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的太陽像个大火球,顶在我们头上,火辣辣的。仰起头,只能看见湛蓝的天空和白色的云朵,偶尔还 有群小鸟掠过。对,就是这样天,我们来到了崇仁古镇。崇仁古镇在浙江嵊州西部,距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原名杏花村,始建于宋,兴于明清。据说它是全国保护的最好的文物之。
踏入崇仁老街的那刻,我仿佛跨越了时空,变成了宋朝人,有人问我为什么,我告诉你,那儿虽然历经千年,但是风貌依旧。古建筑连片成群,有浓浓的宋朝遗风和明清特色。窗户上的纹路依稀可见,墙角的花纹依然清晰。小花小草在鹅卵石缝隙里绽放着,街头巷尾摆着条条石凳,还 有只只小狗在懒洋洋地晒太陽。
这儿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我发现这里的老人很注重养生,这里的中草药随处可见。在旗杆台门参观的时候,老台门主人热情的给我介绍起来。有收敛止泻和止吐功效的'木桃,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的盆垂草,也有利咽止痛的薄荷和杀菌消炎的芦荟。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盆玉簪花,全株都可以入药,而且据介绍,这盆玉簪花在她太奶奶在世的时候就有了,种植了至少有百多年历史了,把我惊叹地嘴巴成了个大大的“O”字,真是太悠久了。
我们继续前行参观,老街真的是非常的窄,在最窄处我伸开双手就能触到墙面。在参观沈家台门的时候,我碰到个老奶奶在取水,很是新奇,爸爸告诉我这个叫压水井。在征得老奶奶的同意后,爸爸给我讲解了压水井的原理,并且示范了下操作过程,爸爸先倒了盆水进去,然后来回用力压压压,水就不停地往外流,我赶紧找了个盆子接起来。这时,爸爸问我:“学会了吗?”我就用力地点了两下头。接着,我又往里走,突然,我的脚感到阵酸疼,低头看,不知是哪个小虫子给我咬了口,还 出了点血。这时,房主走进了屋子里去,不会儿又走了出来,原来房主是给我拿了个消毒的喷剂啊。房主做的这件事让我感动万分,我连声道谢,房主却说没事没事,然后淳朴的笑了。
光陰在这里静静地流淌,我们在古老的宅院间的小弄堂里穿越古今老街的房子虽然斑驳破旧,但仍然掩盖不住当初的气势雄伟,典雅庄重。老街的人们,更是充满了热情,善良和勤劳。这是我去过的古镇里最喜欢的个了,原汁原味,相信你也定会喜欢的。
从远离故乡那天起,我再也不见过故乡的水井。可是,在我心中,故乡的水井,却一直牢牢地占据着我的空间,似乎水井变成了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使我爱不离嘴。现在,当我一闭上眼睛,脑子里就浮现出,故乡那口爬满绿苔的井口,想起许多童话般的故事。
想起故乡的`水井,便想念起故乡的水伯。每当风雨过后,他都要拿着一把扫把来到井边,将水井周围打扫得干干净净。几十年如一日,故乡的水井始终保持着纯洁。目前,我尽管生活在大西北,但是,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梦起故乡的水井与水伯,走路时也不断的想起他们,与朋友骑马在大草原上奔驰时,也曾经轻轻地唤过他们。是的,他们是我生命中的两个小世界,那么近,又那么远,永远没有休止地浮现、磕碰、漫游。在我的梦中,故乡的水井总是长着青苔,水伯总是弯着腰打扫。这一切,都是这样的原始。
九十年代初春,我从西大来到陕北一个小山村体验生活,又重新看到了水井。这一口干枯的水井,又把我带回到故乡的童年坐的水井,沉湎于深远的日子。
童年时代,我常常趁爸妈不在家的时候,自己提着一只小水桶,到水井边打水冲凉,可是,水伯一见到我自己打水,他就走过来和蔼地说:“孩子,别自己来水井打水,以免掉落入水井。”说着,他一边帮我打水一边帮我洗澡,犹如自己的父母对待孩子一样。然后,给我穿好衣服送我回家……在他老人家面前,我表示不再单独一人到水井边打水洗澡了。可是,过后我又偷偷地去洗澡,又被他抓住送回来,一次、二次、三次……我再也不单独到水井边洗澡玩耍了。
故乡的井水是清澈纯洁的。当你站在井湄,把水桶慢慢的往井底扔时,自己的影子倒映到水井底下面真有意思。这时,你如果乘着这一刹那间的空间里看自己的影子,比在镜子里显得更加真实、优美。因为,故乡的水井是原始的,而原始使我看到了最真实的自我,没有半点虚伪。扔下了水桶,用力拉住绳子左右一摆,水桶翻了,水就咕嘟咕嘟的满了,拉上台湄,你看着装满清澈见底的故乡水,心里就像蜜糖甜蜜蜜的。当然,有时井水也有浑浊的时候,那是雨后水流进去了,不过,这种原始的井水总比城里自来水管里流出的水纯洁得多。
六月份,是南方刮台风的旺季。一次,十六号台风把许多树枝、杂草都刮到水井里,水伯为了打扫干净,使乡亲们天亮时能喝上清净的井水,天蒙蒙亮就点上马油灯来到水井打扫收拾,像打扫自己家一样的细心。他连干了几个小时,天亮时,乡亲们挑着水桶来到水井挑水时,这位七十一岁的水伯却倒在水井栏旁,再也起不来……台风,夺走了水伯的生命,不,是水伯为了乡亲们的生命而贡献出自己的余生。
虽然,水伯离开我们三十多年了,可是,每当我回忆起这一切,水伯朴实、无私的崇高形象与那清澈纯洁的故乡水井,心里就产生起一种敬佩、内疚、不安。如果我们都像水伯与井水一样纯洁清澈,那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