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着北宫墙那座险峻的石山,就是著名的堆秀山。沿着陡峭曲折的磴道登上山,山上有御景亭,在亭上可观望四周美丽风景,据说是帝王、后妃重阳节登高游玩的地方。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构造严谨,装饰精美,文物众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宫建筑群,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
故宫又称紫禁城,布局严格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秩序井然,普通的百姓不仅无法进入,就是靠近一步也不行,体现了封建时代至高无上的皇权。
在午门十多米高的地方,有崇楼,重檐尖顶阁亭突起,宛如五只振翅欲飞的凤凰,气势雄伟,因此故宫又称五凤楼。
故宫四周建有围墙,墙外一条护河城四面环绕,形成故宫完善的防御系统,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走过内金水桥,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正中一个宫殿式的建筑,就是太和门,门前两侧各蹲着一只威风凛凛的青铜大狮子。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以及接受执事官员朝拜的地方,殿内正中有“允执厥中”四个大字,下方的宝座左右两侧各站着两只四腿独角异兽,均是金子做成,金光闪闪,威风凛凛。
保和殿后阶陛中间一块巨大的石雕十分引人注目,这便是有名的云龙石雕,上面雕着云朵,湛蓝的海水、险峻的山崖,九条形象生动的游龙在海水、山崖和流云之间戏珠,使人浮想联翩。
每逢下雨天,雨水落在太和、中和与保和三大殿矗立之上的三层台基上,汇成的水流从一个个石雕龙头口中流出,上千个龙头,上千道水流,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
故宫的正门朝南,叫午门,从正面看有三个门,从午门的背后看,却有五个门洞,因此午门的门洞有“明三暗五”的说法。午门的正门只供皇帝进出,就是身居高位的大臣,也只能从侧边的门走。唯一破例的情形是皇后在结婚的时候大臣可以进入一次。可见古代等级的森严。
故宫整个院落分为“前朝”和“后寝”两大部分,前朝南半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朝政和举行盛典的地方,“后寝”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帝王与后妃以及未成年的子嗣们居住的地方,与东西两侧的东六宫和西六宫,并称“三宫六院”。
在御花园中有一棵并不起眼的古柏,但它的名气却很大,引得许多游人在此拍摄留念。原来,这棵古柏就是乾隆皇帝赐封的“遮荫侯”。
据说乾隆下江南时,它跟随皇帝一同去了江南,替皇上遮荫,别人都热得大汗淋漓,只有皇上感到很凉 爽。
御花园是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是古代供帝王后妃休息、游玩的地方。园中偶而可以见到几个造景美观的亭台,掩映在绿树之中,地面上,可见到用卵石摆成的福、禄、寿象征性图案,有花卉、人物、戏剧等等,丰富多彩。园中摆着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各种各样的盆景。石头间长着青翠的松柏、竹子等,迎风摆动,摇曳多姿。其中有许多古柏、槐树老态龙钟,却又枝繁叶茂,如一个个历经风雨不倒的巨人,见证着明清两个朝代的兴亡盛衰。
过了午门,一座金碧辉煌,美轮美奂的宫殿迎面而来,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宫中最大、最壮观的建筑。太和殿又称金銮殿,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殿前宽阔的.月台上有象征江山万代的铜龟、铜鹤,它们摆着优美的姿势望着远方。檐角上排在最前面的是一个骑凤的仙人,其后跟着龙、凤、狮等十个走兽,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这在现存古建筑中是独一无二的。太和殿内部御座两侧有宝象、仙鹤等陈设。御座上方的藻井正中雕有盘卧的巨龙,威武的龙头往下探着,口衔着宝珠。装饰的豪华令人叹为观止,遥想那君王坐于宝座上,君临天下,何等威风,然而只顾自己一味奢华,而置黎民百姓于不顾,江山万代的愿望终究不可能实现。
在午门内,太和门前,五座汉白玉石桥——内金水桥并列跨越河上,与雄伟壮观的午门、金碧辉煌的太和殿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雕琢精美的桥栏宛如一条条玉带子。桥下的内金水河水清澈见底,蜿蜒曲折,时隐时现,或宽或窄。五座桥中间的一座是蟠龙雕花柱,桥面最宽,最长,只供皇帝通行,其余四座供宗室王公和文武百官行走。
故宫是遵循封建等级礼制建造的庞大建筑群,有九千多个房间,总面积达72万平方米,布局严谨,秩序井然。所有宫殿建筑均严格按一条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南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北部乾清宫、交泰宫、坤宁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两侧有数不清的大小宫殿楼阁,清一色的砖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高低错落,壮观雄伟。
皇帝御座设在太和殿中央七层台阶的高台上,做工讲究、装饰华贵、体积庞大、雕镂精美,后方是七扇雕着云龙纹的大屏风,椅圈上十多条金色的龙盘绕,椅面之下是须弥底座,两侧双龙吐珠,统统罩着金漆,无不衬托出宝座之人的尊贵身份。
经过皇极殿前,我看到了著名的九龙壁,碧色的琉璃壁上,九条栩栩如生、神态各异、颜色各不相同的巨龙口戏白珠,翻腾自如,有的盘旋上升,似乎要直上云霄,有的俯冲下降,似乎要扎进碧海。中间饰有山石、云气作背景,整块九龙壁雕塑精美、色彩华丽,堪称我国古代城市雕塑的典范。
描写梅雨季节的好句 篇1
1、这些天来,天气变化无常,时晴时阴,像猴子的脸说变就变。这不,刚刚还是烈日当空,一会儿就变成了大雨滂沱,下雨时天上还有太阳呢。
2、正是梅雨季节,昨天下午下了一阵暴雨,所以今天大地还是湿漉漉的。中午,天公渐渐开了眼,从云朵边上露出几片阳光,扫视着地上一切。满天发黑的云朵,一簇挨着一簇,在快速地运动,黑云使人们难见天日。微微的风,倒也凉爽。路上满是人们踩出的脚印,一个挨着一个,显出夏日的繁忙。
3、最近,天一直在下雨。嘿!云可能做了好几天的遮阳工作,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这时,云出的汗从天空中高高地落下,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让大地生机勃勃。
4、江南的梅雨仿佛是最有特点的,大概是在我初入社会的时候有关梅雨的词汇就从江南而来。伴着鱼米之乡,伴着小桥流水,伴着臆想中的细雨蒙蒙,不觉的就产生了无数遐想。古镇老街,绿瓦新柳,小弄石墙都透着一股浓的化不开的文人情节。乾隆下江南许是也在梅雨时节,不然那些****韵事怎么能够远远流传呢?对江南,对梅雨印象里总是氤氲多愁的。
5、对树和木本植物来说,这是一个滋润的季节。挺拔的身躯,翠绿的茂叶,在雨中轻舞缠绵招摇作秀。嫩枝抓住充沛的雨水,疯狂的伸长。尽管缺少阳光,有些先天不足,也还是娇稚可爱。苦的是那些草本植物们,过度的雨水,已把它们浸的弱不禁风,底下的叶子已枯黄谢世了。藤科似乎在进行着一场比赛,大家都伸长着脖子,想要与天比个高低,遗憾的是它永远先天缺钙。
6、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盆地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7、“乳鸭池塘水浅深,梅熟天气半晴阴”。黄梅天,十八变。梅雨天气会像小孩儿的脸,忽阴忽晴。太阳露脸的时候,天蓝蓝深深,空气格外的清新,只是由于过高的湿度,让人有些许的窒息;阳光象针刺一般,要把人们蒸透,这是一个雨也烦晴也燥的季节,只有青蛙们不管晴雨一样的欢唱。
8、梅季的江南,丝雨绵绵,雾霭重重。滴滴答答的水珠可以从玻璃柜子甚至电器上滚落下来。这时候那怕是有洁癖的人家也会闻到梅雨时节特有气息。木门变紧了,声音也不再清脆,就连铁门也被湿气浸泡的不再那么刚强,变得温顺柔和起来。
9、梅雨,又叫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这时正是梅子的成熟的日子,所以称为“梅雨”。梅雨季节中,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10、梅雨,在古代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熟迎时雨,苍茫值小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后“三时”的“时雨”。
11、梅雨时节的雨更是变化多端,一开始是豆大的雨珠,太热烈了,噼里啪啦地把世界都给吵醒了;后来又转成为绵绵细雨,如银针般洒落人间;再后来雨停了,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还没过多长时间,梅雨竟然又来捣乱,一场太阳雨开始在天空中上演……
12、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13、讨厌的梅雨断断续续,时大时小地下个不停,一连从6月25日下到7月1日,整整下了七田七夜,真让人十分厌烦。
14、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15、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我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16、一年一度芳菲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秋水随鸿雁北去,时间在笔端飞逝,悄然无声。啊!六月,又是一个六月,一个杨梅漫山红透的季节。梅雨纷纷,似乎没有这梅雨的'欢庆锣鼓,杨梅不登场似的,重彩浓墨,杨梅浓妆艳,显然登场。
17、与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迥然不同,梅雨是指一定地区和一定季节内发生的天气气候现象。研究发现,欧亚大陆在20N至40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带。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下沉气流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冬季在西风带影响下,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的降水,使气候变得温和多雨。即表现为副热带夏干冬湿的地中海式气候。
18、云变化多端。眼前的云刚刚还是芝麻大小,霎时间,又变成了泰山一样的巨山;明明是一只快乐的小羊羔,转眼间,就变成了白衣仙女的缎带。有时团成一团,有时弥漫开来,罩住日月星辰……但不管怎样,它永远嬉戏在那辽阔的天空里。
描写梅雨季节的好句 篇2
1、苍穹的雨,一丝一丝地飘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为大地绿物,带来一份希望,滋润在叶梢,也为河塘的水鸭,带来一股愉悦的情趣,觅寻着秋的奥秘。
2、厌恶的梅雨断断续续,时大时小地下个不停,一连从月日下到月日,整整下了七田七夜,真让人十分厌烦。
3、豆大的雨点落在了地上,溅起水花,那水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喷泉。水花落在地上的时候,又变成了一个个小水泡,小水泡看起来就像一顶顶透明的小帽子。细心看那雨点变成一个个小帽子的过程,真是搞笑极了!
4、春雨绵绵,春雨潇潇,冬雨凄凄。这三季的雨声听来总觉得阴冷沉暗,容易勾动人的满怀愁情,他乡的游子,弥久的病人,更是不堪听闻。惟有烈烈夏雨,来得慷慨激壮,仿佛一曲轰响的交响乐,听来别是一番意味。
5、春雨如同满天发亮的珍珠,飘飘扬扬地挥洒着。
6、我不知道死亡的时候,凝望苍穹竟然回那么凄凉,一声一声霰雪鸟的悲鸣,斜斜地掠天而去,我看到你的面容浮此刻苍蓝色的天空之上,大雨淋湿了你的发,于是我笑了,因为我看到你,快乐得像个长不大的孩子
7、冬天的雨,冰冷舒适。小草也等不及地从冰冷的土里探出头来,像一个鼻子冻得通红的小孩子,摊开手掌,和雨亲吻,银铃似的笑声在空寂的原野格外的动人。几天冬雨下来,漫山一片生气,田野绿意盎然,使人怀疑春天已来。是冬雨催醒了人们“沉睡”的心灵。
8、春雨是从天上来,泥泞是从地上来,我是从春雨的乐曲呼唤中来,春雨精心的浇灌着大地,于是,柳树绿了,桃花开了,小鸟欢唱了,万物在春风的吹抚下醒来了,在春雨的滋润下生长了,正如古诗所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9、“乳鸭池塘水浅深,梅熟天气半晴?”。黄梅天,十八变。梅雨天气会像小孩儿的脸,忽?忽晴。太?露脸的时候,天蓝蓝深深,空气格外的清新,只是由于过高的湿度,让人有些许的窒息;?光象针刺一般,要把人们蒸透,这是一个雨也烦晴也燥的季节,只有青蛙们不管晴雨一样的欢唱。
10、春雨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总是迈着缓慢的脚步,姗姗来迟。来时,她或许会带了一袭秋风,雨中透着丰收的喜悦,偷偷的躲在云中,任由雨水滴到人间,看着大地喜悦的理解雨水的滋润。
11、春雨,还带有春姑娘特有的气息,点点滴滴含怜爱,潇潇洒洒蕴意真。倘若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飘落,此时能够感受到禾苗与野草的惬意与开心。
12、如丝的小雨从空中降落,雨点是那样小,雨帘是那样密,给群山披上蝉翼般的白纱。
13、春天的雨下得可真细呀,如牛毛,如银丝;春天的的雨下得可真柔呀,飘到人们的身上,人们有时还感觉不到呢。春雨像魔术师,落在草上,草就变绿了;落在花上,花开了;落在树上,树就发芽……春天的景色就在春雨这魔术棒中变得格外的美丽。我喜欢春天的雨。
14、泛滥的江河漫出红尘,滑落在荒凉的高原上,顺着水的灵性向下滚动,穿过音乐的眸子,化为滴滴春雨。
15、如果你是早春的雨,那么你必须要学会珍惜;如果你是晚秋的雨,那么你必须要学会忘记。不要等到最后,你再感伤一句:风,刮出了彻骨的寒意;心,抖落了一地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