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优美的对仗工整的句子 正文

优美的对仗工整的句子

时间:2025-08-29 10:39:54

一年四季,季季如春,春城处处春,

春景春花,花好月圆;

终朝每日,日日更新,新事桩桩新,

新风新人,人寿年丰

演教弘宗愿力深;高山流水有知音。

麝因香重身先死;蚕为丝多命早亡。

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

正剑挥来藤落地;迷云散尽日流天。

云中高树绿扶塔;雨后嘉山青到门。

竹影扫尘尘不动;月轮穿海海无痕。

龙归法座听经偈;鹤伴松影养道心。

痴人前不可说梦;达人前不可言命。

发挥八圣固先圣之丕业;绍隆三宝安大宝之鸿基。

云点太清任情风而人我;沤生巨海逐识波以高低。

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了达实性者无佛无世界。

宅中宝藏乃是本有家珍;衣里明珠当下不求自得。

不经一番寒彻骨;乍得梅花扑鼻香。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临崖勒马收僵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一月千江波波具含净月;万灯一室光光各显全灯。

事理交彻若圆镜之互照;性相圆融犹明珠之相合。

失其旨也徒修因於万劫;得其门也等诸佛之一朝

朗爱河之昏波同臻彼岸;湿火宅之乾焰共拔迷途。

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籽食有余。

性定伏魔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

断烦恼以获三昧;圆福慧而修六度。

口餐法喜真肴膳;心得明门妙总持。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总是真如。

入道要门起信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十方三际纵横无碍;一心万法舒卷自由。

自性虚空华光三昧;水月道场清净圣地。

法音远达众生喜;道德圆明四海传。

泉声妙听广长舌;山色常留清净身。

仰云汉俯厚土东西南北游目骋怀常中意

沐烟霞披彩虹春夏秋冬抚今追昔总生情

静观星月感百年沧海桑田

神思造化乐四时春华秋实

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

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

运笔效燕舞

行文赏花开

无欲常叫心似水

有言自觉气如霜

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为亏我

心田似海集百川方见容人

尝读诸葛出师表寻梦拔剑报国

转忆陶潜归去来却何种豆南山

心源开处有清波云山大度

眼界高时无碍物海宇宽怀

胸藏丘壑瘠地亦有韵味诗味

兴寄烟霞僻乡岂无花香墨香

晨兴理荒秽心远地偏聊寄武陵意

戴月荷锄归夕露沾衣顿生桃园情

映雪囊萤读书应晓先忧后乐

披星戴月创业当须务本求实

观幽兰佳菊常守节目光清净

喜淡饭布衣不欺天心地泰然

万卷诗书四时苦读一朝悟

十年寒窗三鼓灯火五更明

刚被太阳收拾去

却被明月送将来

袁世凯“千古”,

中国人民万岁! “对不起”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零点一夜两千年,全球同跨世纪

有月即登阁,无论春夏秋冬

是风皆入户,不分东西南北

两岸团结祖国山河成一统

九州崛起中华民族颂千秋

上书山读遍古今中外

下学海历尽春夏秋冬

激扬文字要胜盛唐体势

改革经济莫忘延安精神

重教尊师桃李艳

育才治国栋梁坚

栽桃育李名花朵朵酬墨客

崇文重教妙歌曲曲颂园丁

云喷笔花腾虎豹

风翻墨浪走蛟龙

云影波光天上下

松涛竹韵水中央

云带钟声穿树出

风摇塔影过江来

风声度竹有琴韵

月影写梅无墨痕

水因春暖冰方解

月到更深分外明

龙游四海千波涌

蟒踞五州万木荣

岁逢盛世四海英才崛起争飞跃

人正华年九州新秀辈出竞登攀

呕心沥血育出桃李满天下

广学博识摘得明珠贯九州

园丁心血化春雨

桃李芳香满神州

龙腾瑞气 蛇舞东风

凌云有志勉学子莫愁前路少人梯

润物无声谢良师难忘校园多雨露

桃花流水杳然去

朗月清风到处游

竹露 松风 蕉雨

茶烟 琴韵 书声 (清 张鳌)

紫阁彩凤迎鸿宾

玉宇苍龙醉春风(宾馆)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青山原不老 为雪白头

匠心随所欲

着手便成春(花树店)

槐荫挡道马登枝

柳影入塘鱼上树

虚心成大器

劲节见奇才(竹器店)

非佛即佛何来佛

唯我无我常问我

玉剪双开裁锦服

银针独引绣花衣(裁缝店)

虽说毫末之技

却是顶上功夫(理发店)

岁月无情人有情

青春有限志无限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半句空(范文澜)

与有肝胆人共事 立身立业

从无字句处读书 明理明心

水底月是天上月

眼中人是面前人

三晋子天府国里偷牡丹

四川女黄土地上训骐骥 千里姻缘

一月才有一回圆

人生亦是缺憾多

何须复觅蓬莱路

即此消遥便是仙 (凤山石刻)

春花秋月夏杜鹃

冬雪寂寂溢春寒 (川端康成)

进去三步紧

出来一身轻

有小便宜 得大解脱

玉蝴蝶恋花心动 (上联)

钱钟书轻钱钟书 (上联)

无私良师意兴方遒凭心血浇灌栋梁才

有志学子风华正茂赖人梯巧搭攀登路

春雨丝丝润万物 红梅点点绣千山 横批:春意盎然

一干二净除旧习 五讲四美树新风 横批:辞旧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横批:万象更新

一帆风顺吉星到 万事如意福临门 横批:财源广进

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红梅含苞傲冬雪 绿柳吐絮迎新春 横批:欢度春节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横批: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欢歌阵阵 福临门第喜气洋洋 横批:五福四海

药店用联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

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宾馆客店用联

栈曲有云皆献瑞

房幽无地不生香

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饭香菜美喜供佳宾醉饱

餐馆饭店用联

件件随心饥有佳肴醉有酒

般般适合冷添汽水热添茶

理发饭店用联

修就是番新气象

剪去千缕旧东西

澡堂浴室用联

旭日初临客早来 石池春暖人宜浴

糖果店用联

舌上逢甘能消苦辣

口中津满快意提神

茶馆用联

香分花上露

水汲石中泉

水果店用联

绿桔红柑奇香可挹

交梨大枣仙口同珍

花店用联

高崖古涧千年寿

密蕊精花几许春

理发店: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理世上万缕青丝,操毫末技艺,不教斯人憔悴

创人间头等事业,习顶上功夫,能使头面一新

伞店,酒店:

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

看世情如何?醒得少,醉得多

篇一:二年级语文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对联这种文学形式,诵读对联,积累词语,丰富语言。

2、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生字,掌握课文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对联所表达的意思。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课件上展示贴着对联的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在哪里见过?指生回答。

2、教师引导:同学们,每逢过年的时候,特别是在农村,很多家庭都在自己家门上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在老人过生日的时候,晚辈也会送上一两句对联表示祝贺,如“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些句子常常是两两相对,上句和下句的字数相同,读起来很上口,我们把这种形式的句子叫对联。

3、(教师板书课题:对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老师范读,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娃娃,并借助拼音读一读。

3.再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指名教读。

(2)自由认读。

(3)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5.记忆生字。

(1)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还没记住的字,可以在学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三、指导写字,轻松积累

1、学生自主识字,小组内互相交流。

讨论讨论: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生字的?练习组词说话。

2、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讨论怎样写好这些字。(出示生字卡片)

3、提醒学生应该注意写好的笔画并范写难写的字。

4、学生完成课后的“描描写写”。

5、学生写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双姿。

6、作业展示,集体评议。

四、学习课文,积累词汇

1.朗读课文。抽读、两人或两组对读。

2.体会对联的意思。

(1)朗读课文。

(2)配合情景图,体会对联的基本意思。

(3)出示对联: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报新春。

老师:谁知道这副对联在什么时候挂出来?

学生:过春节时挂出来。

老师小结:这副对联是写迎新年的哦,在新年到来之前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挂上了这副对联。“除旧岁“的意思是说用爆竹声送走旧的一年。这是我国古代的习俗。

(4)五谷丰登稻米香,六畜兴旺牛羊壮。

老师:读了这副对联,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农村看到农民获得丰收的景象,他们一个个喜笑眼开。

小结:这副对联是写庄稼丰收,畜牧兴旺的“五谷丰登”的意思是粮食作物丰收。“六畜兴旺”的意思是各种家畜、家禽长得好,很兴旺、

(5)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这副对联是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的。

(6)风调雨顺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兴。

这副对联是反映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的。“风调雨顺”的意思是风雨适合农时,庄稼长得好,农作物收成好。“国泰民安”的意思是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朗读课文。男生女生分读。

3.读读课后第二题的词语。自由说说其中的含义。

五、自主迁移,知识迁移

1、除了记住课后第二题的词语,你还记住了哪些词语?

2、你还知道哪些对联?与同学们交流交流。

3、课后再去多搜集一些对联,自己试着写副对联。

篇二:二年级语文对联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对联的基本知识以及对联的发展历史。

2、品味对联的形式与内容美,尝试写作一些简单的对联。

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对联的特点,如平仄、对仗等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

尝试拟写对联

教学方法

【赏析】法、讨论法、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两姊妹,一般长;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那么你们猜谜底是什么呢?确切点说是春联。春联也是对联的一种,我们对它并不陌生,大年三十,家家贴对联,户户挂对联,商场卖对联,春晚看对联,但是,我们对对联又有多少真正的了解呢?什么是对联?它有什么基本特点?如何写作张贴?以及如何尝试写作简单的对联?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让我们一起进入这对联的`奇妙世界来探索!

据说,三国时期,周瑜妒孔明之才能,欲除之,故与鲁肃设宴请诸葛亮。席间,瑜曰:我与你以对联设赌,对得上——饮酒,对不上——砍头!敢否? 孔明笑答:请出题。

瑜曰:有水便是溪,无水便是奚,去掉溪边水,加鸟便是鸡。得志猫儿赛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亮答:有木便是棋,无木便是其,去掉棋边木,加欠便是欺。龙游浅滩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瑜大惊,又自恃妻子美貌,欲羞辱亮妻长得丑。便曰:

有手便是扭,无手便是丑,去掉扭边手,加女便是妞,隆中有女长得丑,百里难挑一个妞。

亮笑答:有木便是桥,无木便是乔,去掉桥边木,加女便是娇,江东美女大小乔,曹操铜雀锁双娇

瑜大怒,欲反目。鲁肃忙劝曰:

有木便是槽,无木便是曹,去掉槽边木,加米便是糟,当今之计在破曹,龙虎相争岂不糟。

言罢,哈哈大笑,一场干戈暂告平息。

二、 整体认知:

(一) 对联的含义:

对联广义上属于诗的范畴,它是书写或是均、镌刻并且悬挂于门壁、楹柱或其他器物上的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最短的文字表达形式,可以说,一副好的对联就是一首好诗。它是用上下两联形式相对、内容相关的语句结构而组成的一种汉语言艺术和装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高度凝练和艺术化的反映。

正所谓对联是:对地对天,天地有情皆可对;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成联!

(二) 对联的起源:《宋史?世家?西蜀》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板,“昶以其非公,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一般认为,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而正式提出春联这个名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并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 对联的特点:

1、 对仗工整:

对仗是指词句的对偶,具体要求为:

(1) 字数相等。

(2) 词性相同。

(3) 结构一致。

(4) 内容相关或相反。

2、 平仄协调:上联末尾的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即仄起平落。

举例: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但随着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谓非正宗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对联。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郭沫若为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对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对仗歌谣(节选)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

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户十千年。

溪对谷,水对山。峻岭对狂澜。柳堤对花苑,洞壑对峰峦。

舟横清浅水村晚,路入翠微山寺寒。

朝对暮,夏对春。五戊对三更。重阳对七夕,冬至对秋分。

三百枯棋消永昼,十千美酒赏芳辰。

楼对阁,院对宫。栋宇对垣墉。墙头对屋角,寺外对庭中。

几万黄蜂寻苑圃,一双紫燕入帘栊。

今对古,汉对唐。五帝对三皇。三国分吴魏,六朝有宋梁。

虞夏商周为四代,禹汤文武是三王。

韩对赵,吕对申。张耳对李膺。贾山对潘岳,魏绛对陈平。

萧曹汉代称良相,李郭唐朝是伟人。

心对口,面对身。皓齿对朱唇。咽喉对肺腑,肝胆对腹心。

3.传统对联写作所使用的方法

叠字 、反复、复叠、顶真、析字(拆字、合字)、镶嵌 、加减 、翻造、双关、同音、回文、比喻 、夸张、数字、方位、联绵等。

举例:

数字联:三光日月星 四诗风雅颂

叠字联: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反复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复叠联: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顶针联: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

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

拆字联:踢倒磊城三块石 剪断出字两重山

合字联:蚕为天下虫鸿是江边鸟

镶嵌联:天下万物皆润泽世间无水不之东

双关联: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同音联:无山得似巫山好 何水能如河水清

回文联:斗鸡山上山鸡斗,龙隐岩中岩隐龙.

联绵联:独抱琵琶寻旧曲;数教鹦鹉念新词。

数字对联: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如何贴对联?

对联有上联和下联之分,贴对联时就要分清上下。先说说门的上下,古文都是竖排版,自右而左。这样一来,我们面向门站立时,右手边自然就是上,左手边的是下。再就是给对联分上下,对联是讲究平仄押韵的,遵循着仄起平入规则。结尾仄声(三声、四声)的是上联,结尾平声(一声、二声)的是下联,横批的书写是自右而左。

三、优秀对联赏析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赏析】用比喻手法,以天为盘星为子,地为琵琶路为弦,气象宏大,豪迈之情溢于言表。

天气大寒,霜降屋檐成小雪;

日光端午,清明水底见重阳。

【赏析】这副对联用四个节气--大雪、霜降、小雪、清明和两个节日--端午、重阳组成。一寒一暖,形象分明,谈天说地,意境优美。

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春雷似鼓,秋雷似鼓,发声鼓,收声鼓。

【赏析】上联从月的形状介绍了天文知识。下联从声音上介绍了春雷的区别,一形一声,构成一副对联,颇具匠心。

北斗七星,水底连天十四点;

南楼孤雁,月中带影一双飞。

【赏析】这是对联,也是诗画,联中钩画出一副美妙的夜晚醒月图。其中的数字掺进了乘法运算。上联“十四”是“七”的倍数;下联“一双”是“孤”的两倍。

对穿肠: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赏析】这个要说得详细一些。这一副改得绝,把秋香嵌进去了,十分应景。原联大多是这样传说的:上联:口十心思,思乡思友思父母:下联:言身寸谢,谢天谢地谢君王。相传是清乾隆和纪晓岚的酬唱之作,构思拆字十分巧妙。而现在改的下联却也不遑多让,将“赏”字拆为尚、目、八(繁体),更摆秋香姐姐上台,才子风流呀!

四、活动

(1)猜对联活动

猜地名: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成都杜甫草堂)

栏杆外滚滚波涛,任千古英雄,挽不住大江东去;

窗户间堂堂日月,尽四时凭眺,几曾见黄鹤西来。(武汉黄鹤楼)

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滁州醉翁亭)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广州黄花岗)

猜人物;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清湘应识九歌心。(屈原)

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冲云霄,幽思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司马迁)

日月同悬出师表 ;风云常护定军山(诸葛亮)

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曹植、李白)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辛弃疾)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扬深处;

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李清照)

猜行业

架上丹丸长生妙药 壶中日月不老仙龄 (药店)

香分花上露水汲石中泉 (茶店)

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 (理发店)

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书店)

寒衣慰出春风暖彩线添来瑞日长 (裁缝店)

前程远大脚根须站稳工作浩繁步骤要分清(鞋店)

四时恒满金银器一室常凝珠宝光 (珠宝店)

(2)对联练习

对联连线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一寸丹心图报国 两行清泪为思亲

江河不洗古今恨 天地能知忠义心

清风明月本无价 近水遥山皆有情

雨洗杏花红欲滴 日烘杨柳绿初浮

补充对联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扫千年旧习(迎万古新风)

学问藏今古,(文章贯中西) 春晖盈大地(正气满乾坤)

爆竹声声脆,(满园春色好) 东风送暖大江南北春光好(雨露滋润长城内外气象新)

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 绵绵春雨润万物,(皑皑白雪兆丰年)

五、布置作业

1、为班级的学习园地创作一副对联。

2、为自己读过文学作品写一副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