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群鸟,仿佛从大地的心窝飞起的音符.旋风似地从田野腾空而起
2、湖面上,一群鸭子灿烂的羽毛,在落日的余辉下,像浮着一簇簇花环
3、黑莺平展着宽阔的两翼在空中飞翔.简直像一架小型飞机。
4、一群黄雀叫得更欢了,从它们的神态看,类似一群顽皮的小学生。
5、一群黑色的鸟儿正在轻捷地、不声不响地像波浪一样翻飞。
6、晨光中鸟儿卿卿地响了,先是怯生生的从树叶丛中传来,逐渐胆大起来,叽叽喳喳闹成一片,枝枝叶叶之间都响彻颤动的、喜悦的欢唱。
7、海燕叫声着,飞掠过去,好像深黑色的闪电,箭似地射穿那阴云,用翅膀刮起那浪花的泡沫。
8、雄鸡伸长了羽毛绚烂的脖颈,亮亮的一声长啼,划破了无边的寂静。
9、一忽儿,翅膀碰到浪花,一忽儿,像箭似地冲向阴云,它在叫着,而在这鸟儿的勇猛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到了欢乐。
10、耀花眼的云雀.从树上飞起,像陀螺打转转,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
11、那雪白的羽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咏,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12、燕子啾啾的叫着.在天空里飞来飞去,寻找吃的东西,完了又停在房檐,用嘴壳刷洗它们的毛羽。
13、鹤鹰平稳地在旷野上面翱翔,常常在一个地方停留下来,很快地拍着翅膀,把尾巴展开成扇子形。
14、一只灰色的苍牙在浅绿色的河面上低翔,拖着长长的细腿,离水面只有一支矛那么高,每次扑翅,都在水面引起一片涟漪。
15、一只远来的鹰仿佛带着怒愤,对这沉重的天色的怒愤,平张的双翅不动地从天空斜插下来,几乎触到河沟对岸的土阜,忽而又鼓扑着双翅,作出猛烈的声响腾上天空。
16、成群的白鹤从远处河岸向上飞冲,灌木丛生的荒原上奔腾着一阵阵方向不定的狂风。
17、几只褐色的小鸟,偶尔在树篱中扑动一下,看上去仿佛是一些忘了掉下来的单片枯叶。
18、有一只鸟儿离群独飞,体态绰约,金黄色的小嘴,十分灵秀。
19、一只鸥从草丛中有节奏地振翼飞起.飘逸多姿地游弋在空气中的蓝色的波浪里。
20、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众多的小鸟.简直像一阵旋风一样,或密密麻麻有如蚊子,或在绿草上乱跑乱窜,或在空中成双成对地嬉戏.然后全都向林边蜂拥而去,全都高唱着,那歌声同春水的鸣响、乌鸡的惆啾、林鸽的咕咕、仙鹤的叫唤,枯噪交响在一起,会把人久积心底的最深沉的心思唤上来。
21、湖岸上一只白脸鹊鸽好似围着黑色的小头巾,系着黑色的围裙,两脚湿滚滚的跑着。
22、黄鹉飞起来迅若流星,在密密的树枝树叶里忽隐忽现。
23、鹤从容不迫地扇动着翅膀,遨游在广阔的碧空,时而低啼,时而齐鸣。
24、孔雀像美人儿拖着翠色的长裙子,四处转悠。
25、这野鸭长着一个金翠色的.头,亮晶晶的眼睛,颈上有一圈灰白色的羽毛,就像是戴了一串珍珠项圈似的.
26、走起路来摇摆着肥臀的鸭子,总是四平八稳地迈着方步,仿佛饱学之士的样子。
27、一群雪白的鸭子款款游过,就像一支将要远航的舰队,鼓起了白色的风帆,在身后留下了一条条笔直的银光闪闪的水线。
28、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极伶极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29、老鹰,那乌黑发光的翅膀,横扫着破棉絮般的云块,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冲进那黑沉沉的云海里去了。
30、一群家雀躲在窝里,亮晶晶的圆眼睛滴溜溜地望着天空。
31、白鸥在筑巢的地方被孩子们惊动,猛然一齐腾空而起.铺天盖地,把什么东西都挡住了,后来仿佛下雪似地乱纷纷回旋穿插,落在秋播作物上,绿色的田野便都成了一片白色了。
32、雷鸟怯怯地跳到低一些的小枝上去,然而小枝过于细嫩了.弯了下来,雷鸟也跟着往下垂,赶紧张开翅膀,免得掉下来。
33、树林里,百鸟齐鸣,就像一曲美妙的民乐合奏,简直叫人流连忘返。
34、海鸥闪电般从云端俯冲下来,在接近水面的一刹那,突然像羽毛一样轻盈地飘落。
35、海鸥惊起,扇动双翅飞去,像一片片白纸。
36、大红的赤色鹅鹉像一块随风飘荡的红纱。
37、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38、燕子飞行的时候,漂亮极了,那狭长的翅膀.那分叉的尾巴都像山最高明的画家画出来的.没有一个姿势不美。
39、白鸽飞在天上,宛如一朵白云;停在地上,就像一杯存雪;展翅欲飞时,又像一朵盛开的白牡丹。
40、两只麻雀逆风飞翔,小小的身姿勇猛、矫健,活像两架微型的驱逐机。
41、苍鹰在山谷上翱翔,突然合拢翅膀.像流弹般冲刺下来。
42、天鹅披一身洁白的羽毛,头上顶一朵鲜艳的红球.在水浪中一起一伏.自在地游弋。
43、啄木鸟在树上.笃笃”地啄着,好像医生在给病人诊脉。
44、交尾期的公鸭羽毛十分艳丽,叫声也愈发响亮。
45、云雀发出颤音.银铃样的歌声穿过云层,飞向大地。
46、在窗外樱桃树的枝丫上,一只灰胸的麻雀,正在啄着自身的羽毛时时斜着它那狡猾的小眼睛,向人窥探。
47、一群母鸡在沙地上侧着身子打滚,用一只爪子轻轻地刨着土寻觅蚁虫儿。
48、这真是两只可爱的鹅,玉羽,金蹼,红咏,用洁白的颈项亲昵地摩要着主人的手心。
49、蓝喜鹊像个吵吵闹闹的花花公子,穿着鲜艳的淡蓝色外衣和白衬衫,叫不停,说不停,处处招呼。
50、各种鸟雀迎着晨曦争鸣,在展雾的迷离中,万翼凌空,红翅膀的,金翅膀的,白翅膀的,像给夜色初褪的天空刷上了一层彩色。
51、一只云雀,仿佛和星星会合在一起了.在绝高的天际唱歌,寥廓的弯苍好像也屏息,静听这小生命为无边字宙唱出的颂歌。
52、大公鸡披着色彩鲜艳的羽衣,昂首阔步,大摇大摆地走着,发亮的眼睛闪着挑战的光。
53、鸽群在天空翻着斤斗,游戏着,像雪球似的落了下来,又像箭一般射了上去。
54、那乌鸦张开翅膀,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地飞去了。
55、麻雀一刻不停地卿卿喳喳聒噪着。
56、它的唬拍色的、有着黑圈的眼睛,凝望着永远青色的天空。
57、那庞大的鸟越来越近,有时矫健的两翼浮在空气中一动不动地盘旋,有时像一个抛在空中的物体,急速下落。
58、鹤鹰贴近地面,均匀地扇动翅膀,忽然,在空中停住,仿佛在思索什么,然后拍起翅膀,箭也似的飞过草原。
59、一只白色的海鸥傍徨地、无声地飞翔,像在寻找一个栖息的地方。
60、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鸟,它有一双小小的眼睛、弯弯的嘴巴,身上的毛是黄色的。有一次,我把小米和水倒在一个小盒里,可是它怎么也不吃。我想小鸟是不是害怕了,我就走到了一边,我看见小鸟看看四周,好像在说:”这里还有人吗?小鸟看见没有人了,便飞了过来,快速吃起米来。我发现小鸟吃完一粒米的时候,就东张西望。它真是太可爱了!
1:清晨,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我忽然听见有小燕子的叫声,拉开窗帘一看,果真是几只乌黑油亮的燕子在窗前“唧唧”地叫。
2: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5:星期天,我和爸爸来到鸟市,在一只装着黄鹂鸟的笼子前,我停下了脚步。黄鹂鸟披着丝绸般齐整而光艳的羽毛大衣,翅膀的颜色有点黄中透白,一双粉红色的小爪子不时点落在笼子内的栏杆上,它的嘴巴小小、短短的,眼睛也又黑又小,像两粒黑色的珍珠镶嵌着。
6:两颗黑溜溜的小珠子在眼眶里来回晃荡,那小巧的嘴不停地啄者,他有一身独具风采的羽毛,有一对可以展翅高飞的.翅膀,它们自由的在天空的怀抱中翱翔,偶尔发出清脆的鸣叫。她们是鸟,是天空妈妈的孩子。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幸福是知他懂他信他爱你宠你疼你,毫无疑问!
9: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鸟的词语和句子 60句描写鸟的词语和句子 60句。――唐王维《鸟鸣涧》
10:乌鸦,虽然歌声不及百灵和黄莺,身体比不上健壮的老鹰,说话不如喜鹊会说,美丽更比不上鸟王孔雀……但他的心灵却是最美的,愿所有的鸟包括人都能像乌鸦一样有着一颗金子般美丽的心灵。
1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12:大雁兴奋得一路高声歌唱,低声吟哦,简直像小孩子,争抢着投入母亲怀抱。
1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4:吃食的时候,黄鹂鸟轻轻跳到食盆旁边,啄一次食物,扬一次脖子。玩耍时,它上下翻腾,边跳边叫,声音悦耳动听。休息时,它静静的站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只有脑袋不时的转来转去,望着笼子外面。有人靠近,它就又跳又叫,像是在祈求将自己放飞,好与同伴一起歌唱,与白云拥抱,与风儿说话,与花儿共舞。可是,始终没有人打开笼子上那个小小的门,它显然有些失望了,就又站在笼中的一个角落里一动不动。
根鸟从未注意过菊坡人家的炊烟。而此时,他却勒住马看着:菊坡的炊烟竟然也是好看的。它使根鸟感到了一种说不出的温暖与亲切。他忽然感到饿了,用腿一敲马肚,白马便朝小溪跑去。到了溪边,他翻身下马,跪在溪边,用一双黑黑的手,掬了一捧,又掬了一捧清水喝进肚里。他看到了几尾也只有菊坡的溪水里才有的那种身体纤弱的小鱼,正和从树上垂挂下来的几根枝条无忧无虑地嬉戏。他用手撩水朝它们浇去,它们一忽闪就不见了。
15:女人是本书,当你看了里面的内容就会心中一颤,想要探究的明明白白。你在多次翻阅后又能咋样?其实女人是一本永远也让你读不懂的书!
16:谁家没有个碟大碗小、磕着碰着描写鸟的词语和句子 60句好词好句
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18:黄鸟黄鸟,无集于Y,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Y。言旋言归,复我邦族。――《小雅黄鸟》
1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邻居房子的侧面木板墙,正对着我家餐室的窗户。木板墙上有个小小的洞,每年春天,总有好多只麻雀飞来,从那洞里进进出出、叽叽喳喳的,似商量又似争吵,显然它们是在木板墙的夹缝中做窝。想来那里面的天地一定相当开阔,筑巢其中,倒是风雨不动安如山呢。
屋主人经过墙外的走道,从不抬头望一眼,对于鸟儿们的聒噪,也充耳不闻。坐在餐室里的我,却是常常望得出神,对邻居的“有凤来仪”,甚是羡慕。也盼望有鸟儿能来我窗外的香柏树上做窝孵小鸟,让我沾点喜气。
盼望竟然没有落空。有一天,一对肚子呈金黄色的漂亮鸟儿,飞来停在我窗外的栏杆上,软语商量了好半天,看中了那株香柏树,就在上面筑起巢来。我真是大喜过望。香柏树离窗子只1米多远,它的枝丫是一层一层有规则地向上生长的。这对鸟夫妻,聪明地选择了最最隐秘、不高不低的第二层。左边是栏杆,可供它们飞来时歇脚;右边另有一株较高大的树,茂密的浓荫覆盖,道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不会打扰到它们。真正可以说是“良禽择木而栖”。
我只要有空,就坐在窗前看它们工作。母鸟时常停在栏杆上休息,大部分是公鸟任重道远地,不知从哪儿衔来像藤蔓似的长草,在两个枝丫之间,先搭起栋梁,然后衔来深褐色的细枝,纵横编织,很快就把一个窝筑好了。因为离树很近,我可以平视丫杈,直窥堂奥。看那窝的细密精致,真是巧夺天工。我第一次亲眼看鸟儿衔枝筑巢,以至吉屋落成,内心的那一份喜悦,无可名状。同时也体会到童年时代,双亲晓谕我们,不可破坏鸟巢的深意。
这对鸟夫妻,飞来时总在栏杆上停留下来,观察四周,侧耳倾听一番,然后飞到窝里休息片刻,又从另一面的'树荫下飞出去,进出的方向有定,一丝不乱。它们对于自己辛苦经营的房屋,似颇踌躇满志。对我这个守着窗儿、与它们相看两不厌的人,也颇表欢迎。
我偶然开门走出去,靠近栏杆,它们也并不飞走,但对我撒在栏杆上款待它们的南瓜子仁,却毫无兴趣。可见它们并不是因为食物才亲近我,而是因为对我由衷的信任。
有一天,看见母鸟从窝里出来,停在栏杆上东张西望,我一看巢里已经有三枚小小的蛋,碧绿如翡翠。原来公鸟急急筑窝,是因为妻子即将生产。一会儿它飞回来,衔了一条虫喂给爱妻,给她产后进补,其体贴负责,令人感动。
从此以后,母鸟大部分时间都在窝里孵蛋。公鸟偶然飞回来,站在窝边,母鸟立刻就飞走,大概是出去舒展一下筋骨吧!它们的分工明确,配合密切。
约莫半个月(可惜我没有记录时间),三只小鸟孵出来了。
我看见三个大头摇摇晃晃地,伸着细长的脖子,闭着眼睛,黄黄的嘴巴张得像三个漏斗一般,等待父母喂它们,真正是嗷嗷待哺的黄口小儿。它们吃饱了就挤在一起睡觉,一听父母的羽翼在空中振动的声音,自远而近,三张嘴巴就马上张得大大的,等待美味落入口中。轻风吹来,它们头上纤细的绒毛微微飘动,煞是可爱。令人惊叹的是,父母亲喂三个儿女,都非常公平。食物的分量,也是逐渐增加的。起初是细细小小的一条条小虫,渐渐地衔来较大的,不知是什么山珍海味,反正小雏吃得愈来愈健壮了。
如天气变化,母鸟就立刻飞回蹲在窝中,张开翅膀覆盖小鸟。有一次,大雨倾盆,香柏树东摇西摆,我好担心窝会被吹落,禁不住连声念佛,保佑它们平安无事。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母鸟飞到栏杆上,拍拍翅膀,抖落了全身雨水,一边侧头向我看,仿佛告诉我:“你放心好了。任何狂风暴雨,我都能适应,因为我们是在风雨阴晴、瞬息万变的气候中长大的。”此时,窝中小雏,又在伸长脖子,向母亲讨吃的了。
这一段辛苦的哺喂抚育过程,我在窗前看得清清楚楚,和电视荧幕的特写镜头一般无二。
小雏渐渐长大了,头上白白纤细的胎毛逐渐脱去,浑身羽毛丰满起来。母鸟不在时,它们争着站起来,张开小小的翅膀,拍拍身子,或是你踩我、我踩你,彼此顽皮地对啄着。看来,巢已经显得太小了,母亲回来时,就站在边上爱怜地看着儿女们,不时啄啄它们的头,梳理一下它们的羽毛。此时,公鸟的喂食,愈来愈勤,因为孩子们的食量增加了。有趣的是公鸟一来与母鸟打个照面,母鸟就马上飞走,它们的合作劳逸均匀,看来自有默契。
一只比较强壮的小鸟,忽然跳出窝来,站在窝边的树枝上,摇摇晃晃。另外两个较胆小的小鸟撑起脖子愣愣地望着它。这时,母亲回来了,向它头上一啄,它马上跳回窝里。不听话,挨骂了。
可是儿女们长大了,终究是留不住的,尽管父母亲轮流地继续喂它们、守着它们,它们却时时刻刻地振翅欲飞。这一天,我真是茶饭不思,一刻也不愿离开窗口,心情十分沉重。因为才半天时间,三只小鸟都先后跳出窝,停在旁边大树的枝叶浓密之处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发现它们。它们定定地站着,似在观察周围的环境,对自己出生长大的窝却似一无留恋。母鸟停在栏杆上,喉中发出“咕咕咕”的声音,应该是对离巢儿女的反复叮咛吧!它一定是说:“今后海阔天空,父母手足都不再相逢,不再相认,一切都要自己小心啊!”我自恨没有公冶长的本领,能通鸟语。但骨肉分离的悲苦,凡是动物,何能有异呢?
才转瞬间,三只小鸟都倏然而逝,飞得无影无踪了。我亦怅然若有所失。抬头看它们的父母,正双双停在对面屋脊上。是在目送远走高飞、不复反顾的儿女呢?还是在俯望空空的旧巢,夫妻相互慰藉呢?
从此它们再没有回来,窗外一月多来欣欣向荣的热闹,顿归寂静。而我呢?眼看它们辛苦筑巢孵蛋,辛苦抚育儿女长大,终至离巢而去,心中的怅惘,有如亲身经历了一场人世的离合悲欢。
一阵风雨过后,空巢终被吹落在泥土里。外子怜惜地把它捡进来,收在一个纸匣里,叹息地说:“留作纪念吧!”
(辛 子摘自湖北人民出版社《母心·佛心》一书,赵希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