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优美句子 > 关于赞颂邓稼先的优美句子 正文

关于赞颂邓稼先的优美句子

时间:2025-05-12 07:04:43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邓稼先》是七年级上册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情感。

能力目标: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赞颂邓稼先献身国防事业的崇高精神。 根据课文语言结构多变的特点,我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句式变化及其作用,难点放在学习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上。

二、说教法

依据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来才能体会强烈的爱国情感和献身科学的情怀。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说学法

1、五步阅读法。①朗读课文,整体感知。②思读课文,理清思路。③悟读课文,深层探究。④美读课文,品味赏析。⑤颂读课文,体会深情。将“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的思路体现在这个教学方法中

2、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说教学程序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由邓稼先与杨振宁的照片导入本课。

3、阅读课文,走近英雄(分五步完成)

⑴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弄清文章各部分的侧重,交流感受。

⑵思读课文,理清思路

讨论:六部分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⑶悟读课文,深层探究

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⑷美读课文,品味赏析

品味语言,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美点

⑸颂读课文,体会深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4、延伸拓展,深情告白

⑴任选一个角度对这位科学家说点什么。

⑵学过此文,你对人生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5、布置作业,结束新课

(1)、积累字词、抄写动人的句子。

(2)、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整理自己的感想。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为他(她)写一篇小传。

在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

总有这样一些人让我们动容:四川省凉山山区邮递员王顺友,24年跋涉26万公里,没有丢失过一份邮件;航空发动机专家吴大观,以对航空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热爱,88岁高龄才离开科研一线;中信重工能源公司经理、党委书记杨奎烈,在医生已经下了“死亡判决书”后,还将在病床上口述的《关于能源供应的变化及应对措施》一文作为“遗产”留给企业……

上述几个事例,内容不尽相同,但都生动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基本内涵——敬业。他们用敬业乐业的精神,书写了一个个大写的自我。他们都在服务社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

对国家和民族而言,敬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精神支撑。敬业体现为“畏而不敢怠慢”,将“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的精气体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和事业中。敬业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为各个民族所珍视。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化,社会发展永远需要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永远

对个体而言,敬业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修为方式。我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体会到:当我们以虔诚恭敬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事业时,就能够在精益求精中体验到内心的充实和精神的愉悦。这样来看,敬业就不是约束人的“规矩”,而是激励人的理念,需要每个劳动者、每个行业以至全社会共同遵守。

世界上一切幸福生活、美好未来,都从劳动中来,从奋斗中来。敬业正是劳动、奋斗的具体体现,是创造幸福生活、美好未来的`不二法门。唯有敬业,我们才能成事成功,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提升人生境界。

(选文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选文开头列举三个人物的敬业事迹有什么好处?(3分)

答:

3.选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4.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敬业”的正面事例,请举出一例,充当本文的事实论据。(2分)

答:

参考答案:

1.我们要在敬业中提升人生境界。(或“唯有敬业,我们才能成事成功,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提升人生境界。“)(2分)

2.开头列举三个人物的敬业事迹,引出下文的论述内容(论题),(1分)吸引读者阅读兴趣,(1分)充当本文的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1分)(3分)

3.道理论证。(1分)引用梁启超的话,权威有力地论证了敬业是“成为更好的自己”的修为方式。(1分)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1分)(共3分)

4.示例(1):邓稼先用28年时间戈壁滩,鞠躬尽瘁,艰苦攻关,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国防自卫武器引导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示例(2):年轻的信客终年奔波,任劳任怨,不畏艰辛,长途跋涉,把信物及时送达目的地。(2分)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

阅读题目: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字帖( ) 强迫( )

2.这里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其深刻含义是什么?

4.画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心里的恐惧,他害怕敌人伤害他喜欢的鸽子。

B.这句话用感叹句写出了小弗郎士的愤慨,表现出他憎恨侵略者,热爱祖国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C.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在表现小弗郎士喜欢鸽子,希望鸽子用法语唱歌。

D.这句话通过写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表现他是个淘气不爱学习的孩子,上课精力不集中,走神看鸽子。

5.你认为这是一堂什么样的课?

阅读答案:

1.tiè qiǎnɡ

2.小弗郎士 真实亲切

3.比喻。烘托出教室里的爱国气氛,也说明了小弗郎士领悟了此课意义,由幼稚变成熟,具有爱国主义情感。

4.B

5.爱国主义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