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来自江西南昌,我叫梁超玮,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影帝梁朝伟,我长得比他帅,口才比他好,我是今天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梁或梁导,欢迎来到著名风景区庐山,现在就请跟我一起踏上不同寻常的庐山之旅吧!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首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共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参观飞来峰、仙人洞、芦林湖、庐山博物馆、花径等几处著名景点。
庐山是崛起于平地的巍峨之山,最早有匠氏兄弟结庐隐居,因此庐山也被称为匡山或匡庐。请大家先跟随我去我们今天的第一个景点:飞来峰。飞来峰在庐山中央形成一个高耸突起的山峰,传说飞来峰里有一块飞来石,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从飞来石里蹦出来的,著名诗人王安石游览此处时,也写下了《登飞来峰》,为后人所传唱。大家可以边走边领略王安石笔下的庐山和李白诗句中的庐山。爬完飞来峰,接着要到达的是我们今天的第二个景点:仙人洞。传说这里是一个叫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得名仙人洞,仙人洞洞高、深各约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称“一滴泉”。洞壁有“洞天玉液”等石刻题词。洞中央“纯阳殿”内置吕洞宾石像,传说八仙中的剑仙在此修道成仙。至清朝,佛手岩成道家的洞天福地,改称仙人洞。毛泽东的著名诗句“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使仙人洞景点名扬四海。大家可以在这儿合影留念,沾沾仙气,回去之后相信一定会有好运伴随。现在我们要从黄龙寺沿石阶曲径上行经过一片竹林,来到我们的第三个景点,芦林湖。芦林湖四周群山环抱,苍松翠柏,特别是冬天更加景致优美。站在芦林湖边,大家可以感受到湖水洁净清澈,碧清如镜,山色倒影,相映成趣。湖心有两小亭,外观秀丽、精巧。芦林湖所蓄之水目前为庐山牯岭镇1.3万居民的主要水源。大家可以在湖边的凉亭稍作休息。
时间过得真快,上午的行程即将要告一个段落,很高兴和大家度过了这么愉快的时光,请大家中午吃饱喝足,养精蓄锐,今天下午我还要带大家参观庐山博物馆、美庐、花径等景点。
各位游客,我们下午见!
庐山导游词【篇二】
各位游客,你们好!
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庐山的北山登山公路上。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庐山的概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建国伊始,政府就开始谋划修筑庐山登山公路。1952年7月组成庐山登山公路修建工程处,这年冬天,这条公路正式开工。第二年(1953年)8月1日,这条长36公里的登山公路便正式通车。后来,人们称这条公路为北山公路。北山公路盘山而进,有近四百处弯道,所以毛泽东在《登庐山》一诗中,有“跃上葱茏四百旋”之句,其实呀,这条公路的弯道只有399个弯,所以有人说,毛主席也是吹了一小点点牛的。这条公路庐山居民常称之为“毛泽东路线”
1970年10月,庐山南部登山公路开工,第二年7月1日通车,人们把这条路称作南山公路。南山公路的修成,为上庐山的国内外游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以后,又有人在庐山修筑数条缆车道与公路。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便这样赞美庐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伟诡特,鲜有能过之者,真天下之壮观也。”
庐山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外险内秀。具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等多种地貌。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庐山自古命名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庐山奇特瑰丽的山水景观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庐山生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昆虫2000余种,鸟类170余种,兽类37种。山麓鄱阳湖候鸟保护区,是“鹤的王国”,有世界最大的白鹤群,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座万里长城”。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庐山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便有人类活动。长久以来,人们在这里创造了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庐山文化。
传为大禹时所作的《禹贡》及稍后的《山海经 》,均有庐山古称的记载。公元前126年,司马迁“南登庐山”,并将“庐山”载入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东晋淘渊明、谢灵运、宗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陆续来到庐山,进行了杰出的文化艺术创作,使庐山成为中国田园诗的诞生地、中国山水诗的策源地、中国山水画的发祥地。此后,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康有为、陈三立、胡适、徐志摩 、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写诗4000余首,其中名篇佳作灿若珠玑。
庐山“道释同尊”。公元四世纪,高僧慧远在庐山建东林寺,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中国化佛教,代表佛教中国化的大趋势;禅师竺道生在庐山精舍,开创“顿悟说”。天师张道陵,一度在庐山修练;道教禅师之一的陆修静,在庐山建简寂观,编撰藏道经1200卷,奠定了“道藏”基础,并创立了道教灵宝派。从公元四世纪至十三世纪,庐山宗教兴盛,寺庙、道观一度多至500处。1942年,世界佛教联合大会在庐山召开。本世纪初,二十余国的基督教教会汇集庐山。至今,庐山仍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寺庙、道观、教堂多座。
庐山导游词【篇三】
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来到远近闻名的庐山风景名胜区观光。我是今天为你们服务的导游,我姓马名颖瑶,大家可以叫我“小瑶姐姐”。不过要注意卫生哦!希望能给你们带来美好的一天!
你们看!这就是世界闻名的庐山!美丽吗?现在就让我来介绍介绍庐山吧!
庐山位于中国中都江西省九江市南,北濒长江,东接鄱阳湖。山体总面积302平方公里。全山共有90座山峰,最高山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4米群峰间散布着许多壑谷岩洞,瀑布﹑溪涧。
庐山风光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
庐山不但素有“国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而且还是我国的明珠之一。
庐山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使庐山夏日清凉,雨水充沛。早晨,一层层浓郁的云雾覆盖着庐山﹔一遍遍幼细的雨露灌溉着花草﹔一阵阵柔和的微风呼唤着各种小生命。青松在浓郁的云雾中,在幼细的雨露中,在柔和的微风下,挺直而生。那郁郁葱葱的绿叶坚硬、挺拔,就像我们的人格和意志。山间的水流又是那样的清澈,就像我们的心灵。周围的艳花给山间的水流织了一个朴素的花环,绿树倒映在水流间,让这座山披上了绿色的围巾。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仙境。
既然我们来到了庐山,那旅客们,你可知道庐山古有“神仙之庐”的传说吗?
据说,匡俗在庐山寻道求仙的事迹,为朝廷所获悉。于是,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其人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成仙去了,自然是无稽之谈。后来人们美化这件事,把匡俗求仙的地方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这一名称就是这样出现的。因为“成仙”的人姓匡,所以又称匡山,或称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匡字的忌讳,而改称康山。
……
那弥漫的云雾为庐山增添了许多迷人景色和神秘色彩。这就是庐山。让我们再次向庐山个别!
描写庐山美景的散文一
游庐山之前,我已对庐山有了不同层面的了解,先是拜读了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使我初识了雄奇的庐山;拜读了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使我相识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庐山;从1959年召开的“庐山会议”,我浅识了具有政治色彩的庐山;从伟人毛泽东题写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我想到了极富哲理的庐山;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演的电影《庐山恋》,我粗浅了解了富有浪漫色彩的庐山。而到了2008年的夏天,我才真正领略了庐山的无限风光。
在我国众多的名山中,庐山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它在我国江西省北部,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临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在大江与大湖的交汇之处,自然形成了集险峻与秀丽于一体的美丽景致。所以,自古以来庐山风光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匡庐奇秀甲天下”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它雄奇秀拔,云雾缭绕,悬崖飞瀑,幽谷流泉,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山中多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和避暑疗养胜地,现主要有12个景区,230个景物景观,庐山早有“神仙之庐”的传统,水气缭绕的万顷江湖,弥漫的云气为庐山平添了许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庐山还是一座集风景、文化、宗教、教育、政治为一体的千古名山,是中国山水诗的摇篮,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慕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庐山不仅拥有“秀甲天下”的自然风光,更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内涵,以优美的自然景观壮美古迹景观华美人文景观誉满神州,于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一行乘大巴清晨即从从南昌出发,沿着九江通往庐山的高速公路一路前行,下车后就感受到零零星星的小雨,这也是的特点,雨雾天气较多。我们游览的第一站就是“花径”,徜徉在大林路上,感受到的是湖光山色,风景如画。触景生情,加之导游的提醒,想起了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我不时地举起相机“咔嚓、咔嚓……”,留下美丽的景致,尤其是在白居易雕像旁留影,这是在花径公园留下的美好印记。
我们乘兴沿着一段长约一公里多的秀丽山谷游览,这是庐山又一著名景点—“锦绣谷”。这里“路盘松顶上,穿云破雾出。天风拂衣襟,飘渺一身轻。”谷中千岩竞秀,一路景色,美不胜收。
位于锦绣谷南端的“佛手岩”下,覆盖着一个山洞就是颇为有名的“仙人洞”了,仙人洞高、深都是10米,幽深处有清泉下滴,被称为“一滴泉”。见同游者都挤往洞口观看,我便往洞中一看,洞中央供奉着一尊石像,导游便解释说:“这里供奉的是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传说他就是在这里修道成仙的,每当云雾缭绕之时,洞内就会仙气飘飘,令人神往。听了导游的解说,我感到这仙人洞很美。”其实,我真正想了解仙人洞的是伟人毛泽东所颂扬的“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也才是仙人洞名扬四海的真正原因,我在仙人洞和写着“仙人洞”三个字的月亮门前留影,每每看到这幅照片,我都会浮想联翩,在心中想象着一个不一样的仙人洞。
沿着庐山美丽的风光,一路走,一路想,一路拍着美丽的风景,我与江西艺术学院的美女教授相互拍着美景,生怕漏拍留下遗憾,因拍照片被旅游团的大队人马落下了,急追上去,莫耽误下一个景点。
不觉到了一幢别墅前,在一块别致的石头上雕刻着潇洒的“美庐”两个字,我迅即登上石阶,扶栏于“美庐”旁,请同行者拍下了照片。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栋住过国共两党最高领袖的别墅,在这里游览既具有建筑美学的意义,更有着别样的政治色彩。
随导游登临“美庐”,起初,曾作为xx的夏都官邸,曾是蒋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美庐”可能因此而得名。这是典型的石木结构,在过去贫穷和战乱的年代,竟建造成这样精美的别墅,我不由得为之惊叹。进入一楼会客厅,装饰典雅,气派庄重,墙上悬挂着xx和宋美龄在美庐时的部分生活照片,还有宋美龄的`个人照片,映入眼帘的是宋美龄的一幅幅美丽大方的照片,我一边观看着照片,一边想象着他们当年在这里生活的一定很美好。紧挨着会客厅就是宋美龄的卧室,摆着双人床等原样物品,显得典雅高贵,与宋美龄的风格相得益彰。登上二楼,就是xx的办公室、会客厅、卧室,也显得很气派。还游览了卫生间,导游介绍了他们在美庐时用过的马桶,同游者中不免发出“啧啧”惊叹,我也感到十分惊奇,他们当时就已经用上了这么先进的马桶,美庐确实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遗憾的是,美庐室内不让拍照,当时的情景只能靠回忆。
我们还来到了庐山会议遗址参观,这是在一个宽阔的平地上,在一簇簇松柏的护围中的一座造型别致的大礼堂,给人以精美大气又不失庄严之感,这真是大自然之美与严肃的政治的和谐统一。导游介绍说,这是石木结构中西合璧的建筑,是庐山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开始叫“庐山大礼堂”,当年曾是xx培养xx骨干的重要基地,xx多次在这里训话。解放后改为庐山人民剧院,党中央曾在这里召开过三次重要会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就是1959年召开的中央八届八中全会,也就是“庐山会议”,也就是因为这次非同寻常的政治斗争会议,使这座昔日的“大礼堂”、“人民剧院”披上了别样的色彩,也更具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因而改为“庐山会议纪念馆”,庐山也被称为政治名山。我怀着好奇心进去观看,好像只是悬挂着伟人毛泽东画像,摆放着当年开会时的排椅,但却留给我无限的想象。
随着一路游走,我悄然看到在路旁有一家电影院,广告牌上像是随意式地写着“庐山恋”三个字,这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我上前询问便知,每天只放映《庐山恋》,每两小时放映一次。心想,置身于庐山,回忆着刚刚观赏的美景,再接着观看《庐山恋》,更有一番情趣,只可惜随团旅游没有个人的自由,只好放弃了。
游览庐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叠泉了,不知是过去诗仙的诗句给我留下印象的缘故,还是我被眼前极为壮观的气势征服了。三叠泉位于五老峰下部,飞瀑流经的峭壁有三级,溪水分为三叠飞泻而下,因此而得名。三叠泉落差155米,每叠独具特色。一叠直泻而下,二叠弯曲入潭中,三叠凌空飞下,一片轰鸣,给人带来无比的震撼。立于泉下盘石仰观,但见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气象万千,令人叹为观止。我还立于观瀑厅俯视三叠泉,见飞瀑水洒溅玉,帘垂素练,落入深谷。给我带来了美好的想象。我在想,怪不得三叠泉被誉为“庐山第一奇观”,更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只说。是因为独具魅力。我有幸到了三叠泉,亲眼目睹了它的雄伟壮观的气势,亲耳听到了它雷鸣般的声响,亲身体验了站在三叠泉下的感受,还拍下了满意的照片,三叠泉让我收获颇多。
庐山归来,受益匪浅。我还带回来一盘介绍庐山的光盘。每每回忆着游览庐山的感受,再观看着光盘上介绍文人圣哲登临庐山的文化内涵,使我对庐山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升华。我不由得慨叹:庐山既是山水名山、古迹名山,又是文化名山、政治名山。不,它是一部鸿篇巨制没人读透的大书。
描写庐山美景的散文二
假如你想要在这炎炎夏日里选择一个地方避暑,那我就非推荐庐山不可。我们一家也像其它人那样,急着到庐山去避避暑。
“匡庐奇秀甲天下。”这句话说得可真不赖,真是实至名归。我看着窗外的美景,不禁感叹道。
车窗外,云雾缭绕,石林挺秀,怪松覆壁,万丈深渊。雾衬着山,山衬着石,石衬着树,树衬着雨。好一个庐山风光。
我们下了车,顿时感到一阵寒意。我突然后悔了。我们来这里不是避暑,而是遇寒。就连常来庐山的罗导也说,这是她遇到过庐山最冷的一天。
我们一家因为没有提前做好准备,所以只能把带来的长袖和短袖都套在身上,最后甚至在外面披了一件雨衣。
接着,我们坐上当地的观光车来到四季景色变化万千,据有“春如梦,夏如滴,秋如醉,冬如玉”的含鄱口。
我站在风景台,眺望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的状景。看,左为五老峰,右为太乙峰,山势高峻,而中间流淌着这鄱阳湖,仿佛要把鄱阳湖一口吞了似的。
啊,这山之险,峰之高,路之陡。一切景物都是朦朦胧胧,亦清晰,亦模糊。它们都披着轻纱,若隐若现。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那山从地面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飞云渡险脊,走雾隐幽潭。鸟掠丛林隙,人游松壑巅。劲风催细雨,峭壁断浓岚。逶迤至山口,鄱湖一岭含。”我不禁吟诵起了《游鄱阳口》这首诗。这诗足以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游完含鄱口,我们又相继游览了植物园、如琴湖和名人住宅。那里峰岭围抱,环境幽雅,森林蓊蔚,好一番景色。
啊,庐山你可真美,真是一个避暑的胜地!
1、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2、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3、腰悬竹使符,心与庐山缁。
4、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
5、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6、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7、敞开美庐真面目,中外游客来访故。
8、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
9、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10、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11、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
12、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13、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14、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15、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16、匡庐瀑布三叠泉,百幅绫绢长空舞。
17、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18、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19、庐山东谷岭中央,形凹如口吞鄱湖。
20、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
21、香炉初上日,瀑水喷成虹。
22、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23、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24、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25、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26、庐山西谷如琴湖,曲桥亭榭花径浮。
27、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28、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
2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3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1、去年上已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3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33、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3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6、已知归白阁,山远晚晴看。
37、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
38、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39、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40、庐山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41、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42、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43、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44、一条界破青山色。江上送客游庐山。
45、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46、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47、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48、九江秀色可揽结,吾将此地巢云松。
4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0、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