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登泰山散文1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洄漩的水面。这里叫作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暗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雨大起来了,我们拐进王母庙后的七真祠。这里供奉着七尊塑像,正面当中是吕洞宾,两旁是他的朋友李铁拐和何仙姑,东西两侧是他的四个弟子,所以叫作七真祠。吕洞宾和他的两位朋友倒也还罢了,站在龛里的两个小童和柳树精对面的老人,实在是少见的传神之作。一般庙宇的塑像,往往不是平板,就是怪诞,造型偶尔美的,又不像中国人,跟不上这位老人这样逼真、亲切。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不是年轻人提醒我该走了,我还会欣赏下去的。
雨中登泰山散文2
记得作家李健吾曾写过《雨中登泰山》的散文,成为津津乐道的美文,与其感受不同的是,五十年后的今天,偶然一次机会,我也有过冒雨登泰山的经历,比平日里登泰山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给我带来了美好的遐想和向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始终难以忘怀。
登山这天清晨,天是晴朗的,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做好了登山准备,7点开始登山,不一会儿,乌云密布,雷声大作,天公不作美,似乎与我们作对似地,天空淅淅沥沥地开始下起雨来,这时导游鼓励我们说,估计今天也没有大雨下,我们已经定好了登山,大家辛苦一下,坚持坚持吧,也体验一下雨中登山的感受。经导游这么一说,大家只好脚踏着积水,冒雨乘车,向泰山进发。大巴车沿着崎岖的、连绵不断的盘山公路前进,左拐右转,把大家晃来晃去,引来大家一阵阵笑声,大家兴致勃勃,在雨中前行,增添了雨中登山的新感受。车过中天门,来到了泰山脚下,车已无法前行,只能徒步攀登,导游招呼大家纷纷下了车,戴上了统一配发的红色旅游帽,打着雨伞,沿着被雨水冲洗过的台阶,被太阳返照,十分光亮,踏着台阶上留下的雨水,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好像在为雨中登山伴奏、鼓劲,一步一个台阶行进,一路欢声笑语不断,给雨中的泰山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知不觉间,已近龙门,一直走在队伍前面的一位作家感慨地说:“啊,雨中登泰山更迷人!”是啊,大家似乎深有同感,七嘴八舌地叙说着雨中登泰山的感受:“山是那样的光亮”,“涧中树木丛森,挂着颗颗水珠”,“远处山涧还有奔泻的瀑布”,“漂亮极了……”谈笑间,我不由得极目远眺,山涧灰蒙蒙的一片雾,围着山转了一圈,变成了美丽的云海,雾里观泰山,约隐约现,似梦似幻,顿生一种虚无缥缈之感,又增添了几分气势,几分秀丽,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这是晴日里所看不到的景观,大家纷纷拿出照相机,变换着不同的角度,咔嚓、咔嚓……,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抢拍了雾中泰山迷人的景象,定格在美好的瞬间里。
行止龙门,行进中不知是谁惊呼:“出太阳了!”“哦,真出太阳了”顿时,大家眼前一片光亮,雨随之也渐渐地停下来,大家收了雨伞,轻装前行,似乎轻松了许多,继续沿着十八盘攀登,泰山爬山难度最大的就是十八盘,远远看就像是天上云梯一般,当地人称“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正是说的攀登十八盘的难度,大家开始还小跑似的,一会儿就跑不动了,快到南天门时,有的已大汗淋漓,行走的速度也慢了下来,走走歇歇,歇歇走走,当抬头影影绰绰地看到南天门时,大家突增登山的劲头,争先恐后,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这时,站在南天门下,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我又回头望望走过的路,长长的盘道,巍巍的群山,心情惬意极了,登临南天门的经历使我联想到创作:创作似爬山,爬山必有难,难中必有苦,苦中必有甜,在自己的创作过程中看到了“南天门”,就如同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希望,再登“玉皇顶”,就有了信心和勇气,继续攀登创作的高峰。
沿着南天门再继续行进,不远处即到了天街,似乎是一个简易的商业区,天街旁边大小店铺林立,各式各样的纪念品琳琅满目,这里地形也比较平坦,心情格外轻松,远处传来如意的钟声,声声敲心坎,置身于此的我,好像不是在登山,就像是在悠闲地逛街市,就像是人在事业稍有所成之后积蓄力量继续奋斗的感觉,我一边走,一边想;一边想,一边走。不知不觉来到了泰山极顶,四处远眺,众山皆在脚下,此时真正体验到了“一览众山小,会当凌绝顶”的感觉。
雨中登泰山,不仅使我们领略到了雨中泰山的景致,也使我们磨炼了抵挡风雨的勇气和意志。雨中登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困难,只能磨炼人们的意志,勇敢者摆脱困难,勇往直前,达到新的高度;怯懦者,畏难发愁,止步不前,只能半途而废。
雨中登泰山散文3
近年来,母亲很想爬泰山。但“五一”“十一”人太多,寒暑假又太冷或太热等原因一直未能成行。今年,母亲已年近七旬,身体也有些一年不如一年。不能再等了,暑假末期,等天气一转凉,我便决定陪母亲一起去爬泰山。
到达泰安的第二天早晨五点钟,母亲就把我叫醒了,收拾了一下又吃了点东西,便决定上山。走出酒店大门时天上正飘着雨,我犹豫了,怕雨天路滑摔伤了母亲,想等天晴了或者等一天再去爬。正举棋不定间,一位在酒店附近卖雨衣的老者告诉我们雨中爬泰山没有危险,这才决定爬山。此时,已是早上近七点了。搭车来到山脚下,穿上雨衣出发。
刚一进山,沿路的风景已令人心旷神怡,天上下着小雨,满眼的苍翠欲滴,和着古树碑刻更显得泰山古韵古香。我们兴致勃勃地爬过了一天门,到了一个寺庙前。我抬头一看庙门匾额上写着“斗母宫”,望文生义,我赶紧把已进庙门的母亲叫出来,继续往上走。母亲是兴奋的,走得也挺快。而我感觉我背包里的东西有些沉:两瓶水,一些苹果、梨、桃子等,这些是母亲准备用来供奉神仙的。也不管是否是“供果”,我从包里拿出最大最重的梨边走边吃,以便减轻背包的重量。母亲默许了,我想,在母亲的心里,女儿一定比“供果”更重要吧。
早上八点左右,已有不少人从山上下来了,披着雨衣,穿着厚厚的衣服,有的甚至穿着羽绒服。一问,才知他们是昨晚12点前来登山的,估计是想看日出。可惜,天上一直在下雨。我庆幸,没有在昨天中午刚到达时就去爬山而是先去参观了岱庙,母亲原本是想看日出的,但我担心母亲身体吃不消,又怕山上太冷了,才极力相劝。
一路上,游人越来越多,不断地超过我们。沿路的风景也越来越漂亮,古树参天,山谷幽深,松柏漫山,数不清的历代摩崖碑碣遍布山中。
母亲见庙就进,我们走走停停。看母亲有些累了,想到早饭吃得太仓促,便想让母亲吃点泰山上的小吃。可一路走来,除了煎饼之类的,再无其它更多的新花样了。走到经石峪附近,见一台阶旁的小吃部的帐篷还算大,地方还算宽敞,还有山泉水,便停住与母亲坐下来吃点东西,歇歇脚。
匆匆再次上路。走过了清凉的柏洞,雨也没有要停的意思,而山上的风越来越大,倒是凉快。怕风大吹坏了雨衣,我帮母亲把帽子上的带子系好,把买来的平安带系在了母亲腰间,又把母亲的裤腿挽起各用一条平安带系住。我们的鞋子早已湿透了,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爬山的兴致。
古老的泰山上一步一景,雨中登泰山真是妙不可言!特别是那山间云雾缭绕,山顶云海翻滚,使人感觉如入仙境,如做神仙。中天门的景色更美,美到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此时我包里的水果,因一路上被我吃的差不多了,重量减轻了不少,所以感觉步伐越来越轻,心情也越来越好。云步桥上,但见瀑布挂前川;五松亭、对松亭上,古树与巨石相互辉映,宛若一幅幅天然的画卷。
母亲执意自己要爬十八盘。母亲抓着路上铺设的粗大栏杆往上爬,我则在一边保护着。都说十八盘险峻,可我此时并没感觉到,或许,是有神仙在保佑吧!在步行几乎没怎么休息地爬了六小时之后,身体一向并不怎么强壮的我,平时连走一小时的路都感觉累,而此时,却反倒一点儿也不觉得累,且越爬越兴奋,越爬越轻松,甚至竟有些“身轻如燕”的感觉了。回望,逶迤的十八盘上,游人摩肩接踵,五颜六色的雨衣雨伞如长龙游动着,而远处的游人则如浮在缥缈的半空中,如梦如幻。
台阶处,看到了一小庙:药王庙。一看此庙的说明,知是为药王孙思邈设的庙。据说,在此许愿,百病皆除。这正合我意,虽我不迷信,但我情愿相信在此庙烧香能够为母亲祛除一切疾病,保佑母亲健康长寿。我虔诚地在药王庙前那系满平安带的树上系上了一根红色的平安带,为母亲祈福,又随母亲到庙里许愿。庙里坐着的老者一如其他庙里的人一样,也让我们买“符”之类的东西。这次我很乐意,赶紧掏钱,只要这“符”放到母亲的枕头里能祛除她的病就好。
下午一点多,在爬了七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南天门。此时南天门上大雾弥漫,一片朦胧,已很难看清前行的路,仿佛已是黄昏。风也很大,气温很低,真是高处不胜寒。看见母亲的嘴唇冻得有些发紫,直后悔没给母亲多带件厚衣服,于是,我临时决定不再去玉皇顶等景区了,如再向前走,万一因看不清路有什么闪失,或者母亲冻感冒了,就不合适了,况且南天门有下山的缆车直达中天门。我让母亲站在南天门巨大的牌坊下拍照留念,忽然,数码相机的宽屏里出现了“奇观”,云雾缭绕中,母亲头戴粉红色雨帽,身披粉红色雨衣,风一吹,粉红色雨衣里灌满了风,鼓鼓的,如同驾祥云下凡的“菩萨”。不,是真的“菩萨”,母亲给了我生命,给了我无私的爱,还有比这更真实的“活菩萨”吗?我至爱的母亲,才是我此生最大的“庇护神”啊!在这灵岱之上,我大悟,眼中瞬时充满了感动的泪水!
母亲把带上山的所有的水果糕点全部摆在了一神像前,依旧虔诚地参拜。等母亲拜完,我轻轻挽起母亲的胳膊,充满感激地走上了天街,那儿直通下山的缆车处……坐在下山的汽车里,心中满是感激、满是爱意,看着车窗外同样美丽的风景,我决定:明年后年,只要母亲还想来,只要母亲身体允许,我定会陪母亲再来泰山的。
第一篇 在烟雨中登山
原本说好初六日登山拜佛,不料天公不作美,清晨开窗一看,已是烟雨蒙蒙。母亲信佛,不愿违背信约,欺骗佛祖,就拉上我和父亲,一早就赶到灵隐寺烧香拜佛。一路拜佛上去,从大雄宝殿拜到华严殿下来,已是中午十一点多了。刚出庙门,母亲问我去不去北高峰,我欣然同意。
往年登山,皆是一片晴空万里,而今天却是细雨霏霏。刚上了山我便感受到了雨中登山的一种特别的感觉。路边,时不时传来丁冬丁冬的泉水声,哗哗的溪水声,沙沙的雨声……路上,除了三三两两的香客,只有我们一家三口在山路上行进。我呼吸着大自然的空气,倾听着大自然的声音。……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到了离顶峰不远的一个平台上了。向山下望去,只见山下云雾缭绕,犹如一块白色的丝绸缠绕于群峰之间,风景犹为少见。我们连忙拿出相机,“咔嚓”一声,这美好的景色就被我收录进了照相机。
到了峰顶,我们便沿着崎岖的山路,从桃源岭下山。一路上,山间充满了雾气,树上挂着晶莹剔透的水珠,已分辨不清是露水还是雨水了。窄窄的山道上,远处悠扬的钟声,伴着我们一家子的笑声在空荡荡的山谷中回荡……走到一块山岩前,我惊呼:“奇景!”重重山峦皆为云雾所盖,只有一座山的顶峰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叶扁舟在茫茫云海中穿行……
走着走着,我们就下了山。这次登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雨丝蒙蒙,古木婆娑,空山鸟鸣,群峰插云……这一幕是多么令人难以忘怀啊!
正是:雨中登山,片片云雾盖群峰;静听古钟悠悠响,涓涓泉水细细流,山色空蒙;空谷之中,莺时啼,雀时飞,幽幽小径不见人。
第二篇 在烟雨中登山
下午五点多,办公室突然黯淡下来,阴沉酷似黄昏。眼观窗外,才知浓云密布,天低云坠,一副山雨欲来的征兆。天地如此拍合,如此相融,使得秋的广袤变得极其狭窄,整个天地,大有集装箱可容的味道。
下班后,自己匆匆更衣,便带上妻子准备的行头,快步如飞决意登临骊山了。出大门西行百十来米,看见单位年龄相仿的一对夫妻。男的秃顶,仅有的毛发总是人为地覆盖缺失的头皮,不想狂风让他原形尽显;妻子瘦小,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文静出一种温存的柔弱之美。
吆喝他们一起登临,谁知,下午五点多他们就已登临了,仅登不足三分之一路程,见天昏地暗,风吹云卷,被山雨欲来的阵势吓破了胆,是仓皇遁逃至此的。他们站在桥头,伸腿动胳膊,居然以这种方式锻炼,真的`好滑稽。
自己什么也不管,只是前行。既然决断了,就不必三心二意。到石瓮谷“秤砣石”附近,居然一个人影也没有。平素登临,这段路程,肯定会遇不少登山的。这时的天幕,瞬间遮天盖地拉了下来,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景貌。是退缩折回还是继续攀登,这对自己来说,是必须抉择的。
生活中,自己从来不惧千难万险;登山中,也不管路途艰辛。为了信念,是沟是坎,是谷是崖,也会义无反顾。于是,一个人在光线黯淡的幽谷石径上攀援。前行一阵子,就会仰观天象,看会不会降雨,甚至担心暴雨引发的泥石流,会不会出现山崖坍塌。越是观天,越觉得雨要下,不觉步伐加大,步频增快。
爬到石瓮桥下方陡峭路段,山谷与天体合而为一,晦暗阴森的山谷,除了风的呼号,就是风的凄厉。还没上到桥上,银元大的雨点开始坠落,起初稀稀疏疏,到桥上,雨倾盆而下,浑身浸湿。汗水雨水,相溶相和,在脸上身上滚落,不知是汗腥、泥腥,扑鼻的,还有修筑栅栏新刷的油漆味道。这里山势飞翘,嶙峋横空,是山体滑坡的危险路段。加速,很快登到火神庙,停在庙堂之下,避雨歇息。
神庙中央,是一尊金光四射的泥塑雕像,雕塑的神佛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头长双角。这尊神佛,据说是炎帝之躯。历史上炎帝是否生角,是否生须,一点也不清楚。神像身躯,披着虔诚信徒的大红被面子。神台之下,有蒲团,也有手工制作的圆形坐垫。信徒进香佛事,可以跪在上面,不至于膝部粘灰带土。
神像两边,墙壁上镶嵌着两块巨大的青石,左侧是“炎帝与骊山之渊源”,右侧是“火神简介”。青石两侧,是一副“光被宇宙万物;福庇神州百姓”的对子。在神庙的两根水泥石柱上,镌刻着“福庇神州黄图九万里;德耀中华文明六千年”联子。神庙右侧,坐南朝北,矗立着一块青石,铭刻着“重修火神庙碑记”。风雨中,除了山谷的雨声风声,什么也没了。
我静立神像前,端详神的模样,揣测神的意旨,心灵第一次与神交流。神还是那副威严的神态,目光始终盯着我的身躯。我目不转睛,想从神的风采中,找出神的隐秘。
我对着神,默默表述心声:你至尊至圣,浮光普照;你金碧皇皇,富丽高贵。你坐在这里,天天受人膜拜,你真的伟大光荣,真的英明睿智。希望你在民众疾苦时,怜念他们;在迷惘时,智慧他们。
神看着我,依旧严肃,俨然是真的神灵。他告诉我:这个世上,信则有神灵,不信万事空。信由百姓,不信亦由民众。我整天背西面东,天天看晨曦,日日见黎明,总是看到光明的多,见到黑暗的少。至于百姓敬我信我,这由不得我。依我看,泥塑不是人,我炎帝也不是神。困苦的百姓,贫穷的民众,不必烧香,无需拜佛,更不应虔诚。学会珍重,学会自爱,超凡脱俗,足矣。
听罢神谕,我忽然间慧眼打开,顿悟世理。雨不停下,风不停刮。一时三刻,骤雨难停,就唏嘘一声,继续登攀。过鹞子翻身,小心翼翼。至达摩洞,则放步疾奔。登到上善湖,除了一汪碧水和无休无止的涟漪,就是空空荡荡,幽幽静静的死寂。喂鱼的小伙不见踪影,说好汇合的小倪未见,整个老母殿东侧,居然没有一个人的踪迹。看来,暴风雨之前,他们蛰居安稳了。他们是不是“愚蠢的企鹅”,我不得而知。但我绝非海燕,这是的的确确的。
无人的上善湖,空寂阴郁,冷飕阴潮。骤雨开始变得稀疏起来,没了初降时的猛烈。自己像吊嗓子吼秦腔一样,在那里飙喊起来。山谷回音,吼声入耳,快意出一种独特的满足来。未歇息,匆匆下山。因雨仍下,故未走登临时的老路。顺台阶下,依旧没有人的踪迹。
雨中的骊山,迷蒙出一种神秘。石阶积水,倒映着两边的花草树木。零零星星散落的枯黄叶子,趴在水中,泯然欲睡。这些雨后掉落的叶子,之所以枯黄,之所以凋零,全是虫叮的缘故。未受侵袭的绿叶,在树上悬挂,在风中展腰。看来,再健康的肌体,再美丽的事物,只要污秽了,虫蛀了,就难逃枯黄衰败命运。
下至观景台,仅看到了两男一女三个年轻人。女孩子站在“骊山晚照”的石头旁,两小伙用手机快速拍照,留存瞬间。继续下山,至日月亭,依旧没有任何动静。顺路继续,因地势未淋湿的青石上,留下下山人湿漉漉的足迹。到兵谏亭,遇到装束一样的两男子,上穿迷彩服,下穿蓝短裤。年龄大的,个高,微胖;年龄小的,稚嫩,白皙。与之搭讪,才知是某集团军某师的现役军人。
空山遇同路,这让自己格外开怀。平时上山,人山人海,走到哪里,尽是攒动的人头。而暴雨之后的骊山,空旷寂寥,深邃幽远,显得格外冷清。至山下,同行的两位,一个军官,一个随从,进了军部院子,而自己放开步子,径直回家。到家,已七点三十五分。
雨中登山,自有雨中所得:寂寥空旷,幽邃凄冷;神授智慧,增见长识。细细想来,雨中登山,除了执着,就是信念。既有目标,就应继续。风雨之洗礼,环境之熏陶,说不定还能生发出会飞的羽翼,翱翔的翅膀……
雨中登山作文1
今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我和小伙伴们一起相约去北九水游玩。
天蒙蒙亮,我们就出发了。不到一小时,我们就到达了北九水景区,下了车感觉空气湿乎乎的,到处雾蒙蒙的一片,山在云雾里若隐若现。我们背好书包,沿着石阶开始往山上爬,或许是我们到的太早,又或许是天气的原因,山路上没有几个登山者。我和小伙伴边说边走,边笑边闹,不一会儿,我们就落下家长们一段路。
走到四水时,天气开始飘落起毛毛细雨,不一会儿,雨越下越大,满眼是白花花的一片,满耳是哗啦啦的响声,水潭里溅起了朵朵水花。这时我感觉越来越累,双腿犹如灌了铅迈不动步子。小伙伴们已经超过我一大段路,我开始纠结要不要继续往前爬。
蓦地,我想起了《没有靴子的穷汉》的故事,他因为没有鞋子想自杀,反而在看到路边没有脚的乞丐后,坚强地活了下去。他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遇到困难时,一定不要被它吓倒,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就在这时小伙伴们在前面喊“加油”,我顿时精神抖擞。
我鼓起劲儿向他们追去,终于九水瀑布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时雨停了,云开始慢慢散去,崂山露出了它清翠的身躯,我张开双臂,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倾听着瀑布落下的阵阵轰鸣声。
这次雨中登山的经历告诉我: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乐观面对,不要放弃,那么雨后终将会出现彩虹的。
雨中登山作文2
有人说,五马山艳阳高照时最美;有人说,五马山多云时最美;但我觉得,雨中的.五马山才是最美的。
这天,吃过午饭,姑姑带着我们来到五马山散步。空中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地面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清香。
远望五马山,山顶云雾缭绕,山腰的树木郁郁葱葱。我们沿着山下的水渠边的土路往前走,路两旁树木茂盛,一棵挨着一棵,树叶被雨洗得一尘不染,显得更加翠绿。调皮的水珠妹妹舒服地躺在树叶上睡懒觉,风一吹,它们就纷纷扬扬地掉落下来。树丛下开满了各种野花,红的如火,白的如雪,黄的如金……瞧,这一丛紫色花多美呀!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全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全开的花儿五个花瓣,中间是黄色的花蕊,一根根竖起,多像喇叭呀!我们兴奋地拿出手机,咔嚓咔嚓地拍了起来。
往前走几十米,我们就来到了木栈道,栈道上到处是黄色的落花,它们无声地躺着,好像在埋怨雨哥哥把它们打落下来。栈道两侧开满了黄花,这儿一簇,那儿一簇,都争先恐后地开着。雨悄悄地变大了,噼里啪啦地打在树叶上,花丛中,落在我们的雨伞上。
我们慢慢地走,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雨中五马山的美丽风光。
雨中登山作文3
你知道吗?雨中登山别有一翻乐趣,瞧!那黄色的落叶,红色的枫叶,还有在山林中的雾气,让人感到进了仙境一般,保你去了,就再也不肯回来了。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兴致勃勃地来到了北高峰山脚下,山下秋雨绵绵,山上云雾缭绕,峻峭的山峰在云雾之间若隐若现,给人以无限美好的遐想。我想人间仙境也不过如此,真恨不得到云雾中探个究竟、游玩一番。“还等啥,赶快出发吧!”我兴奋地叫。
爬到半山腰,一片云雾向我飘来,触手可及,一阵眩晕,飘飘然似有腾云驾雾之感,妙不可言。爬上山顶,云雾早已把我们笼罩在其中,远远望去,有几个人似乎在仙境里缓缓而上。进了山林,更加新奇的东西,展现在我的面前,我不禁赞叹:“真是‘抬头是红彤彤的枫叶,低头是黄澄澄的银杏’啊!”一阵秋风吹过,满山遍野的树叶就翩翩起舞,霎时好看。
在雾中,空气清新,还带着一点湿润,那是绿叶的湿气,我又一次“真是‘细雨润红树,秋风扫落叶’啊!”我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来到了悬崖边,我立刻伸头鸟瞰,除了白雾,就是苍翠的树木,我们似乎在云海之间行走,在翠绿丛中漫步。人间仙境就是如此了。
游玩了北高峰,我们坐缆车穿过了云雾,到了山脚下,再回头向山头远眺,云雾还在翻滚……啊!原来雨中登山也有一番乐趣呀!
雨中登山作文4
天空灰蒙蒙地,下着毛毛细雨。我、爷爷、姑姑一起来到万松山脚下,决定冒雨登上山顶。
原来就已经高入云霄的万松山,在雨中更是高不可攀。我们冒着小雨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石阶上走着。
走了一会儿,前面出现了一条羊肠小道和一条光明大道。爷爷对我说:“小路是老路,大路是新路。老路远一些,新路近一些,老路有凉茶亭。你要选哪条路呀?”
我选了老路飞快地冲了上去。不一会儿,就到了凉茶亭。我倒了一杯健康茶,这种茶黄色,有一种中草药的气味,刚入口有点苦,可后来就变甜了。
喝完茶,我们立刻向山顶奔去。到了半山腰,我发现了路边树上的每片叶子的上面都垂挂着透明地像水珠一样的东西。我十分好奇地问爷爷:“爷爷,这是水还是冰呀?”爷爷说;“当然是水啦!”可他又仔细一看,说:“不对,是小冰柱呢!”
一路上我们看见了许多小冰柱。快到山顶的时候,我看见几片已经被人“五马分尸”的冰叶子。在山顶,我还发现一串“冰柱子项链”,它们个个像芭蕾舞蹈员一样踮着脚。
忽然,风吹来一阵阵浓雾,万松山一眨眼间就成了“仙境”,我们的眼前模糊一片。过了很久,这阵大雾终于散去,我们的视线清楚起来了。我们遥望一下瑞安城便飞快地抄近路下山。
雨中登山作文5
5月30日,我和几位同学一起坐车去天堂寨玩,车程5个半小时。其中3个小时是山路,弯弯曲曲,转来转去,害得我差点吐了。
到了天堂寨,由于下大雨,我们穿着雨衣,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爬。妈妈紧紧的拉着我,生怕我摔倒,我的帽子湿了,头发也潮了,满脸都是水,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慢慢的我们走到了第一条瀑布旁,水声很响,震耳欲聋,要想听到别人说话,必须要离得很近才行。远看从高处落下的瀑布真美呀!正如李白的诗句所说:“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我们又经过了第二、第三条瀑布,来到了坐索道的地方。
坐在索道上向下望去,到处是绿油油的松树,一棵挨着一棵,数不清到底有多少棵。树上结满了又大又饱满的松果,如果树上有小松鼠,该有多开心呢!坐了近半个小时索道,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
在山顶上,望着周围那高耸入云的山,我也被云包围着,脚仿佛不是踩在石块上,而是踩在云上,感觉好像身处仙境一般。我忘记了车程的辛苦和爬山的艰辛,沉思在甜蜜的幻想中。
雨中登山作文6
清晨,我推开大门,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鼻而来。天空飘着毛毛细雨,像落叶一样轻,像针尖一样细,密密地向大地飞洒。
此时我的心情却跌入谷底,看来周末的登山活动因雨的造访要取消了。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疼爱地对我说:“风雨无阻,继续登山!”“爸爸万岁,知子莫如父啊!”我调皮地说道。
到达了地点,拉开车门,我就迫不及待地往外冲。爸爸连忙拉住我,说:“快把雨衣穿好,如果被雨淋湿会感冒的。”我乖乖地穿起了雨衣。沿着台阶,我们一级一级往上走,路旁的大树经过雨水的滋润,越发精神抖擞。小草经过雨水的洗礼,更加碧绿了。我一步两个台阶地往上跑,爸爸急得直喊:“小心,滑!”我一个趔趄,差点滑倒,吓了一身冷汗。但不超过三秒钟,我又神气活现,活蹦乱跳了。
爬到了山顶,我抑制不住兴奋,仰起脸,举起双臂,高呼:“我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我一定要成功!”声音在山顶回荡,惹得周围游客的目光纷纷向我射来,有的人还小声嘀咕:“这孩子真自信,长大一定有出息。”空中的蒙蒙细雨似乎听到了我的喊声,也来凑热闹了,调皮地在我脸上流淌,我伸出舌头舔了舔,像蜜似地滋润我的心田。
登山归来,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相信我的未来会一片光明。有一句名言:自信是一种感觉,有了这种感觉,人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开始伟大而又光荣的事业!