顷刻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跃然纸上,将她的深明大义与忧国忧民之情彰显得淋漓尽致,也永远给后人留下了品酌婉约词风的悠远空间。
我们无法忘记腰挎酒壶,身背长剑,行走于蜀中的豪放诗仙李白。也许在“奉旨进京”的那一瞬,他看到了一个“蓬蒿人”无比灿烂的前程;也许在“赐金放还”的那一刻,他注定要与诗与酒结下不解之缘,注定要在山川水月中徜徉一生。面对荣华富贵,金钱美女,李白走的有些忧郁,有些怅然。也许是一种宿命,也许是一种必然,他走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自此,大唐王朝少了一个点缀太平的御用文人,中国文坛却多一一颗永恒的星辰。
我们无法忘记“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的心比天高的三闾大夫。面对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窘境,屈原心灰意冷,并终至抱石沉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死亡是瞬间的,可他以死报国的豪迈之心却是永恒的。“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披发行吟的诗人形象在国人的心中依然如斯。
人的来去生死本就是瞬间与永恒的交织。死亡在某些人的眼里始终流淌着痛苦和绝望,他们拒绝衰老,他们渴望重生,他们对自己的信仰满怀期待,却又害怕在风雨雷电中获得涅磐。面对生命,他们求生的欲望竟是如此的强烈,所以一旦生命变得脆弱不堪的时候,他们似乎是无所适从。如果说尼采留下的是哀歌,海明威留下的是一首悲歌,那么海子与顾城留下的便是一曲不尽的挽歌了。
当书本翻过新的一页的时,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关于生命的'注解。瞿秋白静坐于地,面对满目青山,脸上写着从容与安详;嵇康弹奏着《广陵散》,悲怆的乐音似乎还在那片黑暗的天空中回荡;“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潜的声音依旧伴着清泉在南山间缓缓流淌。
瞬间的美是华丽的,是珍贵的,是一种极致的美。无论是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天际的流星,还是喷薄着炫目光彩跃出海面的红日,无论是裹着花衣羞涩夜放的昙花,还是瞬间闪烁于天际的绚丽爆竹,都释放出了他们的激情与生命。也许上天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将某些美好的东西毁灭给我们看,而当这种美以生命和尊严作为代价时,就显得弥足珍贵,格外能打动人心——因为它不仅创造了瞬间的震撼,它也创造了永恒的记忆。
第二篇:瞬间与永恒
大年三十的烟花真的很美,站在阳台上,看着小区内各个角落不断升空的烟花。让人目不暇接。一个小小的纸盒放在地上,点燃引线。瞬间五彩的烟花就会照亮天空。光彩夺目。让我们兴奋不已。但是这样的兴奋持续的时间太短了。我们欢笑的嘴角还没有收拢,天空就已经恢复了宁静,而且一如既往的黑着。初一早晨,我在小区内漫步。看到曾经带给我们欢笑的烟花,已经变成了碎纸屑。正在被物业管理人员当做垃圾清扫了。小区又恢复了宁静。如果不是我把那辉煌的一刻照下来,我根本就不相信大年三十的晚上,烟花曾经给我们制造了这么多的神奇。
回家后,把照片传到电脑上,找了一张最精彩的做成桌面。真是好看,黑色的背景,烟花升空时形成的亮丽轨迹。都定格在电脑上。我看着这绚丽的画面,情绪虽然仍是激动地,但真实感却慢慢离我远去。我拼命的感受着,但仍不能阻止记忆的剥离。
我开始沮丧,心灰到极点。我理解不了,如此绚烂的烟花,为什么却难以留住。难道美丽、感动、欢喜、情和爱就真的不能让我随时触摸,不能永远环绕着我吗。我阿Q般的走出屋,想要在那个曾经给过我心跳的环境里,找到哪怕一丝让我能够珍藏的痕迹。然而,却没有。寒冷无情的荡涤了一切!
是渗入骨髓的冷和锥心的绝望把我逼回了屋内。我呆坐在电脑前,烟花还是鲜艳的美着,但我的生活却已然变成了黑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冰冷的身体有了热的感觉。我四处找寻。我想知道是什么让我重新
我顿悟!我需要的温暖实际一直是在的,只是我没有用心去体会。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追寻那些瞬间的辉煌,渴望灿烂的光芒。却总是淡漠平凡的温柔。于是,当辉煌不在,光茫逝去,当曾经的激动变成了回忆。人们才真的懂的,最持久的、最平凡的,才是最永恒的。
第三篇:瞬间与永恒
永恒,是大浪淘沙,留下真金闪烁的光芒。 瞬间,是小河细流,沉下细沙冲刷的涌动。 永恒是绝对的,犹如真理的认识,而瞬间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如对事物感情的好恶亲疏。 春暖花开,轻风和照的日子,你有一份喜悦的心情去郊游,将会感到的是永恒珍贵的幸福,你对春日的内涵概括将是美好与活力;相反,灰暗、晦涩的心情即使有再怎么良辰美景也激不起游玩的兴致。 辽远宽阔的大海遇到了满腹忧虑、才华横溢的普希金便奏响了“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的雄伟乐章,而碰到钱钟书先生则看到了大海的内涵与永恒。
人生忧从读书始,同样面对读书,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爱如至宝,藏书万卷,在南宋的颠沛流离中只剩了几卷,这时的书更勾起李清照“乱离人不及太平犬”的愁绪,但人“怎一个愁字了得”。更令人推崇的是一副
但被钉子扎了手却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也是永恒与瞬间的区别。 冰雕,用冰为之,却比冰更美观,也就成为永恒的美景,而人要想使自己成为智人,不受感情等瞬间影响对永恒真理的追求,那就需要不断追求,完善自我,方能在沧海横流、物欲泛滥之际,稳把舵轮,永远立于不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