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在京城的一条老街上,有一位老铁匠,由于年老体衰,他不能再挥动胳膊打造各种铁器。于是,他改做起了卖拴小狗的铁链子的小营生。
老铁匠的经营方式古老传统,他人坐在门内,货物摆在架子上,不吆喝,不还价,晚上也不收摊。无论什么时候,有人从那儿经过,都会看到老铁匠悠闲地躺在竹椅上,手里端着一把紫砂壶,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每天,他的收入正好够他喝茶和吃饭。他老了,已不需要多余的东西,因此,他生活得非常满足。
一天,一个商人从此经过,看到老铁匠放在一旁的那把紫砂壶。紫砂壶古朴典雅,紫黑如墨,有清代制壶名家戴振公的风格。那位商人禁不住走上前去,顺手端起那把紫砂壶,看得非常入迷。商人发现,壶嘴内有一记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惊喜不已。他手握那把壶,对老匠人说道,他愿意出10万元的高价买下紫砂壶。当他说出这个数字时,老铁匠先是一惊,不过他很快又拒绝了。因为这把紫砂壶是他爷爷留下来的,他们祖孙三代打铁时,都喝这把壶里的.水解渴。
紫砂壶虽没有卖,但商人走后,老铁匠有生以来第一次失眠了。这把紫砂壶他用了近60年,并且一直以为它只是一把普通的壶。现在,竟然有人出10万元的高价要买它,他转不过神来。
过去,老铁匠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闭着眼睛把壶放在小桌上。现在,他每回放时都要小心翼翼,这让他感到非常别扭。特别让他不能容忍的,是有些人得知他有一把价值连城的壶后,都蜂拥而来,问他手中还有没有别的宝贝,甚至还有人向他提出借钱。老铁匠原本平静的生活一下子被打乱了,他不知该如何处置这把紫砂壶。
当那位商人带着20万元第二次登门时,老铁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来左右店铺的人和前后的邻居,拿起一把斧头,当众把那把紫砂壶砸了个粉碎。
从那以后,老铁匠又回到了平静悠闲的生活中。他活到了102岁。
生活中,许多人往往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结果当然是疲惫不堪。我们要做的,是要学会解除这些束缚,不要受任何外界环境的影响,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
假如残片上还留有余香
假如我真会品茗坐禅
就决定穿越,找回你数百年前逝去的童年
与你面对面
围炉而坐,煮雪品悠闲
每一次征途
留下的
都是一地伤心的碎片
今人为利,将你从深深的泥土中刨出
让你,抛头露面
曾经的斑驳岁月,留下许多碎片式的记忆
明清以来,龙壶
茶禅一味的文化流传在民间
那些独具匠心的创意
将茶道渲染的一尘不染
不知从何时
诗画禅茶,融合的密不可分
好似男女间的热恋
没有独白
也没有肌肤的'触碰,只有精神上的言欢
从泥土到创意造型
再到炉火狱炼
涅槃后的你显得那么高贵和光鲜
赤裸酒红,却能
泡出茶道禅言,一壶独特的碧水蓝天
二零一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写于凭湖斋
幼时,就发现外公,只要喝茶,定是要用紫砂壶。让我总以为,紫砂壶泡出的茶要更好喝,于是便趁外公不注意,跌跌撞撞的爬上椅子,想对着那个神秘的小壶,一探究竟。万物都逃脱不开稚童的小手,果不其然,壶盖子被我摔了个大口子。外公跑来看见了,没有责怪,只是无奈地叹气道:“这孩子,真是糟蹋了我养的壶哦。”
小时候的我还不知,这一把陪伴了外公好几年的壶有什么意义,嘻嘻哈哈着也就过去了。如今,长大了,才明白,这把紫砂壶,更是我们宜兴人,世世代代的工匠精神。
古今中外,赞誉自杀的文章数不尽,名言妙语有万千,但似乎忽略了它本身的朴实无华。最好的紫砂壶应当是栗色暗暗,如古今铁,敦庞周正。但如何评价这些造型,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各有爱,不能强求。在外公的熏陶下,我对紫砂壶的美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古拙最佳,大度其次之,清秀再次之,趣味又次之。道理何为?紫砂壶作为茶文化的组成部分,追求“淡泊平和,超世脱俗”的意境,而古拙正与这种氛围最融洽。
任何器物都会应变而变,或越用越旧,亦或是面目全非。紫砂壶不然,它冷暖两宜,以不变应万变,变不了的'是它的温润和真诚。日久岁月,为其增光辉,千载百载,其更添沉稳古朴。
泡上一壶茶,静静独赏独品,没有喧嚣掺杂,体味本质醇香,聆听壶言茶语。宁神观壶,哪怕是,执手熟玩千万遍的壶,仍是,毫不厌倦,看肌肤的光润,透肌里的内涵,细数每颗不同的砂粒,接吻久蓄的陈香。
仿若昨日,却已沧海桑田,风烟已然淡去,却留下了一把不朽的紫砂壶。一片茶叶落入壶中,人世间留下一段述说不尽的茶话,茶叶是多情的,而紫砂壶却是忠诚的,为了茶,倾其所有,终其一生护茶周全。在悲欢离合的故事里,茶与紫砂,在庭前静听花开花落,仰望云卷云舒。茶与紫砂,注定传承一段人间佳话,亦是茶话。
江南小城,承载着,紫砂的梦,也缠绵着,半夜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