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的明天就是老人的今天,关爱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2、 我们不但要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我们还要多些和老人谈天,老人遇到寂寞和伤心的时候,我们要去安慰他、支持他。
3、 尊老敬老爱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4、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5、老人善待儿女,儿女报孝老人。共筑家庭和谐,安享天伦之乐。
6、孝顺父母光荣,冷漠老人可耻,虐待老人犯罪。
7、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老了谁敬我?
8、 病父榻前一杯水,老母膝下一碗羹;炎夏为长辈摇扇,严冬为老人送暖,都是孝心的表现。
9、 秉承孔子学说的孟子,把爱心的推广从只停留在家庭成员之间进一步铺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提倡不仅要尊爱自家的老人,还要把这份爱心泽及别家的老人。
10、 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11、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2、 春蚕到死丝方尽,儿女缘何不孝顺。
13、 对父母不孝,对他人就不可能诚实和厚道。
14、 父恩母爱千秋难忘,尊老敬老万代流芳。
15、 父母尊贵,在于对儿女的关爱和无私。
16、 干部要做敬老的表率,党员要当敬老的楷模,青年要当敬老的先锋。
17、 关爱老人,从我做起。
18、 关心一下为我们奋斗了一辈子的人吧!
19、 国家昌荣,生活质量提高,共享太平盛世,是老人的最大荣幸。
20、 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唐山。
21、 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
22、 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23、 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24、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25、 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
26、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27、 首孝弟,次谨信。
28、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9、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30、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31、 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32、 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33、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34、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35、 关心老人,如何搞好夕阳工程,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善待老人吧,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36、 老人,在许多人的眼里已经不再重要,甚至成为了负担、在他们眼里老人是曾经盛开的花朵,现在已经凋零,曾经茂盛的大树,现在已经落叶、可老人是不会凋零,不会落叶的!他们虽然老了,却还为社会做着无私的贡献。
37、 老人们为了下一代的幸福,他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这种为后人而无私奉献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38、 老人是个宝,你可曾知道?老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
39、 人的孝心不会与生俱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要从孩子抓起、对孩子培养爱心,除了家庭、父母以身作则外,更需学校加强培养教育,把孝心作为孩子的德育必修课,使年轻人增加了对老年人的了解,更懂得感恩父母,让新时期的“孝德”广为传播,在全社会营造起浓浓的尊老、孝老、爱老、助老的舆论氛围,使每个家庭幸福美满、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40、 关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是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关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关爱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是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
1. 外婆顶着一“蘑菇头”,“蘑菇头”上略有一点白头发。早晨起床,外婆顶着那乱七八糟的头发,高唱:“我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惹得全家哈哈大笑。因为外婆身体不好,所以脸很黄,有一点点老年斑,脸颊有点凹,瘦得让人心疼。
2. 外婆最大的爱好就是找人“唠嗑”。她看上去很虚弱,可聊起天来那叫一个精神!妈妈平时忙,回家后,外婆就拉着妈妈不停地说,我根本插不上话。每天放学回来后,我都能看见外婆和同院的奶奶们津津有味地聊着。她们一手拎菜一手提绣花包的样子,真令人觉得又好笑、有温暖。
3. 她是一位75的婆婆,脸上布满了皱纹,但我从未发现她的头发上有一丝白发。这位婆婆心肠非常好,总是用那颗慈祥,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但却不舍得把钱花在自己的身上,只为别人着想。她就是——我的外婆
4. 我有一个爱我、疼我而又慈祥的外婆。她已经九十多岁了,白发苍苍,脸上布满了皱纹。可是,我外婆的体力却还是非常好。她每天都要到田里去劳动。家里的蔬菜地整理得非常好,长的蔬菜品种多,结的果实又大又多,真是果实累累。走进地里,你就可以看到一片又一片的黄瓜、茄子、西红柿、蚕豆……
5. 我的外婆今年六十岁了,乌黑的头发中多少也有了几簇白发.
6. 外婆有着一张表情丰富的脸和一双心灵手巧的手、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犹如六月里的天气,时阴时晴,时忙时闲,时说时停,叫人捉摸不透。
7. 外婆很爱笑,我小时候只要听到她的笑声便会蹦蹦跳跳地跑到她身旁,依偎着她也跟着咯咯地笑起来。因为外婆的'笑是那么爽朗,笑容那么慈祥。
8. 外婆的手,手掌有点儿方,手指略粗,指头有一层又黄又硬的茧皮,指甲盖儿又坚硬又厚,剪都很难剪,手背上的骨节和青筋都突了出来,手上的皮肤也起了皱纹。但这双手无论是干粗活还是细活,都是干净利索。每次吃完饭,厨房里响起了“锅碗盆勺”进行曲。你瞧,外婆正在洗碗池边刷碗筷,她熟练地把一个个满身油迹和残渣的碗、盘拿在手里,用浅蓝色的“百法布”里里外外地冲擦,手腕不停摆动,所有的动作那么协调。眨眼工夫,一摞碗洗得干干净净,哈,还能照出人影来呢!
9. 我的外婆今年五十四岁,中等身材稍微有些发胖。她有一张慈祥的脸,总是笑嘻嘻的,好像永远不会发脾气似得。她留了一头短发,看起来很有精神。
10. 外婆非常勤劳。她退休后就迷上了种花,院子里大概有十几种花卉,有绿葱葱的盆景、有鲜红的一串红,有各种颜色、形态各异的菊花,还有一棵很大的枇杷树呢!外婆每天给它们浇水,定期给它们施肥、松土、剪枝。花儿们在外婆的精心培育下,都长得非常“健康”,惹人喜爱。外婆经常到院子里欣赏她的作品,总会露出开心的笑脸。
11. 描写外婆的句子(2)
12. 外婆很时尚。她对现在的网络宽带并不陌生。她会上网查
13. 我有一个慈祥的外婆,外婆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从她脸上的皱纹中,我感受到了,外婆曾经是多么的辛苦和辛劳。
14. 我的外婆已经七十多岁了。她的眼睛大大的,脸胖胖的,脸上常常挂着微笑。
15. 我的外婆,脸上爬满了皱纹,一双小眼睛下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说话很快的嘴.外婆腿脚不好,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她弯弯的背让我感觉她走路肯定很吃力 .除了爸爸妈妈,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外婆了.
16. 我们通常都用红苹果来形容女孩子的脸,而我姥姥的脸就像是一只失了水、风干了的老苹果。镶嵌着满脸的皱纹,也同样镶嵌着一生的沧桑。
17. 一身粗麻布衣服,一双穿了两年的破旧布鞋——她,就是我的外婆
18. 我的外婆矮矮的个子,很瘦。小小的眼睛上架上了一副老花眼镜,额头上的抬头纹由于多年的堆积,成了“三”字型。满头灰发的外婆身体依然硬朗。
19. 每当我看见,一头灰而黄的齐短发,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走在大街上的老人,我就会想起我的外婆。
20. 外婆自幼身体不好,晚年的她更是多种疾病缠身,总是愁容满面。但据母亲说,外婆年轻的时候爱说爱笑爱唱。这句话似乎打开了我记忆的大门。
21. 每个人都有外婆,我的外婆是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了。
22. 她中等个子,因为外婆长年的工作她的眼睛已经是老花眼了,扁扁的鼻子,樱桃小口,圆圆的脸上布满了一条条细细的皱纹,已经苍白的头发被烫过,染成了黑色,这样看上去就会显得年轻一些。
23. 我的外婆身体很好。每天我一起床勤劳的外婆就早已经把早点煮好了,等着我吃,我吃完,外婆就把碗洗干净,然后去买菜,最后把饭做好。等我放学回家餐桌上就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
24. 外婆有一双巧手,她最喜欢织毛衣,我们全家人大部分的毛衣都是外婆利用晚上休息的时间织成的。外婆织的毛衣很漂亮,常常被邻居们借去做样板。
25. 外婆对我要求很严格。她从来不溺爱我,常常告诉我读书的重要性,告诉我没有知识的痛苦,鼓励我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为我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苦口婆心。
26. 外婆对人很热心。走在路上能够看见一个熟人就向他们问声好。有一次,邻居家里的灯泡坏了,天又太晚,买不到了,外婆马上拿了一个给邻居送去,而且还帮助邻居修好的灯泡。
外婆这个名称,对我来说是熟悉而遥远的,它用一个外字,区别了孙子辈的孩子对爸爸的妈妈,和妈妈的妈妈的称呼。年轻时曾经无数次设计过自己的一生,但从来没有设想过自己怎样做外婆,弹指一挥间,岁月将我无情的推上了外婆的宝座,那感觉除了惊喜之外,更多的是人生苦短的感慨.
回想小时候,我的外婆虽然离我家仅仅七八里地,但那感觉却像好远好远。外婆是二十年代被买来卖去的童养媳,最后买到我外爷跟前,没了名和姓,并且形成与世无争、胆小怕事、目光呆滞、行动木纳的别样性格。每次到我们家来,都是母亲强迫接来的,虽是自己的女儿家,外婆也诚惶诚恐,惟恐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尽管母亲百般的小心,但还是吓跑了外婆,记得外婆每次来家都是没住几天就不告而别,母亲气得无可奈何,只好打发我们不停的去给外婆送好吃的.,来尽女儿的孝道。
外婆虽然去世很久了,但外婆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的外孙一个比一个长得好看”,却使我记忆犹新,虽然事实并非如此,但我知道这是外婆的真心话,外婆和所有的外婆一样,自己的孙子永远都是最好的,这是外婆对我们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时光运转到八十年代初期,我有了女儿,不到五十岁的母亲理所当然的当了外婆。从那时开始,我的弟弟妹妹先后成了家,母亲孙子大丰收,先后增添外孙有八个,家孙五个。母亲的个性鲜明而要强,那时是改革开放初期,母亲家里家外一把手,常常身心疲惫,母亲又孙子众多,难免会顾此失彼,而母亲受传统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影响,对孙子又特别看重,而家孙又比外孙多了一分爱,所以那时工作再忙,我却不敢奢望将女儿能在外婆家寄放一段时间。
直到母亲的晚年,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淡化了不少,对孙女们也开始看重视了,并将自己的爱心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她们,对几个外孙没有一个不牵挂,每次相见都要详细询问学习生活情况,疼爱之情,溢于言表。这就是母亲爱外孙的方式。
如今,时光已经运转到二十一世纪初期,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计划生育的实施,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已经逐步的淡化,而外婆和奶奶的距离日益缩短,并且连称呼也模糊起来。而有的则干脆直接取消了外婆的称呼,称呼外婆为奶奶,为了区别爸爸家的奶奶和妈妈家的奶奶就分别给奶奶前加各自的姓。现在,我也光荣的晋升到外婆这个人生的高级职称,当然义不容辞的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角色中去,而老公也在这时离岗了,并放弃了返聘的机会,来和我竭尽全力的照顾小外孙,我们每天的全部工作就是围着小外孙转,孙子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小孙孙从一个不喑世事的婴儿长成一个活泼可爱的健康宝宝,外婆外公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个付出是自觉自愿的而且不图回报的,虽然每天忙得不亦乐乎,但我们忙碌着并快乐着。只是把外婆改奶奶的称呼是我惴惴不安,虽然取掉外字显得亲近了许多,但这种颠覆传统称呼的做法,是否会混淆孩子们的判断称谓的概念呢?
三代人做外婆,爱的方式截然不同,随着时代的发展,爱体现得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具体.物以稀为贵,这也是计划生育的必然。但是,我们对孙子仅仅爱是不够的,必须掌握爱的原则和爱的技巧,才能是这一代人从我们的爱中汲取营养,幸福,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