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库车千佛洞介绍优美句子 正文

库车千佛洞介绍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0 20:30:18

在南疆,要去库车旅游,当地人会告诉你,要看佛洞,就看克孜尔千佛洞。据说,克孜尔千佛洞是新疆乃至全国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石窟群,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是全国四大石窟之一。仅此一说,就足以吸引我们的朝圣膜拜之心。

我们一行六人去库车旅游的那一天,除了去克孜利亚神秘大峡谷,就是去了克孜尔千佛洞。到克孜尔千佛洞浏览一番,一颗瞻仰文化瑰宝的敬畏之心,化作了声声叹息!

刚到克孜尔千佛洞,站在山下,仰望悬凿在半山峭壁上的石窟佛洞,一个个紧密相连,不知其数(回来后看一本书,说是现存有编号的共有236个石窟),蔚为大观。如此多的石窟群,悬于峭壁,人在山下,仰望之,不由不生肃穆敬仰之心,顿觉自己肉身凡胎之渺小!此乃一叹也。

爬上峭壁,一边随导游走进一些石窟,观看窟内景象,一边又心生三叹!

一惊叹先人凿作之神力,如此峭壁,于其上悬空凿作洞窟,在主要靠人力劳作的年代,其施工之艰难,可想而知。当年工匠,如何攀上攀下?如何将凿下的石块和石屑转移?当年劳作景象,实难凭想象模拟得之,其神秘难测,似可与云贵高原神秘大山中的“悬棺”相提并论。

二惊叹且又佩服当年圣僧修炼之毅力。石窟群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即为僧侣居住和坐禅的毗诃罗窟,另一部分是供僧徒拜佛和讲经说法用的支提窟。进到石窟内,一览无余,窟深大都不足五米,左右仅容六七人并肩而立,空间极其狭小。毗诃罗窟内,粗糙的石床,光秃的石壁,石壁上间或还依稀看到当年灯烛燃烧熏黑的痕迹。就想,在这样的石窟中居住,夏天还好一些,冬天一定是奇冷难耐。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下,那些僧侣们,一天天,坐禅念经,修性养志,能不“饿其体肤,苦其心志”乎?白天还好过一些,每到夜晚,大漠狂风,如虎啸鬼唳;石窟凄冷,刺袭脊髓;残灯冷烛,昏昧飘摇;其孤独寂寞,定然如幽灵一般,啮噬心灵!如此环境之下,定然彻夜难眠。他们又是如何熬过一个个凄苦漫长的夜晚?只靠捻珠诵经,倘若没有异乎寻常的沉思定力,没有一颗超越人间一切苦难之上的柔韧而又刚毅的修佛净心,似我等凡夫俗子,又有谁能坚持下来,又有谁不败下阵来?佛在心中,万难皆空!到此一游,似乎明白了什么叫苦修行。阿弥陀佛!

三叹文化浩劫之惨烈!这是让我极其痛心的感叹。

据《新疆旅行宝典》一书介绍:“这里的石窟壁画早期受佛教发源地印度犍陀罗地区的影响,佛教造像具有浓厚的印度、希腊风格,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佛像面部呈椭圆形,眼眉细长,鼻额平直伸出,头发为波浪式卷曲。到了公元4世纪,佛教艺术受到龟兹本地文化的影响,人物造型本地化,脸圆眼小,五官集中,身材匀称,人物服饰渗入了龟兹男女世俗服装样式和武士装束。”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壁画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正因为此,今天稍微有些文化的人,只要来南疆来,大都前来克孜尔千佛洞瞻仰。

今天到此,却叫人瞠目结舌,心意悲凉!

236个石窟,石佛全无。洞内壁画,皆残缺不全。好一点的,也斑驳脱落,伤痕累累,凡是带金色的部位,都被剔刮得坑坑洼洼,露出石岩的底色。据导游讲,是当地一些贪婪之徒以为金色即是金子,贪欲趋使,行此恶径。差一些的,只有星星点点的颜色和线条。有些洞内,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壁,更有甚者,原来有壁画的地方,只剩下一些凿痕累累的凹坑。

听导游讲,除了一些贪婪之徒的破坏,自然风雨的侵蚀,就有以下两大原因了。一是晚清外国文化侵略者的劫掠,如德国人、英国人、俄国人发现了我国西域的许多佛洞的石佛和壁画融东西文化之精髓,有很高的文化价值,竟然将一些石佛和壁画的精品或卷裹而去,或凿挖下来运到外国,如今,在德、英、俄等国家的国国家博物馆里,堂而皇之的陈列着从此盗走的石佛和壁画。二是后来伊斯兰文化在此地兴旺发达,佛教文化逐渐处于次要地位甚至是被排斥的境地,因而,一些信奉偏激的极端分子,就对这些石窟里的佛教文化精品进行毁灭性破坏。文化的趋于衰微,伴随的是艺术的被破坏和毁损。当年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如今只剩下残损的碎片;当年辉煌灿烂的西域佛教文化艺术瑰宝,如今只剩下残梦一样的旧日风采的影子。

游客今日到此,与其说是来膜拜佛教宝地,不如说是来被动寻找颐和园一样的旧梦;与其说是来瞻仰艺术瑰宝,不如说是来被动凭吊不可复制的往日佛教艺术巅峰杰作的魂灵。我想起了《国殇》,沙场上,两军对垒,硝烟弥漫,刀光剑影,血肉迸溅,是何等的惨烈!对战死沙场的将士魂灵的祭吊,悲壮慷慨,荡气回肠!而今,我来凭吊这些残损的艺术碎片,觉得这些被毁损的灵魂,是在绝对被动挨打的境地中,被无声的剥蚀、割裂、挖凿、刮剔、卷裹,既无力呐喊,又无力搏击,还无力反抗,毫无悲壮可言,只有柔弱无助的哭泣,只有幽咽乃至无声的悲哀。

我想写一篇吊祭之文,但我唯有低沉的叹息!我遍寻为此而写的吊祭之文,找不到!

我有些迷茫,又有些浅悟:历史上不同文化的矛盾纠葛,愚昧对文明的冲击和毁坏,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戕害和打击,又有谁能说得清,辨得明?或者说,因为顾忌而不能和无法说得清道得明。让后人面对着伤痕累累的文化浩劫,面对文明的残骸和碎片,只有无穷的遗憾和无奈的悲叹。

倘有可能,我倒想请来一些僧侣,就在石窟群下的龟兹高僧鸠摩罗什的塑像前,举办一场规模浩大的道场,借以超度那些被毁损和被偷运他国的石佛和壁画的悲哀的亡灵!我也想借此祈求造物主和大慈大悲的众生,宽大为怀!在善待生灵的同时,善待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信仰背景下的各蕴内涵、各具特色的文化,不同文化相互尊重,共存共荣,和谐发展。这样,人类文化的花园才能真正的百花齐放,花团锦簇,四季如春。

临行,回头再望悬崖峭壁上的克孜尔千佛洞石窟群,披着一片温柔祥和的晚霞,似乎更显得慈祥端庄和雍容大度。我的心,却依然不能从沉郁和压抑中解脱。同伴们,也不时地连连叹息。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晓彻”。下面是描写月牙泉的句子,欢迎参考!

1月牙泉,梦一般的谜,你似一弯新月,把梦幻化成了现实。茫茫大漠中有此一泉,漫漫黄沙中有此一水,满目荒凉中有此一景,你是把造化的灵魂装进了这贫脊的躯壳中了吗?神了,醉了,解不开的恒古之结,令人神醉情驰。

2星光璀璨,月华如水!一个人,静静的行走在湖边,看那一轮弯月投射在泉中的照影。湖边寂静无声,夏末的夜晚总是清凉的。白日的疲倦正缓慢的从体内飘出,被这灵动的空气蚀化!这一刻,可以不去计较得失,不去在意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就连那繁华喧嚣,也已不见!或许是太静,或是太冷清。莫名的感觉到丝丝寒意!无言望天,那里……已不见你的踪影。

3有些地方,上帝造就了它们,却又赋予了如此残酷的环境。在生命罕见的沙海中,你不屈地把绿色吟唱。月牙泉――你是我脑海中常常浮现的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我魂牵梦绕。你把时光酿成了沙漠之珍,任由岁月的洗礼,光阴流淌!你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笑看风起沙舞,掸尘去,我自岿然不动。人们称你:一湾清泉,涟漪萦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涓涓流不息。

4你跋涉了千年,还要攀越旷久,累了吗?沮丧吗?我不忍你僬瘁,也不想你老去,上帝遗忘的孩子,人间会把她滋养,采天地之灵气,留不变之美丽,让传说中的“圣水”消病除灾,惩恶扬善。月牙泉,我向你致以深深地敬意。

5月牙泉,你曾经一定是碧水蓝天碧波清浪,岸边是无边的青草和在白云下青草地徜徉的牛羊,你象少女一样清纯,岸上一定有你最俊的情郞。欢快的歌儿一浪逐过一浪,百鸟齐飞翔!

6我愿意,如果还有来生,我一定第一个跑到你的身边,陪伴你度过你的年少时光;愿意像这沙漠之中的月牙泉一般,使这荒凉变得美丽!有人说,月牙泉是一滴泪,一滴仙人流在世间的泪。也有人说,月牙泉是嫦娥的泪,这一滴是欠后羿的!

7月牙泉传说:从前这里没有鸣沙山,也没有月牙泉,而有一座雷音寺。有一年四月初八,寺里举行一年一度的浴佛节,善男信女烧香敬佛,顶礼膜拜,当佛事进行到“洒圣水”时,住持方丈端出一碗雷音寺祖传圣水,放在寺庙面前,忽听一位外道术士大声挑战,要与住持方丈斗法比高低,只见术士挥剑作法,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开昏地暗,狂风大作,黄沙铺天盖地而来,把雷音寺埋在沙底。奇怪的是寺庙前那碗圣水安然无恙,还放在原地,术士又使出浑身法术往碗内填沙,但任凭妖术多大,碗内始终不进一颗沙粒,直到碗周边形成一座沙山,圣水碗还是安然如故。术士无奈,只好悻悻离去。刚走了几步,忽听轰隆一声,那碗圣水半边倾钭变成一湾清泉,术士变成一堆黑色顽石。原来这是佛祖释迦牟尼显灵,惩恶扬善,使碗倾泉涌,形成了月牙泉。

8望春风,长相依,月牙泉边秋水伊人,伶人歌,葬花呤,月满西楼长亭惜别,夏蔷薇,山茶花,四季相思情深意长,冬思妻,红颜泪,雪梅思君陌上归人。

9我们从鸣沙山下到山脚后,来到鸣沙山脚下的敦煌月牙泉,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四周都是沙山,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一度讹传渥洼池,清代正名月牙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

10鸣沙山的月牙泉是我所见过的再神奇之水了,处于沙漠之中而不枯竭,清澈而明亮,周旁风沙飞舞,竟是从山底向山顶和两侧吹去,低谷月牙泉像有神力庇佑,不被淹没,状如弯月,刹是美丽,如撩开面纱的绝世美女呈现在你面前,让你错愕惊叹。

11月牙泉是一个不能用脚到达的地方!还是让她静静地躺在那里,不要过分地喧闹和打扰,因为我们不能围观伤疤―――尽管那伤疤是多么地“美丽”。因为她是我们灵魂的高地!是我们精神的家园!如果有一天,月牙泉,你怒放成诲,还原成当初的模样,我会带着我的爱人和孩子,泛舟湖上或临水而居。如果有一天,月牙泉,你被沙漠吞噬,我会把我的身体和灵魂埋在你的身边……

12是我沧桑岁月中一个忧郁的传说。我是你野旷荒漠中一缕飘逝的云烟。漠海中的废墟上,千年的古堡早已腐朽,我夹着画笔,走出这古堡,千年后的夕阳,依旧如血,依旧寂寞。千佛洞,鸣沙山。莫高窟,月牙泉。就让我在梦想里捧你流泪的脸。咏一首唐诗唱一句宋词,在欲望里掀起你蒙满黄沙的经典。只为一个千年的传说,心里变得不再荒凉,大漠的风烟,吹散了岁月的沧桑,却吹不走一个又一个曾经的梦想。

13千百年来,虽经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千年不涸,令人称奇。月牙泉的源头是党河,在月牙泉的附近不远处,有一池人造人工湖,这是当地人们为了永久让月牙泉不会干涸,依靠党河水浸入人工湖,再浸入月牙泉,使月牙泉不断充盈。

14那是在芳菲初歇,陌上花开的四月的某一天,原本是最美好的.人间四月天。阳光明媚而温暖,和风轻曼而温柔。可是四周起了沉重的雾霾,朦胧中的人和物都无法看清。心情就无端地烦躁郁闷起来,临窗而立,无事可做。然后就让思绪一路向北再向北……,然后就抵达了你!

15我们来到“夕照”门,往里是“鸣山月牙泉史陈列馆”,有赵赴初老先生题写的“月泉阁”,还有“趣水得山”厅,天下“天下第一泉”的月泉楼。整个建筑呈古色古香,令人浮想联翩,在这远离人间,自然环境恶劣,风沙严重,地质干燥,能保存这么完整完好的古楼建筑,实在难得。由于楼群建在沙山环抱之中,楼顶的石硫瓦上落满着厚厚的黄沙,好像一位久经战场、披沙拣金的老兵耸立于黄沙泉水之间。

16南行不过10里许,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沙漠——鸣沙山,有着“沙漠第一泉”之称的月牙泉,就已然触手可及了。在茫茫的沙海中,鸣沙山和三危山紧紧地环绕着一爿绿洲,一弯新月就安静地依偎在这大漠中的一爿绿洲里,睁着幽蓝的双眼迎迓我的到来。听风登山者悟几座错落有致,线条优美的沙山,在夕阳的照射下,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

17月牙泉,你也曾金戈铁马,也曾浪击飞舟,可是面对滚滚而来的黄砂如同人类滚滚而来的欲望和贪婪,你一次次地败下阵来,版图一次次地缩小。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和着“鸣沙山”的呜咽,对着大漠无边的苍穹,睁着微弱的眼睛,闪烁着微弱但却坚强的梦想。似乎在提示着人们:这里曾经是浩渺的海,同时也在提示这里如何由海变成沙漠的…..,在这无边的沙漠中你的坚守是多么的艰难,需要何等的勇气和毅力。

18 我有点诧异,这么一眼泉水,被沙山包围着,弥漫的风沙,荡不平小小的泉眼,这是什么神奇的力量?据说,鸣沙山的沙被风吹下来,在泉边停了下来,夕阳西下之时,风向回转,沙又被吹到山上。因此,风,总是以月牙泉为中心,沿沙山坡面向鸣沙山坡顶吹去,风沙永远也无法吹入月牙泉。因为风的作用,月牙泉安详地在沙山的怀抱中娴静地躺了几千年。也许真的,月牙泉,她真是上天赐予沙漠里的一眼圣泉。那深邃的眼睛,穿越唐宗宋祖,静观云卷云舒。

19山脊像一条连接蓝天的柔软丝带,又像是斧削了的锋刃,缓缓地向高处伸展,延入无尽的天际。更为绝妙的是,阳光之下,沙山阳面明亮的身影与沙山阴面暗淡的阴影,形成一明一暗的“阴阳脸”,棱角如刀刃,大漠旷野之下,尤显得妙意无穷。这就是鸣沙山了。

20拂去一路的黄尘,我站在月牙泉边。风吹动着我凌乱的长发,清澈的泉水,倒映着我疲惫的身影。 一片绿洲,掩映在鸣沙山的怀抱,月牙泉就躺在绿洲里。泉长约300余米,宽约50余米,就这一汪清泉,静卧荒漠,日月蒸腾,千年不涸,风沙弥漫,依然鲜活。泉边,几棵粗矮的杨柳树,向四周铺开,有的树,看上去是看上去没多少年头,大概是建造楼宇是栽种的。还有一片芦苇,绿莹莹的,在风中摇弋。泉水清澈,一如明亮的眸子,在浑黄的狂风和滚滚的黄沙飞扬中,与日月同辉。

【第1句】新疆的自然风景与悠久的西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西部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著名的楼兰高昌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王国都城,众多的石窟,千佛洞更是闪耀着古西域文化的光华。原始社会大量的岩刻以及众多的古代墓葬都是先民留下的生活印记。丰富的历史文物给新疆的自然风景又增添了深层次的内涵和奇异的色彩。

【第2句】新疆,占我国总面积六分之一的这片七彩的土地,是国内外游客渴望一游的秘境,这不仅因为她以歌舞之乡、瓜果之乡、宝石之乡、地毯之乡的没誉明扬全国;也不仅因为她地处亚欧腹心,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东西方文化的荟萃之所,古迹遍地,文物众多,“地下博物馆”的盛名誉满天下;而且还因为她以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锡伯、蒙古等众多民族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奇风异俗。

【第3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总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相邻,周边依次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

【第4句】在乌鲁木齐,二道桥被众多游客和专家公认为是维吾尔文化表现最集中、留存最完整的地方,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都能闻到几千年来古朴的维吾尔之风。二道桥巴扎是红火的。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晴朗如洗,二道桥总是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热闹非凡。这里兜售着来自新疆各地乃至中西亚各国的传统手工艺品、生活用品,吃、穿、用、玩,货品应有尽有。

【第5句】二道桥美食圈。山西巷解放南路和龙泉街交叉的十字街为中心,向外分别连接人民路、新华南路、和平南路、团结西路,领馆路。步行街、天池路也是美食街。在这个圈里,有乌鲁木齐三家最大的美食城:大巴扎宴艺厅、二道桥美食大剧院、民街美食府。这个圈向外延伸到胜利路、延安路、团结东路也是民族美食街。二道桥夜市也是不可错过的美食聚集地。

【第6句】新疆古称西域,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政权与西域各城邦建立了联系。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在乌垒(今轮台县境内)设立西域都护府,自此西域正式列入汉朝版图。清乾隆后期改称西域为新疆,1884年正式建立新疆省,省会迪化(今乌鲁木齐市)。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设在乌鲁木齐市(蒙古语意为优美的牧场)。

【第7句】历史上伊犁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清代乾隆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此设伊犁将军,建惠远城,并陆续在其周围建起八座卫星城,统称为“伊犁九城”。现保存较好的是被称为“伊犁九城”之首的惠远城,城内还保留着将军府旧址。惠远古城,一座新疆的历史名城,它曾是新疆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历经岁月变迁,风雨飘摇,如今走进惠远古城,走进将军府,依然被那份庄重、素雅的历史氛围而倾倒。

【第8句】新疆又是一个真实而开放的民俗“博物馆”。十三个世居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不同的宗教信仰以及不同的聚居区域,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这些人文风情与奇特自然景观相交融,使新疆充满了新奇和神秘。

【第10句】神秘莫测的[奇台魔鬼城],将军戈壁深处隐藏着一座神秘莫测的古老城廓。这座城的面积大约八十平方公里。每当夜间风起时,城内就会发出凄恻阴森的声音,听起来好像神话中魔鬼的叫声,所以,人们称此地为魔鬼城。魔鬼城属于雅丹地貌,在大自然鬼斧神工长期作用下,形成了一个梦幻般的迷宫世界,古今中外的名山胜迹应有尽有;各种各样的造景地貌琳琅满目,惟妙惟肖,置身于魔鬼城定能使你形象思维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第11句】从和田一路行车至喀什,再从喀什去库车,这里有数不清的墓葬与各个朝代、各样文化留下的壁画及其他遗迹,有内容包罗万象的木卡姆,反映着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绚丽只是表面,民间性或许才是它最大的魅力,喀什街巷里的院落和田头,远比舞台更加迷人。这里也是新疆最早的国际市场和经贸门户,古丝绸之路的南、北、中三条线路先在这里交汇后再分散而行,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与中原文化于此交融。

【第12句】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伯、满、乌孜别克、俄罗斯、达斡尔、塔塔尔等13个。截至2011年末,新疆总人口2208.71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全区辖有14个地州市,其中包括5个自治州、7个地区、2个地级市;88个县(市),其中包括32个边境县(市)、6个民族自治县、5个县级直辖市;857个乡镇,其中包括42个民族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

【第13句】胡杨遍布天山南北:南疆有且末胡杨林、若羌胡杨林、和田胡杨林、阿拉儿胡杨林、沙雅胡杨林、尉犁胡杨林;北疆有艾比湖胡杨林、乌尔禾胡杨林、小拐胡杨林等。众多佳丽,唯有木垒胡杨林以千姿百态及原始风貌闻名世界,原因是这里的胡杨造型奇特,傲立旷野,富于神韵。

【第14句】新疆四周高山环绕,河湖众多,汇聚了丰富的山地降雨和冰川融水,滋润着一片片草原及绿洲,具有十分复杂的地形地貌,观赏性极强。苍翠无边的雪松云杉,晶莹的冰川,碧澄的湖泊,浩翰的戈壁沙海,辽阔的草原及各种珍稀动植物组成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及自然奇观。

【第15句】新疆的地形地貌可以概括为“三山夹两盆”:北面是阿尔泰山,南面是昆仑山,天山横贯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习惯上称天山以南为南疆,天山以北为北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面积5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盆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贯穿塔里木盆地的塔里木河长约2100公里,是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盆地。

【第16句】古丝绸之路上古城堡、古石窟、古寺庙、古驿站、古屯田遗址、古墓葬及千年干尸等各种文物留存,还有47个民族、8种宗教的民族及民俗风情,各种民族风格的建筑、服饰、歌舞、习俗、美食,组成了新疆旅游最迷人的风景。

【第17句】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古称“井渠”。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根据盆地地理条件、太阳辐射和大气环流的特点,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吐鲁番坎儿井,出现在18世纪末叶。主要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和禾垒地区,尤以吐鲁番地区最多,计有千余条,如果连接起来,长达5000公里,所以有人称之为“地下运河”。“坎儿”即井穴。

【第18句】准噶尔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水域面积5500平方公里,其中博斯腾湖水域面积98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在天山东部和西部,还有被称为“火洲”的吐鲁番盆地和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谷地。位于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中国陆地最低点。片片绿洲分布于盆地边缘和河流流域,总面积约占全区面积的4.2%。

【第19句】新疆有中国“歌舞之乡”的美称。它地处亚欧大陆中心,是中国与中亚、欧洲连接的唯一陆路通道,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流荟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音乐舞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都能歌善舞。

【第20句】在新疆塔城塔尔巴哈台山和托里玛依勒山之间,有一条与公路平行的供牛羊转场的“塔玛牧道”;每年春秋季节,数百万牲畜浩浩荡荡走在这条古老牧道上。一群一群的牛羊头尾相接,绵延几百公里。当一位名叫方如果的作家偶然发现它竟然宽阔可行后,他沿这条牧道走到了远远近近的山谷和草原。现在,在天山和更北的阿尔泰山里,也随牧道的发现有了一种新的旅游方式——牧游,旅行者随牧民转场,跟着羊群去旅游。

新疆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5月5日,新疆自治省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新疆人口普查数据,全区常住人口为21813334人,乌鲁木齐市常住人口为3110280人,克拉玛依市人口39万,吐鲁番地区63万人,阿克苏地区全区239万,喀什地区400万,阿勒泰地区64万,和田地区182万,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48万,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118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500万,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53万,昌吉回族自治州160万,石河子市80万,阿拉尔市29万,图木舒克市11万,五家渠市11万。人口中,汉族人口8746148人,占总人口的40.1%,各少数民族人口13067186人,占总人口的59.9%;男性人口为11190228人,占51.30%;女性人口为10623106人,占48.70%。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24下降为105.34;0~14岁人口为4530645人,占20.77%;15~64岁人口为15932420人,占73.04%;65岁及以上人口为1350269人,占6.19%;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2319950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2526385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787367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6560438人。[29]

截至2012年末,新疆总人口2232.7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占60%。全区辖有14个地州市,其中包括5个自治州、7个地区、2个地级市;88个县(市),其中包括32个边境县(市)、6个民族自治县、5个县级直辖市;857个乡镇,其中包括42个民族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有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总人口约257万人。

2014年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人口2298.4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58.91万人,乡村人口1239.56万人。城镇化率46.07%。全年人口出生率16.44‰,死亡率4.97‰,自然增长率11.47‰。[30]

民族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47个民族成份,其中世居民族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塔吉克族、锡伯族、满族、乌兹别克族、土克曼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塔塔尔族13个。[31]

宗教

新疆是多宗教地区。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佛教、喇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萨满教,其中伊斯兰教为维吾尔、哈萨克、回、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土克曼、塔塔尔、撒拉、东乡、保安等10多个民族所信奉。伊斯兰教在新疆社会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影响。新疆宗教组织主要有伊斯兰教协会、伊斯兰经学院和佛教协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