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上山砍柴散文初晴优美句子 正文

上山砍柴散文初晴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01 05:59:55

我家住在勤得利山北,离山并不算太远。走出家门一直向西,拉着爬犁走过一条被山水冲刷出来的深沟,再往前走就是树林边了。我拎着斧子,趟着没膝深的雪地寻找干枯的树木或树枝。

林子里,干枝和“站干”并不太多,半天也很难发现一棵。为了能多出一节烧柴,每次我都要清理干净树下的所有积雪,抡起斧子抄树的根部砍去。随着一阵阵胡乱飞舞的木屑,胳膊粗的干柞树、桦树或者杨树轰然倒地。砍到树后,我随手抓把雪放进嘴里,继续朝林子更密,山坡更陡的地方走去——人迹罕至的地方,“站干”或枯枝会多一些。

林子里见不到一个人影,偶尔从远处传来几下砍柴声,很快又淹没在了冬日澎湃的林涛声里。林子里是刮不起风的,天干冷干冷的,斜射下来的.阳光里,飘着无数颗闪闪的冰晶。而在那冻僵的老柞树下,还布满了野兽留下的踪迹,阴森森的透出一种恐怖。突然,一棵被风刮断的干枝砸落下来,只听“嘭”的一声,溅起一层雪粉,吓得我一愣,赶紧站住了,四下里看了看,攥紧了斧子,继续朝前走去。

到了中午,我拉着一爬犁烧柴回到家里。父亲帮我卸下爬犁,让我下午别上山了。可看着渐渐高起来的柴堆,一股成就感驱使我下午又拉起爬犁偷偷上山。北方冬天忙碌的黄昏,来得总是格外早。装好爬犁,山林里已是暮色笼罩了,远处的树木已经看不清楚。

下山的路并不都是下坡,也碰有平道和上坡的时候,最难过的还是那条被夏天雨水冲刷出来的深山沟。我拉着爬犁一直冲到沟底,等向上爬坡时,爬犁底仿佛焊在了冰冻的大地上一般,任凭你左突右冲,它仍旧一动不动。我的腰弯下去,再弯下去,前额几乎贴在地上,双脚使劲儿蹬进积雪里,用两手扣住冻硬的土地,爬犁还是一动不动地停在那里。

我绝望地依靠在装得高高的爬犁旁,仰着头,张嘴大口喘息着。在苍茫的天地间,我是那样的渺小,不堪一搏。我终于放弃了,摘下肩膀上的爬犁绳,正准备离开。蓦然抬头,突然看见身材瘦小的父亲正一跛一跛地出现在沟沿上,准备下来帮我拉爬犁。

那条沟又深又陡,而且被拉柴人踩得十分光滑,正常人走到这儿稍不小心都会跌上一大跤,况且腿脚不利索的父亲呢!我忙喊他:“别下来!”

父亲似乎没有听见我的话,脚步趔趄地往下走。我忙迎过去,想扶他一把,可还没等我到跟前,他的脚下一滑,父亲已经重重地跌倒在地上。

我赶紧上前,扶起父亲,埋怨他不该下来接我。父亲对我笑了笑说:“没事。哪个人一辈子不摔几跤。跌倒了,赶紧爬起来,拍到身上的雪就是了。”说着,他走到爬犁跟前,抓住爬犁绳,“咱们走吧,天就要黑了。”

那天,在父亲的帮助下,我很快把爬犁拉上沟沿,一直拉回家。

少年时代曾有过的这段经历,给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那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遇到了困难,甚至碰到了无奈的绝望,使我准备放弃最后努力的关头,总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砍柴的冬日,想起腿脚不好的父亲。他明明知道朝沟下走,肯定会跌倒,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去帮助自己的儿子,仍然朝沟下走去。再不好的腿脚,也能逾越过所有的沟沟坎坎啊!是啊,跌倒了,算什么,人的一生哪有不跌跤的?摔倒了,再爬起来,拍干净身上的雪就是了!

春天来了,来得悄无声息,不知不觉……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立春是一年之中的第一个季节,新的一年,新的开始,春风拂去寒冬的尘埃,一个崭新的世界一定会为我们带来新的色彩和新的感受。

在中华民族古老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立春日迎春的传统习俗,一直被人们当作节日来继承和沿袭着。在古代,这一天要祭祀芒神,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这样的祭拜仪式曾沿袭了几千年。早在周朝,就有立春日打金牛的活动。立春当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东郊举行盛大而隆重的迎春仪式,祈求一年的丰收。

既然天子和大臣们都云集到了东郊,我就避其东而选其北了。

也许是迎接春天的到来吧,昨夜一场淡淡的迎春小雪,覆盖了思想中有关残冬的记忆。走在雪后的路途上,这样的感觉清新而不压抑,让人觉得每一次呼吸都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雪后初晴,阳光明媚得有些泛滥。太阳高高地悬在头顶,照在脸上,有着暖暖的感觉,让人愉悦,让人心动,仿佛有种激情在燃烧。走在春光里,默默地感知春天的信息,心中似有一种骚动的期盼,默默地等待着雪化冰消。

立春的小城,阳光明媚,城也明媚。一些少男少女们急不可耐地换下了厚厚的棉装,流动在大街上的鲜艳春装渲染着一个美丽的春天。他们用欢快的笑声传递着春天的气息,让人似乎忘记了或多或少的春寒。柔和的光线细腻地抚摸着小城的每一个角落,远远看去,整条街道和道路两侧的楼房、树木都发射出暖暖的春光。

出小城,一路向北,小城的北郊有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北山公园。穿过牌坊式的大门有一条水泥路,经过一段转弯又盘旋的坡道后,直通山顶处的电视转播站。翻过那座在小城里也算是高峰的山巅后,沿着通往远山的小路走下去,间或有向着某处山沟、某处田间岔过去的羊肠小道,随你怎样去选择。

我曾在去年的秋天来过这里观看北国金秋的五花山,看层林尽染的成熟季节。走过冬天走到春,今日立春,我伴随着春天的脚步又一次来到这处深山,寻找春天的气息。

轻轻的我走来了,在悠悠的春风里,阳光白亮亮的,微风里透出春的明媚。尽管季节的颜色还在沉睡,但是在那些凋零与昏黄中渗透着隐隐的`生命的气息,处处都可以嗅到春天的味道。我似乎听到了满山温柔曼妙的微微细语,是在歌唱春天的到来吗?或许它们在孕育着美丽的春天!大地在悄悄苏醒,冬眠的梦已渐渐到了尾声。尽管许多生命还在冬雪下等待,我想它们正在精心酝酿着一台欢快的春之圆舞。

北方的天气虽然有着四季分明的特点,每一个季节都有着明显的变化。但北方的季节总是滞后于节气。季节虽然已经立春,但真正意义上的春天还没有到来,北方的春天还在冬天漫长的雪地上奔跑。

走在铺满积雪的小路上,天空有些朦胧。山中的树木、树的空隙间的白雪清晰可见。我独自从山上延伸下来的小路走下去,转过一处田地边的小路,便进入了一片很高很密的山林。大山之中很沉寂,尽管微微的春风拂动着树梢,但四周还是很寂静,寂静的只能听到自己踩踏积雪发出的清脆声音。

远山不再凄冷,山林不再寂寥,山间的花喜鹊也轻梳羽翼,飞跃枝头,以高雅的姿势,为春天报喜。地间一处不大的场院里,农家老汉正往马车上装着什么,马儿贪婪地寻找着积雪下面的叶子,竟然无视主人的吆喝……农家人的春忙已经拉开了序幕。

春天是快乐的季节。亲近春天,走进大自然,感悟春天之美,体验春天的快乐,让我想起十六七岁的花季时光。那时候,我们常常借着结伴上山砍柴的时候,在附近的大山上自由自在地疯跑玩耍,打雪仗,打游击战,常常弄湿了鞋子和衣衫。玩够了疯够了,砍下一些树枝,捆绑在爬梨上,拉着一天的战利品,回到各自的家中交任务。童年的快乐总是来自于这样无拘无束、无所顾及的自由天地中。

转过一片密集的松林,眼前是一处开阔的玉米地。秋收后的玉米棵还齐刷刷地站立在厚厚的积雪中,像一排排屹立在风雪中的哨兵,接受着日月星辰的洗礼。而相邻的一片同样种过玉米的土地上,秋收后的玉米棵已经被勤劳的主人放倒在田地中,一垛垛等距离地堆放着,横着竖着看过去都非常美观。拍下这幅照片,即使满是荒凉的景象,却很有浓郁的农村农田风情。

早该为春天写点文字了,或许这春天的山野更适合这样的主题。春天已悄悄来临,有多少梦想在今天就开始孕育了……春天是多彩的季节,春天是希望的开端。沐浴着浅浅的阳光,微微的暖风,在一抹抹清新亮丽的山野中,我好想面对着起伏的群山,面对广阔的土地,轻轻地问一声:春天,你好!

不要说我攀缘附势,我也是为了生存。

——《藤》

这是大别山南麓一个叫小峥的14岁男孩上山砍柴,偶见一根野藤不松不饶地缠绕在一棵大树上直到它的顶端,顿生灵感而涌出的诗句。它立意精巧、视角独特;从攀缘的野藤竟想到这个世界的各式各样的“弱势群体”,是在各种艰难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生命绝唱。诗句语言朴素、却极富哲理,句中无余字,句外有余音,让人回味悠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又创造一方文化。小峥的家就座落在山峦的半腰。开门放眼,层峦叠嶂、莽莽苍苍,满目都是墨绿的树木和翠绿的山涧。大山的孩子吃的是大山的绿叶,喝的是大山的甘泉,浑身浸透了山风、充满了野趣,从而胸中源源不竭地迸发出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流淌出发自心底激昂而逐渐形成自成一体风格的歌。

山,是他大量歌咏的重要题材。村庄的那边是山,田野的那边是山,山的那边还是山。

——《望山》

总在梦里被一座座突兀的高山惊醒,站在山顶抑或山脚,就象站在路的尽头。而起点在遥远的远方,远方也变得虚无缥缈,生命里,有些山,总要设法逾越。

——《远方想像着山》

我是大山的孩子,大山是我至爱的娘亲,时光里,憔悴的是我的容颜,心底里,坚定的是我的爱恋。

——《大山的孩子》

21个字的《望山》,描绘的却是山的浩瀚海洋。海洋般的大山是他的母亲,鼓动着小峥的激情“总被惊醒”;因为被惊醒的是他的理想,憧憬,情操和未来。而现实总是有遥遥的距离,为此总要设法逾越,为此憔悴他的容颜!一个有着高山般抱负的山村少年形象跃然纸上。

父爱母爱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也是小峥诗歌的重要内容,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尊亲情操和感恩情怀。

我伸长我所有的'根须,拥抱,家中我白发苍苍的,母亲。

——《树——给母亲》

一改“树大根深”“枝繁叶茂”描写的俗套而突出写它的根,树有多高、深入大地的根当然就有多深;而他就用所有的根拥抱着自己的母亲,一个独特的母子亲情图就这样感人地凸现在人们面前,强劲的震撼顿时穿透了人们的心。

打开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两行滚烫的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

——《家信》

一封平常的家信,在山峥的手中看了摸,摸了闻……闻到的是家乡的风,摸到的是父母的情,不由得流下滚烫的泪…只有有切肤的爱,只有连心的疼,才会写出这样感人的诗句;他的诗句,是在让人们在读懂含意的同时,深切地读懂他的内心世界。

17岁时,小峥的父亲不幸去世,无情地吞没了他少年的欢乐成为永远的痛。“内心几乎失去了方向,从此不再见到阳光……”他在一篇悼念文章中写道,“我多少次在后面仰视你,或低头看你磨歪了的很旧的皮鞋跟,想象着山一样的高大与巍然……”继而写下了催人泪下的《读父亲》《你沉默不语》:

父亲是一部雄伟的赞美诗,读父亲,就是读父亲伟岸的高度。

父亲是一部凄绝的小说,读父亲,却是在读自己的泪水和思念。

——《读父亲》

小时候你说,我们永远永远不分开,可现在,你却狠心弃我而去。

我知道,你在里面睡着,不需要任何人的打扰,我仍固执地扒在,水泥做的大门。

大声呼喊想把你唤醒,你却沉默不语,但刺骨的石头分明告诉我,你在流泪,

——《你沉默不语》

写这两首诗时,他说:“还没动笔,双眼就‘开始模糊’;感情‘泛滥成灾’”。一个17岁的少年,没有对父亲深情的爱,就想不到把父亲比作“一部凄绝的小说”;没有对父亲真挚的不舍,就写不出“读父亲/却是在读自己的泪水和思念”的诗句;不会“仍固执地扒在水泥做的大门/大声呼喊/想把你唤醒”这样动人的诗句,让读者也泪眼婆娑。

父亲去世的晴天霹雳并没有停止写诗的步伐。他说:“我也要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能让命运使我屈服……”在他很多的诗歌里,都表达了他不屈不挠地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几多的曲折,几多的险阻,哪怕路上坎坷不平,把我的脚底磨出老茧重重。

哪怕路上荆刺桩桩,把我的脚背划得伤痕累累,但为了心中的梦,我一定要挚着地追。

——《追梦》

崎岖的山路,总是这般地难走;我,坚持着……

终于,快到山头了,该歇歇了?

突然,我看到山头的白云在向我招手。

——《登山》

看不清周围,看不清世界,似一张巨大的网包围,感到哀愁,感到惆怅,甚至绝望……

但看看大地,却依然能看清脚下的路,人靠的还是自己。

——《雾》

男儿是铁血的风采,汗水是不竭的灯油,让生活,永远闪耀着自信。

让心儿,在苍穹中高歌永不言败。

——《男儿》

我是野外的一棵泰坦树,有我自己生长的方向。

我接受的是风雨的洗礼,我不要成为盆景美的装潢,否则我会死去。

——《我不是盆景》

总是畅想在岁月的星空里,能和你同一轨道运行,有相同的方向相同的速度。

可每一次短暂的相遇,惊鸿一瞥里,总是你远去的背影,期盼总是在岁月里。

一天天憔悴苍老,你曾经熟悉的容颜渐渐,变得陌生。

可是有一种言语你永远不会知道,我的灵魂,时刻呼唤着你,白白的裤管上,黄黄的印痕。

——《岁月》

童年是懵懂,更是憧憬。小峥憧憬的是做一个原生态诗人。砍柴,牧牛,插秧,洒种;太阳,月亮,星星,雷电;树叶,青藤,夜草,山花,小草;鸟叫,蛙鸣,鸡唱,鹤唳……大自然许许多多的“精灵”都能涌进他的世界,都能感受到和别人不一样的美,都能牵动他随遇而生的激情。无论是在何时、何地,无论是在学余、事后,他都把那些豁然闪现的心灵火花,飞快地摁下思潮的快门,摄下许多多姿多彩的文学画面……

如在《雾》里,将雾比作“穿着夜乳白的睡衣”的姑娘,不能不说是小山峥独树一帜的描述。由于夜雾的笼罩,世界的一切都失去了颜色,这样的意境生动而贴切、美不胜收。同样,他用别样的想像力把雨描述成“心状的泪滴”,那滴滴的雨是从心里流出的泪,那滴滴的泪又是颗颗的心!雨和泪的联想,烘托出一个伤感而动人的氛围,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穿着夜乳白的睡衣,款款走过这世界,我年轻的姑娘,你让一切,都失去了颜色。

——《雾》

闪亮的长剑,刺破天空的阴沉,啊,天空,你缘何这样伤心哭啼?

洒下这,心状的泪滴。

——《雨》

与辉煌只是擦肩而过,却是对烂漫,最永恒的承诺。

——《流星》

暮色中的太阳,坠落在大山的那一边,熊熊燃烧的光焰,映红了四天。

——《晚霞》

我追随你到任何角落,你不会正眼瞧我一眼,可你永远不会知道。

我根本没走远,就在你脚下,就在你脚下,却咫尺天涯。

——《影子》

小峥一天天长大。已是青春靓丽的阳光男孩和标准少年,跨进青春门槛的金色花季没有去迪台、歌厅、牌桌或酒吧……在他卧房的墙上,没有明星照片,桌上没有动漫画报,摆满的只是各种文学杂志和书籍,惟一称得上时尚的,只是那个掉在膝盖的黑背包。他爱上的仍然是文学这个“吟安一个字,捻断千根茎”的“无边苦海”!他那海涛般的血液、焰火般的激情无法遏制地一笔而就写成“古道”“青春宣言”。他不愿走常人走过的那条古板、呆滞、没有作为的路。他要走创新、开拓,能够“留下自己的脚印”的路,用血液点燃生命的火,攀爬人生新的高峰:

一条石板铺就,似延绵无尽头的古道,曾经走过多少的人,可不知为什么,没有留下脚印。

于是,我决定放弃这条古道,走一条无人走过的小径,不管它通向哪里。

我也要走下去,留下自己的脚印。

——《古道》

少年的繁花似锦,完美地落下帷幕,

青春的仪仗——生命最威武强大的阵容,

接受一个伟大时刻的检阅,用汗水浇灌成长的花朵。

用血液点燃生命的火,只要我们有手,就要勇于攀爬人生的高度。

只要我们有腿,就要不惮于丈量生命的高度。

——《青春宣言》

小峥,我的一个酷爱诗歌的小网友,生活在大别山区,今年夏天考入武汉一所大学。他的诗歌深深打动着我。13岁那年他还在读小学,村里清写族谱时看到他的一篇文章,受到大人们的众口称赞,一致同意收进了族谱,从此开始了他的文学更多的是诗歌写作。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他无可奈何地痴迷函义深奥的方块汉字,一有空就怀着浓厚的兴趣字里陶金,探究每一个字和几个精选汉字组合起来所表达的那种寓意。有时,他望着大山入神;有时,他看着树木发呆,母亲骂他“得了脑膜炎”。就是这个“得了脑膜炎”的孩子,几年里在大大小小的本子上记下了几百首小诗。阅读这些多则几十行,少则两三行的诗歌,展现的是一个多彩斑斓的世界。这些诗歌,有的在《大别山文学》《星星》诗刊获奖,有的在《楚天都市报》“小作家”专栏里发表;更多的是出现在他后来的“博客”里,阅读者、点击者不计其数,令他的许多老师、同学、朋友、乡亲以及从来都不认识他的人眼前一亮,甚至还有足可做他爷爷的人,因为仰慕他的才华和他成了“忘年交”的朋友,称他为大山里的诗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