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曲折而美丽的风景。
因美丽而曲折,为曲折而美丽。
平仄是音乐的旋律,
坎坷是人生的财富,
多难是民族的砺石。
一部弯弯的凝固的史书。
中华有二十四史,
这里有二十四道拐,
一个新的朝代的诞生,
就会划出一个新的历史拐点,
二十四史有二十四个拐点,
二十四道弯也有二十四个拐点。
历史与地理的惊人巧合,
这其中不会蕴藏着什么必然的渊源吧?
——导读
【第1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2年5月1日,是全国30个自治州中最年轻的自治州之一。全州国土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下辖8个县(市)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州内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等35个民族,黔西南有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州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发电量1000万千瓦以上,是全国三大水电基地之一的红水河水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州8县(市)都有黄金,被中国黄金协会命名为“中国金州”。
【第2句】地处兴义市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是喀斯特多层次地貌景观的集中表现,被誉为“天沟地缝”、“地裂奇观”。被冠以“百里画廊”之名。千万年前,剧烈阵痛过后的大地异常平静,将苦难的记忆镌刻在沟壑之中。岁月流逝,多少个春秋轮回,把记忆中的苦难演绎成地球上最美丽的题记。沿着谷底的情感之路,河流与峡谷相濡以沫,不离不弃,无怨无悔,直到永远。
【第3句】黄金资源丰富的黔西南州有着“中国金州”之称,而同样令人瞩目的是这里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水墨画卷般的马岭河峡谷和万峰林,古朴自然的布依、苗族村寨,见证辉煌岁月的“二十四道拐”,悠远动听的布依古八音……民族大家庭在共同繁荣、共同发展过程中,衍生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布依族“三月三”和“六月六”令人沉醉,苗族“踩花节”跳醉苗乡,“查白歌节”唱出爱情与甜美、彝族“火把节”跳出了浓浓的情意和豪放。
【第4句】在黔西南,许是受在十万大山雄奇奔放的熏陶,人们面对高原峡谷,悬崖瀑布,阡陌河流,自有一番含在心中的情愫需要吐露。于是,透过清雅灵秀的或长或短的文字,我们都能读到诗人灵魂深处的颤音。在黔西南,散文诗之所以能呈现如此火热、气象万新的局面,除上面提及的诗人、作家外,还有一群卓尔不凡的巾帼诗人的摇相呼应,默默耕耘。
【第5句】这里还有着“声音活化石”和“天籁之音”之称的布依音乐“八音坐唱”,被誉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舞蹈“阿妹戚托”,以及布依铜鼓十二则、土法造纸、布依戏、布依勒尤、布依族高台狮邓舞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黔西南州还有着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州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个,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3个,国家一级文物有铜车马、抚琴俑等50个,二级文物20个。“贵州龙”的故乡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以古脊椎动物化石丰富而被誉为“古生物化石宝库”,是中国已知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爬行动物和鱼化石的产地。
【第6句】走近黔西南深深的峡谷,走进幽长的峡谷,让恩怨宠辱漂流在峡谷的急流之中,身心没有了牵挂。把美带回家吧,让爱恋永存山水间。远方的游子,漂泊的心有了归宿。不与名山争宠,只以恬静而多情的方式在地平线之下快乐地享受着命运的赐予。阳光下,一种大美舒展为一幅百里画卷,在高原深处淋漓尽致。其实,美就这么简单,这么实在,这么深刻。
【第7句】无庸讳言,黔西南散文诗风雨兼乘走过的漫漫岁月,可以说是一路散兵游击,各显风采的艰辛苦旅。正是有了这种磨砺和拼打,使黔西南散文诗人在对社会和人生的体验中都有其个人的宏博领悟和独到的发现,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散文诗风格,这对黔西南散文诗的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第8句】“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王朝“十八先生墓”和“永历皇宫”等历史文化遗产熠熠生辉。从2.4亿年的“贵州龙”化石到猫猫洞古人类遗址,从交乐汉墓到南明皇城,从何应钦故居到刘氏庄园,从古乐八音到布依族、苗族民间绝技,处处使人领略到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的深厚积淀。
【第9句】黔西南有迷人的山水风光,民族风情浓郁。境内山川秀美、景色迷人、旅游资源富集、组合良好,是中国西部一个开发前景喜人的黄金旅游区。拥有马岭河峡谷、万峰林、万峰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万峰林,是世界锥状喀斯特地质地貌的典型代表。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铜鼓十二则、查白歌节、土法造纸、布依戏、布依族勒尤、布依族高台狮灯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第10句】万峰林是国内面积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峰林,是兴义国家地质公园主景区,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之一。在被冠以“西南形胜”之名。一座二座三座……百座千座万座……山高则为峰,峰多必成林。游阅过千山万水的徐霞客,把一生中最惊叹的诗句抒写在这绵延不绝群山深处——“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
【第11句】能容纳万座山峰的高原湖。情感之舟荡漾在湖光山色之中,依然浏览不尽这里的山峰之多、湖水之深、人气之旺。最好把她读成一部山水之史、风景之志,用激情的思想去感知喀斯特高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云贵高原最年轻的母亲湖。将一万座大山之子静静地拥入自己温暖的怀抱,让他们枕着山岚入睡。涛声拍响着千姿百态的岩石,轻唱摇篮曲。梦的深处,是游子日思夜盼的家的港湾。岸上,旭日照醒的万峰之林,相拥而来,等待着母亲湖的召唤。
【第12句】黔西南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化石奇石俊美。有“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何应钦先生故居和作为二战时期“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晴隆二十四道拐”等历史文化遗产。“贵州龙”化石在州内广为分布,距今2.4亿年,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盘江奇石种类多样,形态各异,在奇石收藏界享有盛誉,州府所在地兴义市被中国观赏石协会命名为“中国观赏石之乡”。
【第13句】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美哉万峰林,从此便在天下风景中脱颖而出。有的远眺着天边的云彩,有的凝视着村庄的炊烟,有的守望着脚下的田野……或歌唱金色飞舞的阳光,或诅咒不约而来的风雨,或追思沧桑远古的历史……一万座山峰就有一万种姿态,一万座山峰就有一万种情思,一万座山峰就有一万种膜拜。脉象相连,心灵相通。八卦田蕴藏着巨大的凝聚力,把一万座山峰都呼唤在村庄的周围,齐刷刷地站立成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最美的峰林。
【第14句】三千万座大山列阵在云贵高原之上,沐浴着风雨阳光,迸发出一种“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勇气、志气、智气和豪气。共和国的总理动容地说,这种精气神就是贵州精神!读不尽的万峰林啊,您就是一部山的辞典、一本美学巨著、一片思想之海!
【第15句】黔西南有众多的生物资源,气候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为45.04%,珍稀树种有银杏、鹅掌楸、桫椤、贵州苏铁等20余种。药用植物有石斛、天麻、杜仲、三七、灵芝等1000多种,是贵州省的中草药药源宝库之一。黔西南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和低纬度中海拔区,气候资源得天独厚,年平均气温16℃。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是“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第16句】位于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省级风景区云湖山,高峡流云,云山雾海,海藏日晖,是其最大的看点。被冠以“高峡流云”之名。昨夜熟睡的山岚纷纷醒来,吮吸着潮润的朝气,引领着年轻的流云,相聚在千年的峡谷,弥漫成一片云之湖、雾之海、山之魂。静静涌动、团团簇拥而来的云层,流连在青山秀水之间,不愿别离。不用预约,永恒的太阳如期而至、悄然驾临。在近近的天边,照红了满山的白云。高峡之上,流动的云依依不舍。
【第17句】黔西南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兴义人"古人类文化遗址、夜郎文化遗址、南明历史遗迹"十八先生墓"、"永历皇宫"、何应钦先生故居和作为二战时期"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晴隆二十四道拐"等历史文化遗产。黔西南有神秘的化石奇石。"贵州龙"化石在州内广有分布,距今2.4亿年,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盘江奇石种类多样,形态各异,在奇石收藏界享有盛誉,州府所在地兴义市被中国观赏石协会命名为"中国观赏石之乡"。
【第18句】双乳峰距贞丰县城12公里,据考证,像这样丰腴、硕大、协调、逼真的双乳山峰,在中国绝无仅有,其他国家也没有类似发现,堪称“天下奇观”。被冠以“大地圣母”之名。远道而来的游子,一路浅浅的脚印盛满了母亲深深的呼唤。出门千里,家永远还在身后。飘泊的生命旅程,有了母爱的照耀,就会温暖一生。然而,轻轻的走近您,我心灵的震撼更加深远了,对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了。那是天上人间一幅绝无仅有的圣图。您以一对凝固的壮美音符温柔地镌刻在天地之间,用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从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时起,就一刻不停地歌唱着生命中最动听的摇篮曲。
鱼化石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埋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察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1.本文的作者是被誉为“诗坛泰斗”的艾青。
2.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答:诗歌借助对一种生物被无故尘埋的血淋淋事实的描述,抒发了对于逝去生命的祭奠与悼惜之情。
3.揭示诗歌主旨的句子是那一句?
答:揭示诗歌主旨的句子是: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4.课文是吟诵化石的'吗?对于化石,你有怎样的感情,写下来。
答: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
1.“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2.怎样理解“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造物主即是上帝,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就是否定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否定世间万物是由上帝所造的观点。平凡的真理指的是达尔文在《物种起源》所说的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低等向高等进化而来的观点。)
3.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皱纹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说明化石是地球历史的见证,这样设喻,生动形象,将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5.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交流问题。
三、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集体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出赞美的语气和充沛的感情。
2.讨论:
(1)诗歌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各举一例,并说明作用。
(2)诗歌的语言讲究含蓄,包含的内容却很丰富,分析下列句子的言外之意。
a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化石引起人们想象出生物进化的历程)
b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化石证明了世界是物质的)
c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化石能够记录生命演化的历程)
四、总结课文
1、内容:你学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
《化石吟》是一首科学诗。作者以诗的形式,优美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亿万年前那令人神往的让人惊叹的生物世界。诗人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说话的化石。文章开篇就以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人产生一种神秘感;进而将读者引入对远古生物世界的探密中,具体抒写了遐思的内容。最后回答问题,呼应开头,首尾圆合浑然一体。总之,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颂,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奇妙和人类的伟大。学习这首诗,让我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的同时,还让我们增长了生物科学知识。.
2、写作特色:
①用诗的语言诗的情感表现科学内容,节奏明快;
②用第二人称、拟人的手法,将化石当可说话的人来写,显得自然亲切;
③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示有关化石的知识;
④最后一节回应开头,使全诗结构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基础训练作业。
2.课余搜集古生物图片或文字资料,根据搜集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写一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文章,字数要求在5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化石吟
张锋
(1-2) 通过发问引发联想 总
(3-6) 具体抒写化石讲述的内容 分
(7) 回应发问,照应开头 总
发问想象——遐思飞跃——回答呼应
《化石吟》教学反思
《化石吟》这堂的教学,使我深有感触,让我深深地懂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实在不容易,要做很多的准备。这篇课文我抓住了重点性的语句展开教学。“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那么,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问题抛出,学生陷入沉思,教室陷入静寂,连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到。突然,教室后面跳动起极不和谐的音符——几个学生骚动起来,甚至在窃窃私语。我正要发怒,转念一想,已经第四节课了,学生能坐到现在也不容易,于是,我压住火气问:
“你们几个干啥呢?”
“照片,恐龙照片。”
什么,恐龙照片?我一激灵,来了精神,马上让学生把恐龙照片传到讲台上。没想到,这个貌不惊人的女生竟然送来厚厚的一叠照片,翻开一看,全是恐龙照片。
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我何不趁此机会挖掘出我的课堂需要的资源呢?于是,我让这个女生介绍了与这些照片有关的旅游见闻。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巨大的恐龙化石,它镶嵌在高高的山崖上。我还欣赏了栩栩如声生的恐龙,由此我想,在几百万年以前,一定生活着很多恐龙……”
一石激起千曾浪,台下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我在公园里看到了三叶虫化石和鱼化石,我想,在远古时代,一定是一片浩瀚的海洋,后来,地壳发生运动,板块之间的挤压让我们这个地方隆起,成了连绵不断的山脉。”
如及时的甘霖,轻轻挥洒在干涸的土地上,所有学生都睁大好奇的眼睛聆听着这美丽的神话一样的遐想。是啊,这不是活生生的教材吗?
“化石,让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化石,向我们展示了生物进化的过程,揭示了生命的起源,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啊。”至此,这堂课的难点在生成的资源中化解了。它之所以化解得那样自然,那样轻松愉快,不着痕迹,我想是我的教学机智帮助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