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其书】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它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一代伟人毛泽东喜欢读书,他尤其喜欢《资治通鉴》,前前后后读了17遍。除了借鉴其中的用人之道,毛主席也很佩服司马光的著书毅力。
资治通鉴名言警句翻译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翻译: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明白,偏听偏信就会处于狭隘中,如同看不见一样。唐太宗的手下有很多名人,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李绩、李靖、马周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这样一来,太宗就能从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们也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2、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翻译:只有讲诚信才能管理好民众,只有民众才能守卫好国家。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办事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的人才能很好地配合,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3、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翻译:送来大礼,说话甜言蜜语,这样的人是古人所警惕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突然有人向你频频献殷勤,就要想一想他是不是有意图了。
4、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翻译:得到了财富但是行为失态,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做事情永远要正大光明,经得起别人的追问。
5、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翻译:人的本性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设法改变了。但是与其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被动变化,不如早些就做好应变的准备,未雨绸缪。
6、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翻译:一辈子一句怨恨的话也不说,恐怕连圣人也觉得很难办到。抱怨是人的天性,但是抱怨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把抱怨的时间用以行动,我们也就接近“圣人”了。
7、汝知稼樯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翻译:如果你能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也就常能有一碗饭吃了。不知道珍惜劳动的人,难免会有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亲身体验过辛苦的生活,才懂得珍惜。
资治通鉴名言警句
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
2、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5、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6、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7、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9、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1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3、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14、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15、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
16、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17、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18、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
19、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2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2、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5、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26、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
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28、物极则反,器满则倾。
29、百姓安则乐其生,不安则轻其死
30、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
31、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32、举大事者不顾家
33、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34、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35、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36、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37、无赏无罚,虽尧舜不能为治
38、军无赏,士不往
39、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40、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
41、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42、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43、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
44、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
45、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46、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47、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4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49、忍小忿而存大信
50、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5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53、生乃与哙等为伍
54、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5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6、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57、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计细
58、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59、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60、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1、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
2、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材也,取其所长,用其所短
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4、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惹得愚人
5、盖聪明疏通者戒于无断,湛静安舒者戒于后时,广心浩大者戒于遗忘
6、人主必信,信而又信,谁人不亲?
7、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
8、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功而遂
9、秤砣虽小压千斤,以其德足以教化正俗,其才足以顿纲振纪,其明足以烛微虑远,其强足以结仁固义;大则利天下,小则利一国
10、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11、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12、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13、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14、与百姓同甘苦,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15、运筹帷幄,坐安社稷,论功行赏
16、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17、宜直言正论,非苟阿意顺指
18、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也
19、忧人之忧,乐人之乐
2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2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2、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
2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24、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25、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
26、钱用尽更来,机事一失不可复追
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28、物极则反,器满则倾。名人名言 www.51Flash.Com
29、百姓安则乐其生,不安则轻其死
30、知用兵之术,不知为天下之道
31、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32、举大事者不顾家
33、治国譬如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
34、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
35、物不极则不反,恶不极则不亡
36、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37、无赏无罚,虽尧舜不能为治
38、军无赏,士不往
39、赦者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40、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
41、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
42、父子兄弟罪不相及
43、人各有能有不能,吾不强对以所不知
44、人生居世间,譬犹骋六骥过决隙
45、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
46、人君之养人,在省其征役而已
47、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
48、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49、忍小忿而存大信
50、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
51、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53、生乃与哙等为伍
54、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
55、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6、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57、视远者不顾近,虑大者不计细
58、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59、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60、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所以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对自己有着很大的好处,在
一、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
《关雎》历来被传颂诗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本篇富蕴藉美、朦胧美、音乐美、意境美。
2、《论语》十则:《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之经典。“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成语:“死而后已”、“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3、
3.《韩非子》:《因祸得福》祸与福的对立同一关系,好坏之事变化要有条件。成语“因祸得福,焉知非福。”
4、《愚公移山》:《列子》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说明了只要下定决心,持之以恒,任何困难都能战胜的道理。移山之因:“惩山北之塞,出进之迂也,”移山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移山之难:“且焉置土石”。移山之时:“冷暑易节,始一反焉。”
5、《墨子》:墨子的***及其再传***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年龄战国墨家。
6、《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鱼我所欲也》:成语“鱼熊掌不可得兼“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标题为论点,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于忧虑,死于安乐》:标题为论点,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庄周:战国,道家代表。
8、《夸父逐日》:《山海经》:反映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看和顽强意志。
①比喻人有宏大志向或巨大的气力和气势;②比喻自不量力。成语:“化邓为林”。
《两小儿辨日》:《列子》:反映古人为熟悉自然,探求观察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精神;熟悉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就不一致。
《共工怒触不周山》:①造成天翻地覆的变化; ②反映原始部落间的激烈斗争和自然界的巨变。
9、《左传》:又名《左氏年龄传》是年龄左丘明作,史学与文学名著。《曹刿论战》:记叙“齐鲁长勺之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战前政治预备,取信与民:“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之时“辙乱旗靡”追敌之时“彼竭我盈” 成语:“一鼓作气”;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10、《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以亲身经历设喻让齐王纳谏。成语“门庭若市”:启示:①人贵有自知之明,②兼听则明,偏听则信,③批评别人要讲究方法。
11、《史记》:司马迁西汉史学荚冬文学荚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鲁迅称之为:“史家之尽唱,无韵之离骚”。《陈涉世家》表陈胜年轻心怀抱负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起义直接原因“失期,法皆斩”;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反抗精神“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出师表》:诸葛亮三国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作***犯科”、“亲贤远佞”; 故事:“白帝城托孤”; 三条建议:赏罚分明,广开言路,“亲贤远佞”。主旨句“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名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文中之“臣”—诸葛亮“先帝”—刘备,“陛下”—刘禅;宏愿“兴复汉帝,还于旧都”;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3、《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世称“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代表作:《回园田居》、《饮酒》。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人人同等,没有剥削,没有战略冬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的社会。成语:“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五柳先生传》:“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4、《隆中对》:陈寿晋朝《三国志》成语“三顾茅庐”;政治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15、《三峡》: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叫三声泪沾裳。”
16、《看岳》:杜甫。五岳:东岳泰山,西岳西岳,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会当凌尽顶,一览众山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 史诗: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小石潭记》:柳宗元,唐,游记。写小石潭环境幽美,静穆。抒发贬官失意后的愤懑之情。
18、《马说》:韩愈,唐,千里马:喻人才(文中自喻)。伯乐:喻圣明的君主。托物寓意的写法。文章抨击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
19、《陋室铭》:刘禹锡,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一般用韵。托物言志。主旨句:斯是陋试冬惟吾德馨。
20、《伤仲永》:王安石宋代,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唐宋八大荚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21、《木兰诗》:宋代郭茂倩编写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冷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回。”;“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所产生的成语“扑朔迷离”。
22、《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司马光(北宋)主编 成语:“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
23、《岳阳楼记》:范仲淹,宋,“卒章显其志”。旷达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远大政治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回”:表达作者希看与古仁人同通之情,又强烈蕴藉地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和对朋友的期看之情,一方面希看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蕴藉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四大名楼: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山西的鹳雀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一阴一晴,一悲一喜:文中的描写抒怀为议论服务。
24、《醉翁亭记》:欧阳修,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宋,“乐”字为文眼。“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朝暮四时之景的句子为:“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回而岩***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成语:“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
2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26、《爱莲说》:周敦颐,北宋。说:一种议论性文体,就一事、一物或某一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7、《世说新语》:刘义庆(南宋编)。六朝志人小说代表作。机智少年故事:司马光砸缸、王冕四岁作画、曹植七岁作诗、甘罗12岁为宰相。《咏雪》:把雪比作“撒盐空中差可拟”、“柳絮未若因风起”
28、《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与刘基、高启列为明初诗文八大家。
29、《满井游记》:袁宏道,明代。“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记游小品。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30、《核船记》:魏学洢,明末。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嘻,技艺灵怪矣哉!”
31、《湖心亭看雪》:张岱,明末清初。选自《陶庵梦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2、《童趣》:沈复。清代。成语:“物外之趣”:根据眼前的自然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失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从中得到乐趣。成语:“明察秋毫”、“悠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其中仔细观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是获得物外之趣的必备条件。
33、蒲松龄:清代。世称“聊斋先生”《聊斋志异》——聊斋:书屋名;志:记述;异:奇异的故事。郭沫若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进骨三分。” 《山市》:“山市”——“海市蜃楼”。《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启发:①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回要失败。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让步,必须勇敢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4、《***》:林嗣环清《虞初新志》清代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全文围绕“善”字而写。
35、《范进中举》:吴敬梓清代《儒林外史》讽刺小说,揭露科举制度的罪恶。
36、《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口语小说。《智取生辰纲》叙写杨志押送生辰纲被晁盖吴用等人夺取的经过。
37、《三国演义》:罗贯中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杨修之死》
38、《西游记》:吴承恩明代。此书描写的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其中“大闹天宫”最能体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
39、《红楼梦》:曹雪芹清代古代小说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线索,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为内容。《香菱学诗》。
40、“初唐四杰”: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4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年龄》
42、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二、现代文学部分
1、鲁迅:散文诗集——《野草集》:《鹞子》:作者以为不准游戏是***儿童的天性。《雪》:江南雪:优美;北方雪:壮美。 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对保姆的怀念和感激。《藤野先生》:两条线索:明线:与藤野先生交往及怀念;暗线:思想感情的变化。四件事:1.为我改讲义(认真负责);2.为我改正解剖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循循善诱,尊重学生,尊重科学);3.关心解剖实习(关心我学习);4.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对学习的爱好与求实精神)。弃医从文原因:1.匿名信事件(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看电影事件:弱国受辱,国人麻痹。⑴文学唤起民众的觉醒。⑵笔为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光明奋斗。《呐喊》:《故乡》:“希看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实在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含义:指空有希看,而不往奋斗、追求,希看便“无所谓有”;有了希看并始终不渝地斗争,实践,希看便“无所谓无”,人们都希看奋斗就会迎来新的生活。《孔乙已》:“哀其不性冬怒其不争”,笑剧的氛围,悲剧的内容。《且介亭杂记》:杂文驳论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心了吗》;《社戏》:小说“那夜的豆”,“那夜的好戏”:代表作者对天真烂漫,自由有趣的童年的美好回忆,表现对人生理想境界的渴看和追求;结尾能够激起读者的“人生体验通感”。
2、朱自清:《春》:“一年之计在于春”。《尽句》南宋志南和尚“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冷杨柳风。”《背影》:“在别人忽略的地方加以描写”。
3、《济南的冬天》: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代表作《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 “济南真是算个宝地。”
4、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致小读者》、《往事》。 《荷叶》:“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表现母爱。《观舞记》:艺术上的交流,能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沟通,艺术家都根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
5、《天上的市井》:郭沫若,现代诗人。代表诗集《女神》、《星空》:借用牛郎织女的传说。
6、《紫藤萝瀑布》:宗璞,原名冯钟璞。主旨: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恶运压倒。要对生命的长久保持坚定的信念,恶运过后,不能总是让悲痛压在心头,应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伟大的事业中往。
7、《爸爸的花儿落了》:***音台湾《城南往事》题目双关: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暗指禀***花的爸爸往世。
8、《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0、《猫》:郑振铎 主旨:无论做任何事情,千万不能凭借个人好恶带着某种私心和偏见,违反客观情况往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偏差,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11、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新闻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核心内容,也叫消息。《沁园春·雪》主旨句:“俱往矣,数风骚人物,还看今朝”,承上启下过渡句:“江上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个领字“看”,“惜”五位历史帝王: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陶公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
12、《芦花荡》:孙犁。代表作:《荷花淀》
13、《中国石拱桥》:茅以升,桥梁学家。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三大特点)。赵州桥:唐代张骛“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14、《苏州园林》:叶圣陶。作荚冬教育家。“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牡。
1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16、朦胧诗派代表:江河,舒婷,顾城,北岛。
三、外国文学部分
1、《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 美国。通过爬下悬崖的经历总结出:面对困难,不要惧怕,要冷静分析困难,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难,积小胜为大胜的人生道理。
2、《再塑生命》:海伦·凯勒 美国,《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3、《绿色蝈蝈》:法布尔。法国 昆虫学家。法国国庆:7月14日。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项链》、《羊脂球》 福楼拜:法国 代表作《包法利夫人》 歌德:德国《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 左拉:法国《小酒店》。
5、《马》:布封法国 36巨册《自然史》
6、《最后一课》:都德法国韩麦尔是主要人物以小弗朗士情感变化为线索,以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为背景。代表作:《最后一课》、《柏林之围》。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8、《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代表作《项链》主题:揭露在金钱主宰一切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了冷酷关系。
9、《蝈蝈和蛐蛐》:济慈,英国,《夜》叶赛宁俄罗斯。
10、《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笑剧。代表作《《哈姆雷特》(又名《王子复仇记》)、《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展开,夏洛克,四大吝啬鬼之一:贪婪、阴险、偏执、冷酷、凶残的印子钱者形象。
四大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悭吝人》中的阿马贡、巴尔札特《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果戈理《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
11、《音乐巨人贝多芬》:贝多芬德国代表作《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12、《天子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代表作《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 “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贯串全文主线) 讽刺统治者虚伪、愚昧、自欺欺人的本质。
13.《丑小鸭》:安徒生“丑小鸭”的一生是作者的真实写照。
“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你有理想,有追求,并为着目标而努力奋斗,即使身处逆境也没关系。“金子总是要发光的。”
14、《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代表作:《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高尔基称誉为“一代诗宗”,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
15、《变色龙》:契诃夫,***。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主人公:奥楚蔑洛夫;溜须拍马,媚上欺下,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沙皇走狗。主题:揭露***警官制度的反动虚伪,批判它反人民的本质。
16、《伟大的悲剧》:茨威格奥地利主要成就为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 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阿蒙森(挪威)——斯空关站(英国)”
17、《我的信念》:居里夫人 波兰 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18、《金色花》:泰戈尔。印度文学家。“金色花”:印度圣树。
19、《海燕》:高尔基前苏联《海燕》是“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