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描写泉州的位置优美句子 正文

描写泉州的位置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2 03:14:36

(第一首)

闽南少结冰,

如果结冰,

也只结薄冰儿。

闽南的冰结在小沟小渠,

闽南的江河不结冰。

闽南的冬,

是温暖的冬,

闽南少女起伏的胸脯,

把寒气儿软化了;

闽南少男抖动的胡髭,

把寒气儿抖掉了。

闽南是流动的呵,

闽南是青春的呵。

闽南因此少结冰。

(第二首)

闽南人,

一个具有,

顽强生命力的群体,

一个天不怕,

地不怕的族群,

在哪里都能扎根,

并且历尽艰难险阻,

仍能繁衍壮大。

千百年前,

多少闽南人漂洋过海,

迁居异域,

无论在何处落脚,

他们总能靠自己的双手,

打拼出一方天地,

并且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

品着闽南特产铁观音茶,

喝着家酿的`米酒,

划着拳,

说着笑,

渡一种潇洒的人生。

(第三首)

弹三弦,拨琵琶,

拉二弦,吹洞箫,

荡气回肠,千回百转。

执拍板者居中而歌,

时而激越,时而哀婉。

坐在,

古色古香的八仙桌旁,

一边品茶,

一边听着优雅的南音,

有如穿越时空的体验。

泉州,

是个,

保存了历史记忆的城市,

这些记忆,

成为吸引我们,

前往闽南的理由。

(第四首)

闽南的生活,

那样热火

——热腾腾的元宵丸呵,

火扑扑的拍胸舞

——闽南的男子汉,

那浑身冒出的热气呵。

南曲声声,

暖入耳呵,

花灯盏盏快人心。

闽南呵,

无冬天。

(第五首)

时光的脚步,

在闽南这古老,

而又神奇的土地上,

来了又回,

看着它们穿过漏窗,

把风影镂刻于红的墙壁,

而后在大海的余晖中,

追逐着远去……

然而没有谁,

能够割断历史,

独自前行。

传承闽南文化、

光大华夏文明,

在一代代闽南人的手里,

愈源远更流长,

跨越千古百年流芳,

为世界文化遗产,

溢彩增光。

(第六首)

闽南三月天,

雨绵绵,水绵绵……

闽南的妇女属于,

闽南的三月天,

情绵绵,意绵绵

——说话,声细细;

举足,步轻轻;

抬眼,神款款;

唱小调,腰长长;

扭秧歌,腰软软……

南风柔柔,更显腼腆。

她常常,

踩着水田来梳妆,

花巾掩面,

梳理三月雨,

梳出艳阳天……

她的家明净像水田,

她是水田一株株,

翠生生,鲜滴滴……

(第七首)

五月的闽南,

五月的船

我打此经过,

经过那一道水湾

月眉照在鹭岛岸,

晓风,

也留在了白沙滩

五月的闽南,

是一只船

漂来你水面,

如一朵莲

你就在那里,

我知道了

于是,

我的春深处,

草木茵茵,

绿水潺潺。

我的心,

不再是寂寞的城

响起了跫音

小小的门楣,

打开了五月的帘帷

我的马蹄哒哒,

是雁字低徊,

我来了,

从你的门前行经,

你的门扉,

打开了一座城,

我将身影泊停,

把年岁里的记忆,

当作烟青的传说。

不再记得

或许,

我的路过,

是个,

美丽而忧伤的,

——错

可我情愿

留下来,

用一世的深情

陪你一错再错,

因为,

我是你的归人,

不是你的过客

描写桥的优美句子1

1、人在桥上走,水在桥下流。桥上的人把桥当作了路,踩着蹈着。人总是这样的,认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有权阻止任何东西;桥下流着的水把桥当成了弱者,“哗哗”地琉着,这是一种嘲笑,笑桥无法阻止它那汹涌的波涛。

2、桥身直跨大河两岸,像一条飞虹。

3、那是一座拥有高龄的石拱桥,横跨在低吟浅唱的新安江上。水美,江美,桥也美,桥上那青石板路被行人的足履磨得珠圆玉润了。

4、岁月像过滤的筛网,筛去记忆中的泥土,留下了闪光的金子。我早已欣赏过赵州桥的古朴苍老,领略过长江大桥的'矫健雄伟。然而,我却总是时时惦记着家乡古城那座小桥,记着我童年梦幻的小桥。一到放假,缕缕牵挂总是促使我去寻找那温馨甜蜜的童年回忆。

5、小桥横跨小河两岸,桥上的石板还略显湿润,上面结着墨绿的青苔,细细的露珠散落在上面,清晨的微光荡漾在桥上,如仙歌般的世外桃源。

6、大桥给我有趣的童年染上了瑰丽的色彩。然而,转学、搬家、升高中及住校,旋转的生活车轮带走了我的童年和无邪。当我再次走向大桥时,愉悦平静的感情湖水,不免泛起点点惆怅的涟漪。

7、听,桥下传来鸣琴一般淙淙的水声。它,就是太平桥,一座饱含我童年与亲情的桥。

8、我见过那巍巍的穿山越岭的铁路桥,也见过那雄壮的索桥,但始终不能忘掉却是故乡的那座弯弯如月的小桥,卧在那清清的小河上。“虹桥卧波”,小桥在我的记忆中,是那样的清晰,是那样亲切,还时时走进我的梦乡。

9、雪似柳絮,像鹅毛,纷纷飘落在小石桥上。看,小石桥犹如白玉雕出的工艺品,使人舍不得从上边踏过。

10、每当我回到故乡的时候,我都恭恭敬敬地走上石桥。不仅是因为它的神秘、它的诱人、它的铁骨傲气,更因为它伴着我的成长、伴着我的希望,伴着生我养我的父老乡亲。

11、杨浦大桥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高达208米的塔柱似利剑刺破青天,无数根排列整齐的斜拉钢索仿佛一架硕大无比的竖琴迎风弹奏。全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犹如彩虹横跨浦江两岸,是上海旅游的著名景观。

12、桥,不是没有生命的冷冰冰的建筑物,它体现着人类的智慧,并给人以美感。人们情不自禁地用诗文来赞颂它。

描写桥的优美句子2

1、千古沉沙无穷尽,万里长江入海流。沧海横流渐桑田,西江飞来三角洲。长三角,胜金瓯。地质最年幼,繁荣冠神州。江之尾,海之首,烟波浩淼巨澜陡。路止休,逾鸿沟,往来渡扁舟。而今一桥穿南北,物流车潮竞自由。桥贯长虹,江笼乡愁,云水一色天际悠。两座雄塔江心矗,百对拉索人字勾。似竖琴,如箜篌,风拨弦鸣漫天讴。交响诗,进行曲,华彩乐章多重奏。

2、一座大桥,横跨潇水,与永明大道的南北两段相连,坦坦荡荡。大道两侧,高楼林立,茶楼酒吧,热闹非凡。大桥位处城区中心,桥南桥北,正是繁华地段。桥上,车辆行人,来往穿梭,尽管行色匆匆,却在极力编织自己美丽的梦。

3、是天降的彩虹,是飞舞的巨龙,是崛起的丰碑,是久盼的图腾!一桥飞架,沟通了千年阻隔,连接了两岸繁荣,实现了多少代人的梦想。多么雄伟壮丽的吉安大桥!真想到桥上去走一走。

4、桥下,小船竹筏,自在飘游,虽然尘世纷扰,却依然努力寻找闹市中的宁静。一到晚上,街灯、桥灯、车灯、霓虹灯,缤纷五彩,华丽斑斓。这时明月失去了光泽,星灯分不清你我,有如灿烂春花,有如国庆焰火。一座大桥,一条大道,相依相并,交相辉映,构成了江永县城一道亮丽的风景。

5、天堑变通途,通途化苏绣。苏通桥上车如梭,千丝万缕尽入扣。编织城市网,刺绣巨龙头。苏通桥下船万艘,沿岸群港夜如昼。经济通全球,和谐五大洲。十年路面,百年桥构,技艺精湛创全优。四项世界纪录,且待天下何人破叩。七十迂叟,诌序献丑。文拙情难朽,存此供评勾。

6、远处的青原山依然翠绿清幽;近处的钟鼓楼似乎还在萦廻那悠扬的晚钟;白鹭洲书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的朗朗读书声延续了八百多年;“春水引行舟,桃花夹岸流,沙明群鹭白,雨过万峰幽”的美景年复一年的演绎,从来没有间断过。桥下就是我们的母亲河!那滚滚流淌永不干凅的是母亲醇香甘甜的乳汁,哺育着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的吉安人,浇灌出名震华夏的文章节义之帮。

7、忙碌之余,倘需消遣,漫步博尔塔拉大桥,不失为一件身心咸爽之事。博尔塔拉大桥是一座平桥,连同引桥,长1公里多,由16排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柱墩支撑。远观水光潋滟,桥影倒浸,造型精巧,气势恢宏。近履桥面如砥,车水穿行,游人攒动,骋怀驰情。在桥两侧车行道和人行道的界隔处,各自顺势竖起了错落有致首尾相连的七弯乳色拱架,建筑师们还嫌不够,又匠心独具,在拱架内精心镶嵌了无数道串联彩灯,将整座大桥装饰得华而不艳丽而不俗。

8、五一大桥,虽然并不古朴典雅,却印满了江永人前进的步伐。五一大桥,虽然并不雍容华贵,却见证了一座山城从萧条走向昌盛的变迁。登上大桥,凭栏远眺,你可以看东方日出,可以观三峰雪景,可以赏山城夜色,可以听小桥流水。可以感受喧嚣闹市的繁荣,可以领略春花秋月的韵味。

9、出月落,日落月出。海和蓝,没有一点点破裂。智慧的人站在水边产生了桥,走最远的路……桥,就是两块陆地,彼此在握手。智慧的人们,只不过暂时忘了双脚! 春天来了,此岸在跟前,彼岸也在跟前。跨海大桥,我用诗句加长。就这样,在泉州湾,它有了长达万里的热情。它的海不是蓝的,而是更蓝;它的海大得不像是汪洋,像是汪洋的浩瀚无边。无论用水泥,还是钢铁,人世间的风雨永远写了在泉州湾海面上,就像两岸的船,可以乘载,可以横渡,以及时间、目光和不尽的路途……加在一起。这么多的事物,水过无痕。

10、每到清晨,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将第一缕阳光微泻桥面时,那柔若凝脂的人行道,正在含情脉脉地迎候着你,你说你怎忍心轻易下得去脚踩踏啊。入夜,凭栏远眺,八荒朦胧;古道西风,犹传驼铃;故地玉楼,时现时隐;一河碎月,两岸遗风。遥想当年,那些塞种、月氏、乌孙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柔然、悦般族人,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的岁月里,是怎样在那落寞荒芜的土地上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存啊。

1清源山泉流出的不仅是净水,也是文化。这些如切如磋如磨的嶙峋石缝里流出的清泉,虽无惊人气势,却有深长意味,因此“鉴者神清,钦之无疾”。事实上,清源山的岩石林木,不知有多少是诗岩和故事树。你看那“天侣呈瑞”,一棵重阳,一棵榕树,树根相盘,树身相抱,树枝相绕,盘根错节,如胶似漆,历时300多年,岂非一对忠贞不渝的情侣?还有泰峰村里的那棵470年的重阳木,竟和一株200多年的榕树、一株树龄数十年的水桐紧紧缠绕在一起,合为一棵大树,难道不正是清源山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象征吗?

2走到山顶时,更是云雾缭绕,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忽隐忽现,大风吹过,雾气渐渐飘散,种种奇妙的景象又忽然展现在你的眼前,空中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蝴蝶,围绕山峦翩翩起舞,山间云雾,就像波涛的大海,一座座高大的山峰从云海里露届一个个山尖,仿佛大海里的个个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清源山是泉州最有名的旅游景点,泉州人因为有了它才会感到自豪。

3清源山,这是一个道教文化圣地,从古至今,她吸取天地精华,成就了名山典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中国的历史上,走出了一位天下闻名的第一哲人,他就是老子。而后,老子创立了中国第一圣教——道教!也因此,道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清源山的盛名,也因为她是中国的道教圣地,有了一尊不老的老君岩。

4清源山虽秀冠东南,但它的外表却那么谦逊平和。这座泉山和它山下那个因它而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一样,似乎并不想过分地张扬自己。也许,只有那些愿意深入其中的有心人,那些历史文化虔诚的朝圣者,才能发现它无与伦比的独特价值,读懂它与众不同的文化符号。它就像一个品味和心气都很高的收藏家,轻易不肯展示自己价值连城的珍品。

5“清源山”是泉州十八景之一,位于泉州北郊,故俗称北山;又因峰峦之间常有云霞缭绕,亦称齐云山。此山的得名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八仙中的铁拐李云游至此,见此山苍松翠柏,曲径通幽,一时兴起,用铁拐捅地赞叹。不料用力过猛,将铁拐戳进了山石中,拨出后泉遂涌出,以后人们就称该山为清源山。

6在清源山的风景区,有一千多年的老君塑像。还有一千多年的佛主塑像:三世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千手观音……有无数的摩崖石刻:米蒂的“第一山”、张瑞图的“道教圣地”、朱熹的“源头活水”、俞大猷的“君恩山重”……还有无数名人的传说:欧阳詹、朱熹、蔡襄、李贽、郑成功、俞大猷、施瑯、施世伦……清源山,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活典。

7舍利塔旁的弘一法师石像端立在一块巨石之上,与山下的老君石像比邻而居,虽佛道两家,但相处和谐。源于对老子的尊崇,也源于心灵的某种默契,弘一法师选择清源山弥陀岩作为他的`长眠之地。于是,中国两位最富盛名的哲人在清源山时时释放着诱人的思想氧气,在山野林间飘荡弥漫,让流连忘返的游人尽情地吸纳、慨叹。清源山的美,美在清凉,美在宁静,也美在和谐。这两位哲人的石像,就是对清源山最好的注释。

8老百诗《清源山》:闽海圣山古木苍,泉州十月游客忙。摩崖石刻诗境妙,小径盘旋景幽芳。弥陀寺里寻仙门,南台岩上听钟响。峭壁风声传古韵,胜景天成心舒畅。清源山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

9在锦绣庄的风景区,你能看到传统的福建五南文化:南工艺、南戏、南建筑、南音和南少林这五项传统的闽南文化之精华浓缩……泉州的古老文化,是让人感动的,是让人美丽的,是让人沉思的。她是一个民族文化几千年的精华体现。而清源山的道教文化,更是溶入了数千年文化的精粹,她既古老温暖而又有自然魅力。

10经“第一山”,过“慈晖亭”就是“石中居”。整座建筑古朴典雅,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具有明、清泉州古民居建筑之特色。周围绿树翠竹、山花环绕,蝉鸣鸟吟,池中鱼儿嬉戏,在此小憩品茗,别有一番情趣。走进清源山,你会和历史文化撞个满怀。如果说,泉州城“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那么,清源山便“满山都是文化,满山都是历史”。

11走着走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近驰名的“老君岩”,我迈着大步,像一只调皮的小猴子,东奔西跑。听,一阵清脆的流水声勾起我的好奇心,我顺水声而去,“啊,好雄伟呀!”原来是瀑布!望着那流水从山涧中飞溅,流水成一条弧线飞射过半空中,瀑布底下那清澈的泉水不禁使我用手捧起泉水品尝起来。这里使我沉醉,陶醉于它的美,它的壮观之中!清源山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那诱人的景色都使我流连忘返。我会永远记得这如诗如画的清源山!

12读清源山,要走进去。和华岳、岱宗、黄山、峨眉相比,秀冠东南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源山初看起来多少显得有些平淡。它没有拔地而起“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奇峰峻岭,虽然它又名“齐云”;它也没有从天而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巨瀑涌泉,虽然它曾名“泉山”;但清源山无疑是无比秀丽的。三十六岩洞十八胜景,绝壁遏云,峰峦叠翠,林泉溢采,洞壑通幽。

13“清源天湖”位于清源山顶峰谷地,为双曲石拱坝,坝高30米、坝顶长140米、宽2.8米、总库容11.5万立方米、最大水面12000平方米。大坝雄伟壮观,如一弘弯月,映照在碧绿的水面上。水面波光粼粼,湖畔山峰林木倒映湖中,游人在此品茗观景、垂钓休闲,自得其乐。老百诗《清源山天湖》:禅语心中念,千烦自化轻。山谷万木翠,天湖一水静。野鹤乘云过,书生徒步行。生来无一物,何必与天争。

14在石刻前方的一片空地上,就是雕于宋代,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老君造像,又为老君岩。石像头戴风帽,额纹清晰,两眼平视,鼻梁高突,右耳垂肩,苍髯飞动,脸含笑容,左手依膝,右手凭几,食指与小指微前倾,似能弹物,背屏青山,巍然端坐,更显空山幽谷,离绝尘世,独具超尘脱俗、淡泊宁静之神韵。这样一位伟大的智者,虽"有眼无珠",但你却似乎能看见他深邃睿智的目光,因为他已经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

15走进清源山,我们有如此之多的收获,我们怎么能不走进去呢?当我们走过清源山三十六岩洞之首的“第一洞天”清源洞时,站在抗倭名将俞大猷练兵的百丈坪上,或者站在南台岩魁星阁、三清殿、大雄宝殿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胜迹前,极目远望,蓦然回首,所谓“山海大观”便了然于心了。天边,“闽中屋脊”戴云山逶迤而来,“东海蓬莱”泉州湾波光浩渺;脚下,晋江、洛江两江环绕的鲤鱼城龙腾虎跃,林立的高楼和翠绿的田畴相映成趣,美不胜收;谷底,清源“天湖”像一颗明珠镶嵌在两峰之间,熠熠生辉;而那天湖之上,则正是赫赫有名的虎乳泉。

16清源山是泉州最有名的山,一进大门,沿着石阶一步一步往前爬,一路上两边的景象让你止步不停。当你站在山下往上看,深褐色的山顶隐现在白云中。显得柔婿而羞涩。你看远处的山脉连绵不断,峰峦起伏,争雄似的一座比一座高。如果你走到半山腰,时而会看见一两家山寨,让登山者能喝上一杯清凉的茶水。听一听从山顶上传来的一阵一阵的钟声,让人迫不及待想继续往前。

17让我们走进清源山。只有走进清源山,你才能看到这么多的奇观,才会明白它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中国之“最”保存在清源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然是老君岩造像了。这个中国现存最大的道教石雕,虽然堪称“老子天下第一”,却丝毫没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派头。那样地飘然不俗,有神仙气度却无神秘色彩。

18进山门,闻得弥陀瀑布,空谷传声,只见一条瀑布倾泻而下,犹如一道飞虹洒落人间,淡淡的水雾笼罩着波光粼粼的溪水,颗颗水花肆意飞溅。再观两侧崖壁,有洗心,清如许,泉窟观瀑等历代文化骚客的题刻,身临其境,尘俗凡虑,一洗无存。老百诗道:奇山挡幽径,云深锁洞门。泉灵山清源,此际看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