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保护校园环境卫生
校园如鲜花,散发着醉人的芬芳,散发着爱的气息;校园如雨露,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校园如梦境,那样的美好,那样的温馨。我爱这个花园似的校园。
“美化校园,绿化校园”。我们的校园变绿了,变美了。一朵朵鲜花,一棵棵小树,一块块草坪,一个个花圃,我们的校园增添了生机,焕然一新。
生、美丽的校园里健康成长学习呢?但是种种原因,我们的校园环境正逐渐被一些同学的不良行为所破坏。如今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出现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有些同学随意乱扔的果皮纸屑、塑料瓶、瓜子壳等。每当淘气的风把这些垃圾抓起,东奔西跑,像个撒欢儿的孩子,我们只能束手无策,看着它们在校园“翩翩起舞”,甚至有的同学在雪白的墙壁上和课桌上乱涂乱刻乱画、乱吐口痰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跟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相称。看到这些现象大家的感受会怎样呢?在这里学习生活能使大家开心吗?
为了让我们拥有绿树成荫、环境整洁、草地如茵的美丽校园,请大家快快行动起来吧!用自己的双手去保护校园环境的优美。通过广播、黑板报、演讲赛、知识竞赛、开展主题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实小是我家,美丽靠大家”的好氛围;养成人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不乱丢垃圾,不乱吐口痰,不乱涂乱画,不肆意践踏草坪,动一动手,弯一弯腰等等好习惯。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给我们自己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学习生活环境吧!!难道这样不好吗?
我深信,校园是美丽的,是亲切的,是我们学习成长的地方,我们爱校园,热爱校园的一草一木,让我们共同努力来保护校园的环境吧!
篇二:保护校园环境,我们人人有责
保护校园环境卫生,是我们每个同学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共同把我们的校园、周围的环境,建造成一个美丽、舒适的地方。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身上每天都有许多零用钱,趁下课时间就买许多好吃的零食和饮料。有些同学很不自觉,好吃好喝的食品及饮料吃完了,就把东西随地扔掉。无论是教室,操场,走廊上,还是草丛里,随处可见塑料袋、包装盒等。垃圾不仅污染了校园环境,还破坏了老师和同学们学习的心情。
还有一些学前班的小孩儿,经常随地大小便。有的地方,简直就成了“侧所”,大小便堆在一起,苍蝇满天飞。下雨的时候,满地都是臭味,过往的人都捏着鼻子过去,只要他们多为别人想一想,就不可能有苍蝇满天飞、臭水遍地流了。
还有的人把果皮纸屑随手一扔,保护校园环境的清洁工人还得扫一扫,清洁工人是多么辛苦啊!如果你是清洁工人,看见有人把果皮纸屑往你已经扫过的地方扔,难道你就不生气吗?如果有人把香蕉皮随手一扔,再有小朋友从这里走,就会跌倒,有的还会把腿摔断,真是太危险了。
这样发展下去,校园环境会越来越严重了,塑料袋满地都是,纸屑漫天飞,时不时还飘来一阵熏人的臭味。长久发展下去,可想而知,学校将变成什么样,谁也不敢再想象了。
因此,为了使校园变得更加美丽、干净,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把花草、树木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它们。不要乱扔果皮纸屑、塑料袋。我们要像清洁工人那样,当塑料袋和果皮纸屑扔在地上的时候,不管是不是你扔的,一定都要主动的把它捡起来。在学校里,碰到同学随地吐痰或甩鼻涕都要阻止。
同学们伸出双手,让我们一起保护校园,让那些对同学不好、对同学有伤害的不良现象永远消失!这样,明天的阳光就会更灿烂,空气就会更清新,校园就会更美丽、更整洁。
篇三:保护环境爱护校园
保护环境,早在“不涸泽有鱼,不焚林而猎”的古训。在今天,我们更应懂得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不仅合理利用资源,更竭心尽力保护环境,让环境永葆青春,永远为我们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作为学生,现在主要是创建绿色校园。
得有段时间,校园里果皮纸屑随处可见,忘关掉的水龙头哗哗地流着……楼道间,就更不用说了,大家是有亲身体验的,扫完后,转身就会发现地面已被有些人点缀成另一番景象,这些事情常让我吊怀远古,这些情况常让我警言今日,校园就是个小社会,同学们在有管理制度的校园中都不能做到爱护环境,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这一大环境,又能怎样呢?那就更不敢设想了。
同学们,救救咱们的地球吧!大家应立即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一片纸,我们捡起,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我们爱一棵苗,保一只蛙,种一根草,栽一棵树,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创建绿色校园。
为了那抹绿色,只为了那抹绿色,“用我双手,用我热诚,拆将绿色的希望绵延下去,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篇四:爱护学校环境
当你踏着晨光走进我们花园般的奋中校园时;当你坐在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学习时;当你在平整宽阔的操场上运动时;当你在绿荫如盖、鸟语花香的后生物园休息时;当你在曲折悠长、典雅古朴的文化长廊下漫步时;你们可曾想到为了让我们能有一个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为了我们能够更加健康活泼地成长,学校花了多少心思?投入了多少力量?老师同学们尽了多大努力?你们可曾知道我们学校值勤、值日的同学每天清晨、中午和傍晚花了多少时间在做清洁工作吗?
可是有些同学却不懂得珍惜。请同学们放眼校园仔细看看,是谁把洁白的墙壁打上了鞋印、球印?是谁在墙壁上、桌椅上乱涂乱画?是谁开着水管,让水肆意流失?是谁在草坪、花圃上留下无情的`脚印、有的地方甚至走成了小道?又是谁把塑料袋、包装盒、果皮纸屑扔得满地都是?还有谁把花坛当成了嬉戏的乐园?甚至在校园的角落大小便呢?有谁为了自己打乒乓球挡风护球能舒服些,把球案一次次地立了起来?曾有哪些男女生不顾校园内众目睽睽而耳鬓斯磨、交臂贴面,说出中学生不该说的话,做出中学生不该做的事?也曾有一些人总是在别人午休、晚休的时候,在宿舍内外高声喧哗?这些现象与优美的校园环境多么不协调啊!就是这少数的几个人,让我们大多数
同学的努力付诸东流!孰不知,长期如此,将形成一种可怕的陋习,不仅会使美丽的校园遭到破坏,我们的文明和品德也随之丧失!
亲爱的同学们,作为奋中的一名学子,我们谁不渴望校园中能有郁郁葱葱的草地?谁不愿坐在整洁干净的教室里?谁不希望住在舒适温馨的宿舍?校园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将在这里学习、生活、长大。保护环境靠大家,我们每位同学都是这个校园里的一名成员,都有维护校园环境的义务和责任。
立即行动起来吧,一片纸,我们捡起;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同学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此我向奋中全体同学呼吁: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创设学校清洁、文明的校园,需要你,需要我,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护草坪、惜绿地、拾垃圾、讲文明、修礼仪。爱我奋中校园,加强自我约束,相互监督,争做保护校园环境的卫士,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营造亮丽的家园。其实,当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校园优美环境的同时,也正塑造着我们美好的心灵和品德。
让我们一起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见到果皮纸屑,主动捡起来,保持教室、校园的清洁;
2爱护花草树木,不踩踏草坪,不采摘花朵、不摇晃树木,爱护校园中一切公用设施,比如厕所、门窗、等;
3搞好寝室卫生和自己的个人卫生,要常开窗户多通风,勤换衣服勤洗手,保持宿舍床铺、物品的整洁;
4不吸烟,不喝酒。不在教学区等公众场合大声喧哗,制造噪音;自觉遵守不说脏话粗话;随手关灯。
同学们,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常常有一句座右铭的话,那就是“不给别人找麻烦”,我们崇尚文明,我们需要生活在干净、整洁、美丽的生活环境中,然而,为什么我们总把建设、保持和维护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为了自己的自由和痛快,去一次次地给别人带来麻烦,去践踏这片宁静,这种美丽和安详?同学们,为了自己、为了大家,请珍惜、保护我们的学校环境,让奋中成为我们学习的乐园,我们美丽的家。
1、 幼儿园地处****,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厚,是幼儿健康成长,快乐求知的理想之地。
2、 幼儿园里的教学大楼,座南向北,一共三层,楼顶上有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每层每间的阳台上,都挂着一个个灯笼,在阳光下灿烂夺目,在微风中翩翩起舞,配上粉红的墙壁,非常温馨,如果你推开一间教室的门,一定会陶醉其中,空调、电视机、饮水机、电子琴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3、 幼儿园门两侧的墙壁上画着美丽的图案,有五颜六色的蘑菇房子,有正在做游戏的小朋友,有向我们点头微笑的小花……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王国,让人们找到童年的欢乐。
4、 在离我家老房子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幼儿园,叫“洗煤厂幼儿园”。幼儿园职工,有小小的、可爱的教室,有能从厨房中飘出香味的食堂,有供我们睡午觉的寝室,还有我记忆中的'绿草地。总之,在我的记忆中,幼儿园是美丽的。
5、 幼儿园的围墙,围墙的左边是一些数字,像一群群活泼的小动物。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看这来上学的小朋友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好”历边有一个个跳动的音符组成美妙的乐曲,流淌在围墙上。
6、 幼儿园学校非常的大,三座绿色的教学楼,两快草坪,一棵百年桂花树,宽阔的操场,还有那操场边的一大—片的小杂草……
7、 幼儿园一间间教室经过老师精心布置变成漂亮极了。墙上画着一幅精美的图案,窗台下还挂着一排排的小毛巾呢!
8、 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温馨的寝室,功能齐全的活动室,独一无二的娃娃餐厅和宽阔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等,都让孩子们能够在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中,完成他们在园的一日生活。
9、 园内学习、休息场所温馨、舒适,活动场地宽敞、透亮,厨卫设施卫生、安全,是一所集绿化、美化、童趣化、教育化于一体的儿童乐园。
10、 幼儿园里最好的东西是一个中型游乐设备,这个设备五颜六色,主要有6个不同的滑梯组成,有直线型的,有波浪型的,有旋转型的,还有圆筒型的,安装在设备的周围。
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它语句铿锵,极富韵味;语言表达简洁含蓄,极富美感。因此古诗文的积累,会增强儿童对美的鉴赏力,从优美的诗句中感悟人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新大纲明确地要求:“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但纵观我们的教材,古诗的内容毕竟有限,小学六年的教材中古诗的总篇数也不足四十篇,所以,要扩大学生古诗阅读的信息量,必须对古诗教学进行拓展,使课文信息量更加丰富,学生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鉴于这一认识,我在古诗教学中采取了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以期达到丰富儿童古诗文积淀之目的,使其感受古典文化得底蕴。
一。以课本为载体进行古诗拓展阅读。
很多专家学者曾言,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是得益于课外阅读。这里是强调课外阅读对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作用,但也是对课堂内教学效率的一种批评。我们能否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既得益于课外,又能更多地得益于课内呢?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过多地拘泥于课文,课本是教学的凭借,但不是唯一的。我们不能过多地受教材的约束,将本该属于课外阅读的材料带进课堂,融入教学过程中。在古诗教学中,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拓展阅读,1、从作者出发选择拓展阅读材料。可以补充作者生平经历及所著作品,以供学生阅读。如,在学完了李白所写的《赠汪伦》一诗后,我在课内组织了一次小小的朗诵比赛,让学生来背诵李白的其他诗,如果是教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就在黑板上写下来,集体读一读,背一背,不求甚解,但对学生的诗歌积累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再如,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时,我在课前先引导学生了解了“唐宋八大家”,然后请学生查找有关他们的资料,并且阅读他们的作品,并把这些作品带到课堂与同学分享。这样的环节设计以点带面,扩展了学生的思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时代背景出发选择史实阅读。有的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制约着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与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习诗词作知识铺垫。如,教学《赠汪伦》一诗时先介绍作者及背景。而后半部提出思考题:(1)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背几句描写友情的句子。(2)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的。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很容易感悟到平淡的诗句中流露出诗人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感受诗人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同时也丰富了课外知识。
3、从诗词的体裁出发进行类比阅读。如,第七册语文教材中《赠汪伦》一诗,在体裁上属于送别类诗歌,在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我自始至终引导学生自学古诗,掌握送别诗的表达方式和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自学《送孟浩然之广陵》和《别董大》。学生很快就弄清了《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作者李白是用目光送别孟浩然,《别董大》一诗的作者高适是用语言送别董大,通过吟诵领悟了诗中所表达的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一节课,学生学懂了三首古诗,使阅读效率大大提高。课后,我还布置同学们搜集、吟诵有关送别的诗歌,进一步将语文教学的空间延伸到了课外。
4、从诗词的情感出发选择材料。例如,《春夜喜雨》一诗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无喜雨之情,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韦应物《幽居》诗:“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就是人们赞赏的佳句。“微雨”是对早春细雨的准确描绘,春草在微雨滋润下成长,这里有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气息,也有诗人对夜来细微春雨的喜爱,诗人幽居的宁静和心情的喜悦可见一斑。于是,在教学中,我将这两首诗同时出示给学生。第一步:让学生对照着读,感受诗人相同的心情;第二步,让学生寻找合适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朗读,加深理解。
实践证明:教材与阅读材料有机结合的古诗词教学,是能够实现耗时少、效率高,开开心心学语言的理想境界。
二。从兴趣出发,开展古诗课外拓展阅读。
新大纲明确指出:“对古诗的学习只要求获得初步的整体感悟,积累古诗文的精华和儿童实际生活中的经验。”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增加学生的古诗积淀,奠定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在课外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一开始在量上有保底要求,继而,在质上有所提高,定期检查评比,利用一切零散的时间和学生一起积累、学习、竞赛。以保证他们的学习热忱,使他们“爱阅读”“会阅读”,为终生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于是,我从以下两方面引导学生:1、班级首先制订考级计划,学生每学期背15首诗为三级,背25首诗为二级,背30首以上的为一级。根据这一计划,大部分学生利用学校规定的每天课前准备3分钟读背古诗,每周集中背两到三首诗,另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读。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使每个学生的古诗吟诵水平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得以提高。
2、持之以恒,要有爱心,耐心,信心。不仅引导学生诵读,还要师生共读。并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营造一个开放的,有趣味性的和宽松的教学环境。在教室中张贴一些学生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在黑板的一角开辟“每周一诗”且定期更换;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古诗文诵读活动……凡此种种,旨在创建一个充满古韵的班级环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随时受到传统诗文的熏陶和感染。同时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在环境布置,活动展开中,营造一个极具人文气息的班级环境,提高班级品位。。
三、在诵读中感受文化底蕴,从写作中感受生活的乐趣。
经典诗文诵读的宗旨是让孩子们阅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这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拓宽语文学习天地、打下孩子终身发展基础的最佳途径。因为经典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因素,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品德与审美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经典诗文历经岁月淘洗,千锤百炼,是美文中的美文,其中积淀了中华先民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人格精神、审美意识,流淌者历代贤达志士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让孩子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期诵读这些经典,毫无疑问,会对孩子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对民族精神的养成,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大量诵读千古美文也是锤炼儿童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对经典美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可以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厚积而薄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儿时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而本学期积累背诵的古诗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为此,通过学习古诗带领学生去感受古诗的意境、春天的美丽,把感受到意境内化成自己的情感,于是,我引导学生模仿诗人的作诗方法,把自己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景色,用诗句来表达出来。从而促使学生热爱春天进而热爱生活。
(一)引导欣赏,激发想象。首先我引导学生欣赏杜甫《春雨喜雨》、王维的《鸟鸣涧》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想象诗意的画面,再引导学生分析诗人是怎样写这些景象的。如引导学生欣赏《春夜喜雨》时,我分六步进行:第一步: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我们熟悉的一首古诗,然后随诗歌朗诵在脑子里给诗配上一幅图画(放《春夜喜雨》配乐朗诵)。第二步:学生说说在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哪些景物。(出示与诗歌相配的图画)。第三步:请学生说说诗歌主要描写的是春天里的什么?(出示:雨的画面)这个雨有怎样的特点?第四步:作者面对这场雨有怎样的感情?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板书:喜春)。第五步:激发学生穿揣摩字词的运用。师:故事一直是我国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诗歌往往只一字一词的独特运用就能使境界顿生,同学们找找看你们觉得这首诗中运用独特的字眼有哪些?说说理由。(“重”与“润”照应,点明了花受雨的滋润后沉甸甸的样子。等)
(二)引导学生认识诗体、律诗,掌握写诗歌的方法。以《春雨喜雨》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古代诗歌以字数分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都分为五言诗,七言诗。律诗的发展有两源,一是对仗的盛行,二是声调的发展。正常情况下,做好律诗肯定就可以做好古诗,所以,写古典诗歌都先丛律诗开始。由于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很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律诗的特点,即:每句字数整齐,或五言,或七言;要求在诗歌中使用骈俪,即使用对仗;奇偶两句的平、仄是依次相对的;古诗只能押平声韵;全篇的平仄有较严格的规定;全篇文字是一定的。
(三)欣赏春天的画面,激发写作的欲望。
对于春天,学生都有美好的灵动的情感体验。创作是让学生情感迸发的点火栓,教学需要创设条件,去激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飞扬,促进每个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于是学生在欣赏画面后,我便创设这样的情境:大家看到这样充满生机勃勃的画面,你是怎样的心情?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我想赞美春天。”“那我们就拿起比来,学习诗人用精简的诗句来赞美春天。
以上三步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过程可概括为“激趣——导清——表达”。学生在任何一步教学中,都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在主动参与、展开想象、动手动脑中运用多种感官去发现、体验、表达,真正实现了“想写”、“乐写”的教学目的。
(四)作品展示,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习作之乐。
1、指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歌。师及时点评,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
春春光明媚桃花开,万物苏醒嫩芽长,田园风光绿油油,满枝花朵竟开放。
——五年级四班苗延蔓春小雨浸大地,微风暖人间。
嫩柳垂丝涛,娇莺恰恰啼。
——五年级四班欧文慧春桃花朵朵开,小鸟叽叽叫。
花儿笑呵呵,春来张脸笑。
——五年级四班汤雯春天月下桃花开,屋外人欣赏。
鸟在屋檐住,蝶在画中上。
——五年级四班罗怡莲春望瀑布冰融成水流,飞流银水帘。
仰望飞瀑腰,云条接连连。
——五年级四班黄乾坤桃花二月春风吹,桃花枝头笑,乡间飘满香,小鸟叽叽叫——五年级四班严彩艳春新苗早春发,沃地破土出。
嫩嫩浅绿色,扁扁新叶开。
——五年级四班肖宛廷学生在欣赏春天的诗歌、脸上流露出快乐、满足笑容,由此,可见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让我从孩子们那一篇篇充满个性的小诗歌里,可以得到以下启发:1、欣赏诗歌顺应了孩子的认知规律。儿童是通过形象认识世界的。学生在诵读有关春天的文章时,在充满儿童趣味的语言文字中,孩子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与快乐。带着这种对春天的向往,孩子们走进春天的公园、果园、田野,在真实的大自然中,已存入大脑的阅读体验在美丽的景色中得以升发,已习得的语言在真实的形象中得以激活。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在观察中产生的美感享受,都将成为学生贴画写作的动因,“情动而辞发”,贴画作文变得简单而有趣。
2、模仿做诗带把孩子引入写作的殿堂。脱离孩子的生活情景、情感体验的写诗教学是枯燥无味的。相反,作文源于生活,为学生提供想象的依据,又高于生活,在创编诗歌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动手、动口、动脑、动心的“随心所欲”中学生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应最简单的引导学生接触生活,从学校、家庭、社会中观察、积累材料,让学生有内容写。毕竟是小学生,只能说可以从这些方面来提高写诗歌的兴趣,至于水平,需要多加训练,而且在他们这年龄阶段是喜欢想象的,要让平凡的事物放发出美的光彩,就要通过想象。
而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述,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引导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春天的美好,为下一步写诗歌打好基础。另外,在引导感受意境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描绘,边板书简笔画边用语言描绘。在教师优美的语言描绘中,把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春天的美景中,把学生的想象带入了春天的意境中,以此让学生享受到语言的优美,想象的快乐,激起了学生写诗歌兴趣。能力强的学生不到十分钟,就写出了一篇篇充满个性的小诗歌。
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随着一代新人的成长,将不仅收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天下为公”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风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无为而无不为”的智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这一切,将成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精神资源。同时,这些优秀的语言材料的积累,以及古风雅韵,也将为他们终生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