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淅淅的小雨渐渐停了,看着一片片叶子追随着风儿离去,抚摸着那一寸寸日渐冰凉的空气。不知不觉间,竟与爸爸随着风走了出去……
秋天,似乎便是那夏天狂热后的冷淡期,是一个个充斥着流感的日子,是人们思考今昔,沧桑悲凉的季节。
行走于林间小道,听着树叶发出的阵阵声响,“嚓嚓,嚓嚓……”默默传进我的.心里。弯下腰,轻轻拾起一片落叶,静静凝听,有个小生命在孕育着,是它,唱出动听的歌谣;是它,流淌着生生不息的血液;是它,散发着清新的沉香……
“真美啊,虽已入秋,但任不失美的情态。”“是啊,万物皆有生命,它们孕育着,生长着,传承着,生生不息……”望着那纵横交错的小路,一老一小无声地赞颂着。“爸爸,过去坐坐吧。”我指了指远处的石凳,“好啊!”“嗯……这里好香啊,各种花香交杂真是……”刚走进石凳,一股花香扑面而来,淡淡的,却与众不同。
“咦,女儿你看!”爸爸惊讶地指了一下树后,“是什么呀!”我也好奇地凑了上去。“切,这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哪个小孩子刻了几行字么!”看着那弯弯扭扭,充满了稚气的字体,我不禁贬低了几句。“你再看看清楚,到底谁是那个‘小孩子’!”爸爸略带温怒地说着,我不禁一震,“犯得着么,为点小事都和我吵!”一边嘀咕着,一边打量起树后的字。“我能行,加油!咦,我熟悉的话啊,嗯,好像见过。”看着字体,慢慢有点思绪。“记起来了么?”“额。好像,好像是我写得吧。”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嗯,你还记得你当初干嘛了么?”爸爸慢条斯理地问道。
“额,好像那时我
天际有一抹红晕,泛着金黄的光芒,一缕余晖斜斜地照映在大地上,立即投射出一圈小红点,慢慢延生着,向着天际……
闲时散步,倦时散心,悠然心境。回家路上我思索着,失败了还可以再来,因为人生还在继续。散步,散进人心窝,散向天际,散步,真好!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朝代:宋代
作者:张淑芳
原文: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枝惊堕绣衣裳。
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
赏析
她总算是,盼来了春天。此时韶光照野,春晖暖物。忽然惊觉,她呆在屋里已经蛰伏了整整一个冬季。在这多情的季节,人总是不甘寂寞的。
四周皆山,出了门,眼前依然是山。
燕双飞,人独立,落花正满衣。多少不堪回首的往事,又缤纷乍现。恰如一场花瓣雨,在风中慢慢坠落。泪眼问花,花也不语。是谁,还在那独自轻唱,枉把流年轻掷了。
此去经年,依然是从前的自己。心自无花开,不招蜂蝶来。静看江边柳摇春色,独听月下风敲竹声。
痴问红尘三万场,不知能与谁,痛诉离殇?
这首词与之上面两首相比较,浑然没有了那种凄恻哀怨的`气氛,可作品的风格走的还是伤感路线。词句之间融情于景,借春草、流水、落花、江柳、修竹等意象,向我们传递了她隐约波动的情绪。“花飞惊坠绣衣裳”,拟人生动,想像力丰富,意境极其优美。
九溪,确实是片美丽的世外桃源,很像《神雕侠侣》里小龙女隐居的绝情谷。
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在《西湖梦寻》中写道:“九溪在烟霞岭西,龙井山南。其水屈曲洄环,九折而出,故称九溪。其地径路崎岖,草木蔚秀,人烟旷绝,幽阒静悄,别有天地,自非人间。溪下为十八涧,地故深邃,即缁流非遗世绝俗者,不能久居。”
若作为一名寻幽探奇的旅游者来九溪,没有什么不可。但你要想学僧人或是看破红尘之人独居此地,恐怕我就要怀疑你抵抗寂寞的能力了。想那小龙女在绝情谷里过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那是她迫于无奈。她当初要不是为情所伤,也不会毅然跳下断肠崖的。况且,小龙女是不甘心在此孤独终老的。聪明的她会捉来蜜蜂,在它们的翅膀上刺字求助:我在绝情谷底。
可惜张淑芳不是小龙女,她非但没有武功,更没有爱情可言。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即便再有满腹的才情和绝世的容颜,她也只能耐守寂寞清寒,独伴青灯古庵。最后默默老去,幽怨而终。
在历史无情的车轮下,最终谁又不是被碾磨成尘呢?
作者简介
张淑芳,南宋末期人。西湖樵家女也。宋理宗选宫嫔时,以色美,为贾似道所匿,宠之专房。淑芳知贾必败,预营别业於五云山下九溪坞。贾南迁日,削友为尼,人罕知者。张善小词,今存词三首,收录于《古今词话。词话》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